清朝滅亡前一直被執行的一條官場規矩,連和珅都自覺遵守

本文已影響1.78W人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其滅亡前一直存在一條官場規矩,即“跳馬褂”,這條規矩不僅被當時的官員們所遵守,就連大貪官和珅也自覺遵守。本文將介紹這條官場規矩的來源和具體內容,分析其約束力以及對官場的影響,探討其在清朝滅亡前的表現和影響,比較其與今天的官場規矩的異同,並闡述其歷史意義和價值。

清朝滅亡前一直被執行的一條官場規矩,連和珅都自覺遵守

“跳馬褂”是清朝時期官場的一種禮儀,源於滿族傳統。在滿族傳統中,馬褂是騎馬時穿的短上衣,跳馬褂則是在宴席間,主人爲了顯示自己的尊貴身份,要求客人跳起來從馬褂的口袋裏取出糖果或食品等東西獻給主人。這項活動不僅是滿族的傳統習俗,也是一種官場禮儀。

清朝滅亡前一直被執行的一條官場規矩,連和珅都自覺遵守 第2張

在清朝官場中,“跳馬褂”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約束力。首先,它是一種尊卑有序的表現。在官場中,上司或長者往往擁有更高的地位和權力,因此,“跳馬褂”成爲了一種向上級獻殷勤、表忠心的方式。其次,它也是官員們之間互相攀比的一種方式。官員們爲了在官場中贏得聲譽和地位,不僅要具備優秀的才幹,還要在禮儀和排場上展現自己的風度和氣派。因此,“跳馬褂”也成爲了一種炫耀自己的方式。

清朝滅亡前一直被執行的一條官場規矩,連和珅都自覺遵守 第3張

“跳馬褂”對官員們的約束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禮儀上的約束。官員們在向上級獻殷勤時,必須遵循一定的禮儀規範,如動作要輕盈、姿勢要優美等。二是經濟上的約束。由於“跳馬褂”需要經常向上級獻殷勤,因此官員們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來支撐這種排場。這也使得一些貪官污吏利用這個機會進行貪污和受賄。

在清朝滅亡前,“跳馬褂”一直被執行併成爲了一種官場文化。當時的官員們不僅在向上級獻殷勤時遵守這個規矩,甚至在日常交往中也會自覺遵守。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貪官和珅。和珅是乾隆年間的一位官員,他因爲善於攀附權貴、精通官場文化而獲得了乾隆皇帝的信任,但同時也是一位貪污受賄的官員。儘管如此,他在官場中仍然遵循“跳馬褂”的規矩,甚至在一次宴席中,爲了展示自己的風度,他跳起來從馬褂的口袋裏取出糖果獻給主人,讓其他官員讚歎不已。

“跳馬褂”在清朝滅亡前的影響非常深遠。它不僅成爲了一種官場文化,也成爲了一種社交禮儀。在這個規矩的約束下,官員們不僅要精通官場文化,還要具備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經濟實力。這也使得一些官員爲了追求更高的地位和聲譽,不惜違法亂紀、貪污受賄。

今天的官場規矩與清朝時期的“跳馬褂”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官場文化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官員們不再像清朝時期那樣注重排場和麪子,而是更加註重實際工作成績羣衆口碑。其次,現在的官員們也不再像清朝時期那樣利用官場規矩進行貪污受賄等違法行爲,而是更加註重廉潔從政、服務羣衆等方面。

“跳馬褂”作爲清朝時期的一條官場規矩,雖然已經消亡了數百年,但它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價值。它不僅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尊卑有序、等級制度等價值觀,也反映了當時官場文化、社交禮儀等方面的特點。同時,它也提醒我們,一個良好的官場秩序需要建立在公正、公平、廉潔、高效等原則基礎上,不能僅僅依靠一些表面的排場和禮儀來贏得羣衆的信任和支持。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