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滅六國當中 韓國爲何是第一個被滅的

本文已影響5.38K人 

還不知道:韓國第一個被滅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衆所周知,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第一個攻滅的國家是韓國,那麼秦國爲什麼要先消滅韓國呢?

雖然韓國是秦國第一個攻滅的國家,但其實秦國進攻的第一個國家並不是韓國,而是趙國。奈何攻打趙國多年卻始終未能攻滅趙國,並且秦軍在“肥之戰”和“番吾之戰”中損失巨大。於是秦國開始兩線作戰,按照“由近及遠,逐個殲滅”的戰略方針,在攻打趙國的同時,也開始對鄰國韓國用兵,並將主攻方向改爲韓國。

在秦滅六國當中 韓國爲何是第一個被滅的

於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命內史騰率軍進攻韓國,結果大勝,秦國一舉便攻克了韓國的國都新鄭城,韓王安也未能脫逃,被秦軍俘獲,接着秦軍佔領了韓國全境,在韓地設置潁川郡,韓國舊都陽翟成爲郡治所,韓國宣告滅亡,成爲山東六國中第一被秦國所攻滅的國家。

秦軍之所以能這麼快滅亡韓國,原因是當時的韓國已經相當弱小,在戰國末期,韓國的疆域只剩下都城和附近的十幾個中小城邑,是戰國七雄中國土面積最小的一個。想當年秦孝公都賜予商鞅商於地區十五座城邑,大約有六百餘里,韓國的疆域比起商鞅的封地也大不了多少,再加上秦軍的突然襲擊,韓國便被秦軍迅速攻滅。

秦攻滅韓國後,恰巧趙國發生了特大旱災,秦始皇便趁機命王翦再次大舉進攻趙國,不過由於趙國大將李牧的出色指揮,秦趙兩國短時間內無法分出勝負,因此導致秦軍無法速勝。於是秦國再次採用反間計,致使趙王強行罷免了名將李牧,最終李牧慘遭冤殺,爲秦國攻滅趙國鋪平了道路。

武安君李牧死後僅僅只過了三個月時間,王翦便率軍攻佔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遷被俘獲,趙國基本上算是滅亡,只剩下公子嘉帶領一些趙國貴族逃到代地稱王,史稱爲代王嘉。此時燕國太子丹派遣刺客荊軻刺殺秦王,導致秦王嬴政大怒,秦國便將矛頭轉向燕國,當即便命王翦發兵攻打燕國,代王嘉這一支因此苟活了六年,最終被王翦攻破代地俘獲。

秦王嬴政親政掌權,開啓統一六國之戰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盛年早逝,時年35歲。年13歲的嬴政繼秦王位,呂不韋被拜爲相邦,又被尊爲秦王“仲父”,獨擅朝政大權,此後長達八年的時間中,秦國朝政基本被呂不韋把持,當嬴政21歲即將親政之時,秦國朝廷中掀起了激烈的政治鬥爭。

除呂不韋之外,秦始皇生母的情人嫪毐也在太后的幫助下被封爲長信侯,建立起一股僅次於呂不韋的強大政治勢力。相邦呂不韋(文信侯)和長信侯嫪毐兩人把持朝政、惑亂後宮,甚至嫪毐還想發動政變,殺了秦王,立自己和太后所生的私生子繼位。

在秦滅六國當中 韓國爲何是第一個被滅的 第2張

秦王嬴政自然不會容忍此事,於公元前238年平定了嫪毐之亂。因事情牽連相邦,是呂不韋將嫪毐送給太后的,嬴政本意是想一同除掉呂不韋,但由於呂不韋侍奉先王功勞極大,加上又有許多人爲其說情,最終的處理結果是免去呂不韋的相邦一職,並遣出京城,遷回封地。

嬴政剷除了呂不韋和嫪毐兩大政治勢力後,徹底掌握了秦國的朝政大權,緊接着便任用尉繚、李斯等人,開始積極推行統一戰略。

主要分爲兩個內容:一是用重金賄賂各國有權勢的大臣,以此來破壞諸侯合縱的計劃;二是繼承先代“遠交近攻”的策略,即“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戰略步驟,具體又分爲三步,即籠絡燕齊,再穩住楚魏,先消滅韓趙,然後各個擊破,統一天下,成就帝業。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於公元前236年,秦國拉開了統一六國之戰。

秦滅六國之戰過程中,爲何第一個消滅的國家是韓國?

雖然秦國第一個攻滅的國家是韓國,但秦始皇第一個攻打的國家並非是韓國,而是同樣和秦國相鄰的趙國。趙國雖然在之前的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但依然還是北方的強國,國力比起韓國要強大不少,那麼秦始皇爲何不先進攻山東六國中實力最爲弱小的韓國呢?

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私人恩怨,嬴政雖然是秦國的王,但他並非出生在秦國,而是因爲父親秦莊襄王早年爲質於趙國的原因,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城,身份上屬於趙國質子,加上當時秦趙兩國經常發生戰事,因此幼年的嬴政在趙國生活的並不好,經常會遭到趙國人的欺凌。

《史記》記載:“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阬之。”

至於嬴政幼年具體遭受了什麼屈辱和欺凌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在秦國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後,嬴政曾特意去了一趟邯鄲城,目的就是爲了復仇。嬴政抵達邯鄲後,便立即下令將那些和母家有仇怨的人全部坑殺,以此足見嬴政和趙國之間有很大的仇怨,不然也不會親自前去復仇。

在秦滅六國當中 韓國爲何是第一個被滅的 第3張

而且按照遠交近攻的戰略策略,趙國也是秦國的鄰國,嬴政報仇心切,先攻打趙國也屬於正常情況。二來也有爲國家大勢考量,韓國雖然同樣是秦國的鄰國,但韓國屬於山東六國中的墊底存在,可以說秦國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滅了韓國,起不到太大的震懾作用,而趙國作爲北方強國,如果先攻滅較強的趙國,便能以此擊挎其餘諸侯的鬥志。

於是秦王嬴政便將趙國定爲秦國的第一個目標,於公元前236年命王翦率軍進攻趙國,要比攻滅韓國早了六年時間。不過秦國第一個攻滅的國家卻是韓國,這又是爲什麼呢?

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趙國的國力依然比較強大,趙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但經過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力有所恢復;二是趙國有名將李牧坐鎮,秦軍攻打趙國多年,但始終無法攻滅趙國。由於無法速勝,秦國這纔將主攻方向改爲山東六國中最爲弱小的韓國。

秦統一六國之戰

秦王嬴政確定了首要目標趙國後,但還需要一個發兵理由,於是秦國啓用埋插在秦趙兩國的間諜進行調撥活動,等趙國發兵攻打燕國後,秦國便以救燕爲名,對趙國發起了進攻。

在秦滅六國當中 韓國爲何是第一個被滅的 第4張

《史記·趙世家》記載:“九年,趙攻燕,取貍陽城。兵未罷,秦攻鄴,拔之。悼襄王卒,子幽繆王遷立。”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十一年,王翦、桓齮、楊端和攻鄴,取九城。”

在趙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趙國派兵攻打燕國,奪取了貍陽城。秦王嬴政於同年命王翦、桓齮、楊端和率領秦軍分三路進攻趙國,攻佔了趙國鄴地的九座城邑,之後又不斷出兵攻佔趙地,三軍合爲一支由王翦率領,又攻取了趙國的戰略重地閼與,從而打開了進攻趙國都城邯鄲的西面通道。

《史記》記載:“秦攻赤麗、宜安,李牧率師與戰肥下,卻之。封牧爲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與之戰,卻之。”

由於秦軍攻勢猛烈,趙軍一路潰敗,已經對趙都邯鄲構成了嚴重威脅,於是趙國啓用名將李牧,讓他率部南下,並指揮全部趙軍抗擊秦軍。而李牧不愧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在他出色的指揮之下,趙軍在“肥之戰”(宜安之戰)中全殲秦軍,成功遏制住秦軍的攻勢,李牧也憑藉此戰獲封武安君。

在秦滅六國當中 韓國爲何是第一個被滅的 第5張

於次年,秦王嬴政又再次大舉出兵進攻趙國,一路從從鄴地北上,渡漳水進攻趙國都城邯鄲,另一路由太原東進攻取狼孟、進而進攻趙國要地番吾,結果秦軍在“番吾之戰”中被李牧擊潰,接着李牧又率軍跟蹤追擊,又將趙地內的秦軍全部驅逐,趙國因此獲得了短暫的穩定。

至此,秦國已經發動了四次大規模進攻趙國的戰爭,雖然前兩次取得了勝利,但後兩次換成名將李牧指揮後,秦國不僅未能取勝,還損失慘重,先後傷亡了約十餘萬人。嬴政眼見無法短時間內攻滅趙國,便按照原定的統一戰略,將主攻方向改爲同爲鄰國的韓國。

《史記·韓世家》記載:“王安王安五年,秦攻韓。九年,秦虜王安,盡入其地,爲潁川郡。韓遂亡。”

秦王嬴政先是於公元前234年出兵攻打韓國,之後派兵接收了韓國的南陽地區,又於公元前230年以該地作爲進攻韓國的前進基地,命內史騰攻打韓國。由於秦軍是突襲,韓國並未有太充足的準備,秦軍一舉便攻克了韓都新鄭城,俘獲了韓王安,秦國將韓地設置爲潁川郡,韓國亡。

《史記·趙世家》記載:“五年,代地大動,六年,大飢,七年,秦人攻趙。”

在韓國滅亡的同時,恰逢趙國北部代地發生了大地震(公元前231),導致趙國第二年出現大面積饑荒,再加上之前的連年戰爭,趙國當時的國力已經相當衰弱。秦王嬴政便趁機於次年命大將王翦率大軍圍攻趙國邯鄲城。

由於李牧坐鎮,秦軍在正面戰場上無法速勝,秦國便再次行反間計,派人潛入邯鄲,用重金買通之前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寵臣郭開,讓其散佈流言蜚語,誣陷趙軍主將李牧和副將司馬尚意欲構建秦軍,準備謀反。趙王遷便強行罷免了李牧和司馬尚,而李牧爲了國家社稷和軍民計並沒有接受這道君命,最終被趙王佈置圈套捕殺。

在秦滅六國當中 韓國爲何是第一個被滅的 第6張

李牧慘遭冤殺後僅僅只過了三個月的時間,邯鄲就被王翦率軍攻破,趙王遷也被俘虜,秦國在趙地設置邯鄲郡。六年後,秦軍俘獲逃亡至代地自立爲王的代王嘉,趙國徹底滅亡。

秦國滅亡趙國後,便想南下攻打楚國,因爲中間還隔着一個魏國,秦國便決定先攻滅魏國,再攻打楚國。奈何此時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王”典故,嬴政對燕國刺殺活動大怒,便派兵攻打燕國,燕軍大敗,燕王喜被迫逃亡遼東。秦國鑑於燕國只剩殘餘勢力,便集中兵力對付魏國和楚國。

於公元前225年,秦國攻滅魏國,西部地區歸屬東郡,東部地區建立碭郡。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國,於次年殲滅了趙國和燕國的殘餘勢力,徹底滅亡了燕國和趙國,建立代郡和遼東郡。最後在公元前221年滅亡了僅剩的齊國,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在秦滅六國當中 韓國爲何是第一個被滅的 第7張

結語:

秦國進攻東方六國的過程中,第一個消滅韓國實乃迫不得已。雖然按照“先近後遠、逐個擊破”的統一戰略,韓國和趙國都可以作爲秦國的首要目標,但嬴政更傾向於先攻滅趙國。

奈何趙國國力較強,又有名將李牧坐鎮,因此多年始終未能攻滅趙國,秦國只好將主攻方向改爲韓國,而韓國作爲戰國七雄中最爲弱小的國家,面對強大的秦軍根本無力抵擋,於是韓國成爲六國中第一個被秦國攻滅的國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