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之所以能夠做到虛心納諫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79W人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後便締造了全盛的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力漸衰。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唐太宗李世民爲什麼可以做到虛心納諫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唐太宗之所以能夠被稱爲“千古帝範”,虛心納諫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虛心納諫使得貞觀時期朝廷犯錯誤的可能降到了最低,君臣關係也非常的融洽,共同開創了“貞觀之治”。那麼唐太宗李世民爲什麼可以做到虛心納諫呢?

唐太宗之所以能夠做到虛心納諫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首先,唐太宗李世民早年親眼看着強盛的隋朝快速滅亡。而隋朝速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剛愎自用的隋煬帝不肯接受臣子們的諫言,導致政策上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有隋煬帝的慘痛教訓在前,唐太宗不敢不虛心納諫。

其次,衆所周知,唐太宗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兄弟侄子,迫使父親退位,以這種不合法的暴力政變奪來的皇位。“玄武門之變”也成爲唐太宗一生最大的心理陰影,只有當一個好皇帝才能擺脫這種心理陰影。

而之前隋煬帝的教訓告訴唐太宗:虛心納諫是當好皇帝的必要條件。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想盡辦法做到虛心納諫,甚至專門建立與虛心納諫相關的制度。其他皇帝沒有唐太宗這樣的特殊動力,自然很難做到同樣的虛心納諫。

唐太宗之所以能夠做到虛心納諫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2張

最後,除了少數經歷比較特殊的皇帝之外,中國歷史上的大部分皇帝都是長於深宮之中。面對那些在官場上混了多年的大臣,這些皇帝從心裏發虛,害怕這些大臣瞧不起自己,往往要通過拒絕大臣的建議來顯示自己很厲害。

但在當皇帝之前,唐太宗就已經是身經百戰,爲大唐立下功勳赫赫,在朝廷上擁有巨大威望的天策上將軍了。因爲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唐太宗面對大臣時心裏不發虛,更不需要靠拒絕大臣的建議來顯示自己厲害。

綜合來講,唐太宗能夠做到虛心納諫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他人不具備唐太宗擁有這些的歷史因素,自然就做不到像唐太宗一樣虛心納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