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的張皇后爲什麼晚年不幸?因爲她做了一件大蠢事

本文已影響5.51K人 

朱祐樘和張皇后的愛情故事被很多人奉爲經典,因爲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雙人,但是朱祐樘的張皇后爲什麼晚年不幸?因爲她做了一件天大的蠢事。

孝宗16歲時和張皇后結婚,婚後一直生不出孩子,很着急,爲此在宮內求神拜佛。這事情被大臣知道後,有大臣上書給孝宗,說這事求神拜佛並非好辦法,多選幾個妃子,廣撒網,這纔是萬全之策。但是,一向善於納諫的孝宗沒有聽從大臣的這個建議。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弘治四年(1491年)十月,張皇后生下第一個孩子,而且是兒子,就是後來的武宗朱厚照。孝宗和張皇后結婚4年後才生出第一個孩子,兩個年紀輕輕的人天天在一起,按理說播種後很容易就會生根發芽,爲什麼隔了這麼久才生出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迄今不得而知,還是個謎。

朱祐樘的張皇后爲什麼晚年不幸?因爲她做了一件大蠢事

弘治七年(1494年),張皇后生下一個女兒,不到兩歲就夭折了;第二年(1495年),張皇后又生下一個兒子朱厚煒,次年夭折。次子朱厚煒夭折的時候,孝宗和張皇后才26歲。此後,張皇后再也沒有生育,不知道爲什麼?到底是孝宗失去了生育能力,還是張皇后失去了生育能力?孝宗作爲男人,天天在紫禁城,按理說不會突然失去生育能力,女人的生育能力比較脆弱,突然失去生育能力的情況很多,所以我覺得應該是張皇后在生完第三個孩子後就不能生育了。

這下子,孝宗和張皇后就只有一個兒子朱厚照了。在古代醫療條件落後的情況下,朱厚照也很可能會隨時夭折,朱厚照要是夭折了,那孝宗不就絕後了嗎?想想都可怕。在事關皇位繼承人的重大問題上,孝宗爲什麼不聽大臣的意見?按理說,孝宗應該多選幾個妃子,也好爲自己多生幾個兒子,大明江山將來有血統純正的繼承人,有利於政局穩定。孝宗爲什麼不納妃子?我想主要兩個原因:

一來是孝宗推行宗室改革的原因。孝宗要求宗室的郡王以下的男子,最多隻能娶5個老婆,以減緩宗室人口繁衍的速度,減輕朝廷財政負擔。這個改革自然有阻力,因爲朱元璋在《皇明祖訓》裏邊並沒有限制子孫娶老婆的數量。孝宗爲了推行改革,有可能自己率先垂範,只娶一個老婆,並少生孩子。

二來是孝宗的張皇后阻止納妃。張皇后的事蹟,瞭解明史的人都清楚,張皇后雖然受到孝宗寵愛,但是個比較霸道的女人。丈夫孝宗和兒子武宗在位的時候,張皇后算是比較囂張的,連着她的兩個弟弟張鶴齡、張延齡都封了侯,一般情況下,皇帝的小舅子只能先封伯爵,所以算是超規格的待遇。後來的萬曆皇帝,他的外公一開始也纔是伯爵,直到張居正去世後才封了侯。張皇后爲了獨佔孝宗,阻止心地善良的孝宗納妃子是很有可能的。

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裏。張皇后一向自詡聰明,但是在這個重大問題上卻犯了天大的糊塗。自己只有一個兒子朱厚照,萬一朱厚照夭折了,誰來繼承皇位?孝宗沒有其他兒子,這樣皇位繼承人只能從孝宗的弟弟們家中尋找,這樣找來的人,能和張皇后貼心嗎?如果孝宗納了妃子,妃子生的兒子畢竟是孝宗親子、武宗親弟,張皇后就是孩子的嫡母。武宗朱厚照要是夭折,親弟弟繼位,能對嫡母張皇后不客氣嗎?肯定不敢。

按理說,有備無患。如果張皇后真聰明,在次子朱厚煒夭折、自己不能生育後,就應該鼓勵孝宗納幾個妃子,給親兒子朱厚照多準備幾個弟弟,萬一親兒子朱厚照夭折,皇位還在自己家裏,肥水不流外人田,張皇后到時候還是正經八百的皇太后。可是張皇后沒有這樣做,張皇后的私心壞了大事。孝宗去世後,兒子朱厚照繼位,就是武宗,張皇后本以爲萬事大吉,沒想到武宗是個啞炮,生不出兒子,直到去世也沒有兒子。

朱祐樘的張皇后爲什麼晚年不幸?因爲她做了一件大蠢事 第2張

皇位真的就此流轉到別人家了,即孝宗的弟弟朱祐杬家。武宗去世後,按照《皇明祖訓》“兄終弟及”的規定,皇位由朱祐杬的獨子朱厚熜繼承,朱厚熜就是剛愎自用、自私自利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繼位後,和伯母張太后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較量,可謂是針尖對麥芒。在明朝,皇上天大,伯母皇太后是不可能鬥贏皇帝的,張太后的苦日子就開始了,直到去世,再也沒有過過揚眉吐氣的日子。

嘉靖二十年(1541年),張太后去世,嘉靖皇帝對張太后的葬禮儀式一減再減,張太后到死都被嘉靖皇帝羞辱。更嚴重的是,5年後,嘉靖皇帝將張皇后兩個弟弟張鶴齡、張延齡都砍了頭。試想,如果是武宗的親弟弟繼位,會對嫡母張太后如此刻薄嗎?會殺武宗的兩個舅舅嗎?肯定不會,畢竟是真正一家人。

張皇后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結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孃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