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公著:北宋宰相、學者,開啓呂學端緒,一生著述頗豐

本文已影響1.62W人 

呂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壽州人,北宋中期官員、學者,太尉呂夷簡第三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呂公著講說以治心養性爲本,語約而理盡。在宋代學術史上,開了呂學端緒。他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五州錄》《呂申公掌記》《呂正獻集》《呂氏孝經要語》《葵亭集》等。

人物生平

嗜學有行

呂公著從小好學,以至廢寢忘食。父親呂夷簡對他器重驚異,說:“今後必定爲王公輔臣。”後因恩蔭補任奉禮郎,並進士及第,召試館職,沒有赴任。又外出通判潁州,與知潁州歐陽修結爲講學之友。後來歐陽修出使契丹,契丹皇帝詢問宋朝學問德行之士,歐陽修首先以呂公著回答。

之後,呂公著改判吏部南曹,宋仁宗獎許他淡於名利,賜給五品官服。又被任命爲崇文院檢討、同判太常寺。壽星觀營造真宗神御殿,呂公著說:“先帝已經有三神御殿,但不停地建立,豈不是祭祀沒有豐厚父廟之義。”後進官知制誥,三次上疏辭謝。改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讀。

呂公著:北宋宰相、學者,開啓呂學端緒,一生著述頗豐

濮議之爭

宋英宗親政時,加呂公著爲龍圖閣直學士。當時正議論追崇英宗生父濮王趙允讓,有人建議稱呼濮王爲皇伯考,呂公著說:“這是真宗來稱呼太祖的,怎能施於濮王。”等到下詔稱親,而且分賜諱號,呂公著又說:“稱親則有兩個父親的嫌疑,濮王諱可以避於陛下面前,不應與七廟同諱。”呂誨等人因此事被調離朝廷,呂公著說:“陛下即皇位以來,納諫之風沒有彰揚,而且多次貶退諫官,何以風示天下?”英宗未聽從。呂公著便請求補外任,英宗說:“學士爲朕所器重,怎能離開朝廷?”呂公著一直請求,被外放爲知蔡州。

因時勸諫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趙頊即位,召呂公著爲翰林學士、知通進銀臺司。當時司馬光因論事被解除御史中丞之職,回到經幄。呂公著封還詔命說:“司馬光因舉職賜罷,這是爲有言事職責的人不能盡其言。”詔令以告示形式直接交付閣門。呂公著又說:“制命不由門下省,那麼封駁的職責,因臣而廢棄。希望陛下治臣的罪,來端正紀綱。”神宗示諭他說:“之所以流放司馬光的原因,是依賴他勸學而已,不是因爲言事的緣故。”呂公著一直請求,最後被神宗解除了知通進銀臺司之職。

熙寧(1068年-1077年)初年,呂公著知開封府。當時夏秋久雨,開封發生地震。呂公著上疏說:“過去人君遇災,有的恐懼以致福,有的簡誣以致禍。陛下以至誠待臣下,那麼臣下思慮盡誠以回報,上下至誠而變異不消失的,從來沒有。做人君主的只有除去偏聽獨任的弊端,而不被先入之語所矇蔽,那麼就不會被邪說所亂。顏淵問爲邦國之道,孔子答以疏遠奸佞之人爲戒。大概奸佞之人惟恐不順合君意,那麼其勢必容易親近,正直的人惟恐不符合大義,那麼其勢必容易疏遠。只有首先格王端正此事,沒有事正而世不治理的。”禮官遵用唐代舊例,請求神宗五月臨御大慶殿接受朝拜,因而上尊號。呂公著說:“陛下正超越漢、唐,追復三代,何必在陰盛的日子,爲不符合禮義的朝會,接受無益的虛名?”神宗採納了他的意見。

呂公著:北宋宰相、學者,開啓呂學端緒,一生著述頗豐 第2張

爭論青苗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呂公著奉命編修《英宗實錄》。六月,任御史中丞。

熙寧三年(1070年),當時王安石正頒行青苗法,呂公著極言道:“自古以來有作爲的君主,沒有失去人心卻能圖治,也沒有能脅之以威、勝之以辯卻能得人心的。過去所謂的那些賢能之人,現都認爲青苗法是不對的,但發出議論的人把這一切詆譭爲流俗浮論,難道過去都是賢能而現在都是不肖嗎?”王安石對他的話感到憤慨。神宗讓他薦舉呂惠卿爲御史,呂公著說:“呂惠卿固然有才能,但奸邪不可以任用。”神宗把這話告訴王安石,王安石更加憤慨,誣陷呂公著惡語中傷,神宗於四月初八貶呂公著爲潁州知州。

熙寧八年(1075年),彗星出現,神宗下詔求取直言。呂公著上疏說:“陛下臨朝希望治理國家,時日已經很久,但左右前後,沒有人敢直言。致使陛下有想治理天下的雄心,但沒有致治之實,這是任事大臣辜負了陛下。大概士人的邪惡正直、賢能不肖,已經素定了。現在則不是這樣,前不久所薦舉,認爲是天下最賢能的人;但後來被貶逐,認爲是天下最不肖的。其於人才既然反覆無常,那麼於政事也違背常理不加審慎了。古代爲政,開始不爲百姓所信服的有之,像子產治理鄭國,一年後人們怨恨,三年後人們歌頌。陛下垂衣拱手希望成功,於此七年,但衆人的陳述,與以前相比也沒有什麼不同,陛下難道沒有察覺嗎?”

後被起用知河陽軍,入朝提舉中太一宮,調任翰林學士承旨,改任端明殿學士、知審官院。神宗慢慢同呂公著談論爲治之道,便涉及佛老之學,呂公著問道:“堯、舜知道此道嗎?”神宗說:“堯、舜難道不知道?”呂公著說:“堯、舜雖然知此,但惟獨認爲知人安民是難事,所以成爲堯、舜。”神宗又說唐太宗能以權智駕御臣下。呂公著回答說:“唐太宗之德,以能屈己從諫而已。”神宗對他的話表示讚許。

元豐元年(1078年)九月十四日,呂公著與樞密直學士薛向同知樞密院事。有人打算恢復肉刑,建議取死囚試驗劓刑、刖刑,呂公著說:“如果嘗試這些還不死,那麼肉刑就會實行了。”便停止。當時西夏樑太后幽禁夏惠宗李秉常,朝廷將要大舉征討西夏。呂公著說:“興問罪之師,當首先選擇主帥,如果沒有合適的人,不如不舉兵。”等到興兵時,秦、晉二地民力大困,羣臣們不敢上言,呂公著多次上奏興兵的害處。

元豐三年(1080年)九月二十九日,呂公著任樞密副使。

元豐五年(1082年),呂公著因病乞求離職,於四月二十六日被罷爲資政殿學士、定州安撫使。不久,永樂城陷落(即永樂城之戰),神宗臨朝嘆息說:“邊地百姓疲敝如此,只有呂公著向朕說過而已。”便移其爲揚州安撫使,加資政殿大學士。將要立太子趙傭(即宋哲宗趙煦)時,神宗對輔臣說,應當以呂公著、司馬光任師傅(指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

呂公著:北宋宰相、學者,開啓呂學端緒,一生著述頗豐 第3張

守成良相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初五,哲宗即位,由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聽政,守舊派再度執政。呂公著以侍讀的身份返回朝廷。高太皇派使臣迎接,詢問他所想要說的,呂公著說:“先帝本意,以寬省民力爲先務。但建議的人以變法侵奪百姓爲務,斥去所有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因此日久而弊端更深,新法頒行而百姓更加困苦。誠然能得公允正直之士,講求天下利弊,同心協力而爲之,應該不難。”

呂公著到朝廷後立即上十事疏,認爲人君即位,要修德以安百姓,修德最要緊的也是首先要辦的是“學”。有十件事最爲重要,這十件事是:畏天、愛民、修身、講學、任賢、納諫、薄斂、省刑、去奢、無逸。又請求備置諫官,以開言路。同年七月初六,拜尚書左丞。

元祐元年(1086年)閏二月初四,拜門下侍郎。同年四月十五日,呂公著被授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當時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一同建置,中書獨爲取旨之地。呂公著就請求事於三省者,與執政大臣共同進呈,取旨而各自實行。又執政官員通常幾天在政事堂一聚,事情多由其長官決定,同事不得干預。至此,才命每天集聚,於是成爲定製。

同年,司馬光去世,呂公著獨自當權。當時右司諫賈易因進諫攻擊別人短處直接詆譭朝廷大臣,將要被嚴厲責罰,呂公著替他說話,便只罷知懷州。呂公著退朝後對同僚說:“諫官所議論,得失不足言。看主上正值壯年,擔心今後有人進諛說惑亂,正是依賴左右諍臣,不可以讓人主輕厭言事的人。”衆人沒有不歎服的。

吐蕃首領鬼章青宜結長期爲洮、河一帶的禍患,他聽說朝廷息兵省戍,暗地與西夏人合謀再取熙、岷州。呂公著上疏派遣軍器丞遊師雄以方便之策諭求衆將,不過一個月,就活捉鬼章青宜結致於朝宮下。

哲宗在資善堂宴請親近大臣,拿出所書寫的唐人詩分賜給衆人。呂公著就聚集所講書中要語明白、切合於治道的,共一百篇進獻,以備哲宗遊意翰墨,作爲聖學的幫助。

呂公著:北宋宰相、學者,開啓呂學端緒,一生著述頗豐 第4張

辭位薨逝

元祐三年(1088年),呂公著懇辭相位,於四月初五被任命爲司空、平章軍國重事。自宋朝建立以來,宰相以三公平章重事的有四人,而呂公著與他的父親呂夷簡居其二,士人羨慕呂氏的榮耀。哲宗下令在東府南面建造府第,開北門,來方便執政大臣聚會議事。凡是三省、樞密院的職責,呂公著都得署理。每隔一天一朝會,到都堂,可不按時出門,這是特殊的恩典。

元祐四年(1089年)二月初三(3月17日),呂公著逝世,終年七十二歲。高太后於接見輔臣時哭泣說:“國家不幸,司馬相公(司馬光)已死,呂司空又逝世。”痛惜憐憫許久。哲宗也悲痛感傷,親到呂家祭奠,賜給金帛萬計。追贈太師、申國公,諡號正獻,親自書寫墓碑首爲“純誠厚德”。

屢復屢奪

紹聖元年(1094年),章惇爲相,任命翟思、張商英、周秩任言官,議論呂公著更變熙豐法度,哲宗於七月十八日下詔削除他的贈諡,毀壞所賜碑。

紹聖四年(1097年)二月初四,哲宗再貶呂公著爲建武軍節度副使、昌化軍司戶參軍。

元符元年(1100年)五月二十三日,新即位的宋徽宗追復呂公著爲太子太保。

崇寧二年(1103年)四月十九日,蔡京任右相時,徽宗下詔毀掉呂公著等人在景靈西宮的畫像。又降爲左光祿大夫,並呂公著等人稱爲“元祐黨人”,刻元祐黨人碑,禁止元祐學術。不久復贈銀青光祿大夫。

宋高宗紹興(1131年-1162年)初年,宋廷封還呂公著的所有贈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