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金字塔的石塊非常巨大,瑪雅人是如何建造的?

本文已影響4.33K人 

位於墨西哥大學城以南的庫庫爾坎(Kukulcan),是瑪雅文化前古典期晚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中部高原文化的重要文化遺址之一,“庫庫爾坎”的原意是“舞蹈唱歌的地方”,或表示“帶有羽毛的蛇神”。

建造之謎

考古學家發現瑪雅人的建築用石材大多來至尤卡坦半島,那裏的石灰岩質地較軟,完全可以用玄武岩製成的石刀切割。這種石灰岩在地面暴露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逐漸變硬。瑪雅人先把石頭採出,在石頭變硬之前完成切割、雕刻工作。

至於石制工具,英國考古學家諾曼·哈蒙德在庫埃羅遺址找到幾件匕首狀石器,其鋒利程度足以刺透臚骨,用這樣的工具切割石灰石或稍硬一點的石材,完全是可能的。考古學家在尤卡坦發現了數個採石場,甚至還找到了切割失誤而被棄用的石塊。

切割好的石塊動輒重達二、三十噸,瑪雅人又沒有輪車可供使用,他們是怎樣把這些龐然大物運到數十乃至上百里外的目的地的呢?考古學家的答案是,瑪雅人砍伐硬木,把它們製成各種長度和粗細的圓木,然後把石塊放上去,滾動着運到目的地。當然,在當時的道路條件下,要用這種方式完成石塊運輸工作,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但是毫無疑問,這種方法雖然費力但是可行。20世紀70年代,墨西哥考古學家在尤卡坦的科巴遺址發現了通向四方的“白色通道”,總長度超過100英里,路面寬爲10到15英尺,表面塗有灰墁,堅固而平滑。這個發現對於“滾木運石”之說顯然很有利。

瑪雅金字塔的石塊非常巨大,瑪雅人是如何建造的?

設計之謎

以庫庫爾坎金宇塔爲例:塔基呈四方形,共分九層,由下而上層層堆疊而又逐漸縮小,就像一個玲瓏精緻而又碩大無比的生日蛋糕。塔的四面共有91級臺階,直達塔頂。四面共364級,再加上塔頂平臺,不多不少,365級,這正好是一年的天數。九層塔座的階梯又分爲18個部分,這又正好是瑪雅歷一年的月數。

瑪雅金字塔的石塊非常巨大,瑪雅人是如何建造的? 第2張

瑪雅人崇信太陽神,他們認爲庫庫爾坎(即帶羽毛的蛇)是太陽神的化身。他們在庫庫爾坎神廟朝北的臺階上,精心雕刻了一條帶羽毛的蛇,蛇頭張口吐舌,形象逼真,蛇身卻藏在階梯的斷面上,只有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下午,太陽冉冉西墜,北牆的光照部分,棱角漸次分明,那些筆直的線條也從上到下,交成了波浪形,彷彿一條飛動的巨蟒自天而降,逶迤遊走,似飛似騰,這情景往往使瑪雅人激動得如癡如狂。

1968年,一批科學家試圖探測這些金字塔的內部結構,令人費解的是:他們在每天的同一時間,用同一設備,對金字塔內的同一部位進行X射線探測,得到的圖形竟無一相同。

美國人類學家,探險家德奧勃洛維克和記者伐蘭汀,對尤卡坦進行考察時,發現有許多地道連通的地下洞穴,地道的結構與金字塔內的通道十分相似。他們拍攝了九張照片。但是,能印出來的只有一張,而且,這一張所拍攝到的也只是一片旋渦形的神祕的白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