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理爲什麼被流放?他的結局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2.59W人 

陳理(1351年-1408年),元朝末年大漢皇帝陳友諒的次子。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箇中國皇帝,亡國之後非但沒有被殺,反倒是被流放到了朝鮮,這事聽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但這件聽上去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卻偏偏是真的。

這位被流放到朝鮮的中國皇帝,名叫陳理。對於陳理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但對於他的父親陳友諒,很多人可能就會覺得耳熟能詳了。

陳理爲什麼被流放?他的結局是什麼?

沒錯,這位被流放到朝鮮的皇帝陳理,正是那位元末梟雄陳友諒的兒子。

有關陳理被流放的這件事,我們還得從元末農民軍混戰的時候開始說起。話說在元朝末年的時候,隨着一場紅巾軍起義爆發,元朝在南方的統治,幾乎被徹底摧毀。但同時,南方則是涌現出了一大堆的農民軍勢力。

這些勢力之前,往往相互獨立,割據一方。之前有元朝這個大敵存在,大家還能暫時團結一致,共同對付元朝正規軍。但隨着元朝徹底退出了南方,這些身在南方的農民軍勢力,就開始逐漸進入了混戰的狀態。

在開始進入混戰之後,南方很快有幾個大勢力脫穎而出。以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明玉珍爲首的幾大勢力,經過一場混戰之後,逐漸兼併了各自周圍的小勢力,徹底瓜分了整個南方。

陳理爲什麼被流放?他的結局是什麼? 第2張

到了這個時候,這幾個大勢力之間的戰鬥,自然也就在所難免了。而在這幾個大勢力的爭鬥當中,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的鄱陽湖之戰,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場戰爭。

在幾大勢力開戰的時候,朱元璋和陳友諒領銜的兩大勢力,整體實力要更強一些。所以,陳友諒和朱元璋的這場戰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直接關係到整個南方的歸屬。不管是誰取得了勝利,誰就有了較大的希望,統一整個南方。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歷史上著名的鄱陽湖之戰,拉開了帷幕。

鄱陽湖之戰開始的時候,朱元璋這邊其實相對弱勢一些。尤其是在水軍方面,陳友諒這邊更是極強。但最後,經過一場極爲驚心動魄的戰鬥之後,朱元璋還是成功將陳友諒困在了鄱陽湖內。經過一個月的圍困之後,陳友諒補給耗盡,不得不冒險突圍。而在突圍的過程當中,陳友諒本人中箭而亡,麾下軍隊也徹底潰敗。

這場戰爭,其實直接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此戰之後,朱元璋幾乎輕易吞併了陳友諒的全部地盤,從此有了統一南方的底氣。而隨着朱元璋統一南方,明朝也就此開國,此後又逐漸北伐,繼而控制了整個中原。

朱元璋這邊,我們暫且不說,只說陳友諒這邊。

隨着陳友諒身死,原本在南方首屈一指的陳漢政權,瞬間面臨覆滅的危險。在鄱陽湖之戰開始之前,陳友諒早已稱帝。所以這一戰,陳漢政權幾乎打光了所有精銳,而且皇帝本人還死在了戰場上。陳漢政權的高層,超過一半也都折損在了鄱陽湖之戰當中。

更要命的是,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前,陳友諒幾乎從來沒想過,自己可能會輸。所以在開戰之前,陳友諒還帶上了自己的兩個兒子。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導致陳友諒戰死之後,他的大兒子,也就是當時陳漢政權的太子陳善,也被朱元璋這邊俘虜。

陳理爲什麼被流放?他的結局是什麼? 第3張

唯有陳友諒的小兒子陳理,被陳友諒麾下的大將張定邊,冒死救了出來。此後,張定邊保護着陳理,回到了武昌,繼承了陳漢政權的皇位。

隨着陳理登基,陳漢政權又有了皇帝,暫時避免了羣龍無首的狀態。但同時,剛剛即位的陳理,卻無法真正掌控住整個陳漢政權。

一方面,當時的陳理還比較年幼,僅僅只有十三歲而已,根本無法穩定人心。另一方面,之前鄱陽湖上的那場慘敗,直接導致整個陳漢政權,精銳損失殆盡。在這種情況下,就算陳友諒本人死而復生,能不能穩住局面,都是一個未知數,更別說陳理這樣一個小孩子了。

所以,幾個月之後,當朱元璋親自率兵前來進攻武昌的時候,陳漢政權幾乎沒組織其什麼像樣的抵抗。面對朱元璋的大軍壓境,陳理也只能打開城門,乖乖投降了。

不過,隨着陳理偷襲,一個難題卻擺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對於這個投降的陳理,朱元璋到底該怎麼進行安置呢?

最簡單的辦法,肯定是直接殺掉。但問題是,此時北方的元朝,依然虎視眈眈,隨時可能派大軍南下進攻朱元璋。所以,此時的朱元璋,需要儘快穩定人心,收復陳友諒留下的舊有勢力,以此來穩定自身的力量。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陳理投降之後,朱元璋並沒有難爲陳家人,甚至還封陳理爲歸德侯。而對於陳友諒的父親和幾個兄弟,朱元璋也是非常大方,都給予了很高的爵位。當然,這些爵位雖然位置不低,但實權肯定是沒有了。以後的陳家人,註定也只能在軟禁的狀態當中生活。

此後的幾年裏,陳理在這種軟禁的狀態當中,逐漸長大。而朱元璋則是順利統一了南方,並且建立的明朝,繼而統一了中原。在朱元璋統一的過程當中,原本佔據蜀地的明玉珍暴斃而亡,明玉珍死後,他的兒子也投降了朱元璋,享受了和陳理一樣的待遇。爵位很高,但是都沒什麼自主權,更沒什麼自由。

陳理爲什麼被流放?他的結局是什麼? 第4張

如果單從一個亡國之君的角度來說,這樣的結果其實已經算很不錯了。但問題是,陳理大概是因爲太過年幼,沒有經歷過什麼政治風浪,不懂這裏面的風險。所以陳理長大之後,很自然地對自己沒有自由這件事,表現出了抱怨的心理。

而當陳理開始抱怨之後,他身邊的人自然很快就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此事之後,其實也覺得有些爲難。要知道,此時已經不同於幾年之前。如果說,幾年之前的朱元璋,爲了儘快收服陳友諒的舊部,還不得不盡量善待陳家。那麼到了這個時候,朱元璋已經徹底坐穩了江山。陳友諒的那些舊部,也已經徹底歸降。

所以,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沒必要再留着陳理這個隱患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將陳理幹掉,就此免除後患。

不過,朱元璋最後卻並沒有這樣做,反倒是決定再次放陳理一馬。或許在朱元璋看來,作爲勝利者,他有資格對陳理表示自己的憐憫。當然,既然陳理覺得,在京城被軟禁不太舒服,繼續將他留在京城,也不是什麼好的選擇。最好的選擇,就是將其徹底流放,讓其遠離中原。

而如果要將陳理流放的話,那選擇就比較多了。而朱元璋經過一番選擇之後,最後還是把流放的地點,定在了朝鮮半島。當時的朝鮮半島,正由高麗王朝統治,而高麗王朝則是已經對明朝稱臣,成了明朝的屬國。

最終,在朱元璋的安排下,陳理和那位同樣遭遇的明升,一起被流放到了朝鮮。當然,在被流放到朝鮮之前,朱元璋給他們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朱元璋甚至還給朝鮮國王寫信,明確表示對這兩人的處置,並非發配或者流放。同時要求朝鮮國王善待他們,要求這兩人在朝鮮既不做軍,也不做民,只是過一些閒散悠閒的生活。

爲了保證到達朝鮮之後,兩人的生活條件,向來勤儉持家的朱元璋,甚至還難得大方了一次,順帶給高麗送去了不少財物。但沒想到的是,後來高麗國王過手這些財物的時候,還黑心地扣下了一大筆。

陳理爲什麼被流放?他的結局是什麼? 第5張

所以最後,陳理到了朝鮮半島之後,日子過得其實也比較清苦。雖然有一塊土地,可以自行耕種生活,但比起當年做皇帝的時候來說,日子確實差了太多。當然,相比之下,能夠保住性命,這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

在朝鮮半島上生活了幾十年之後,一直到永樂年間,陳理才最終去世,活了58歲。陳理的下半生,雖然過得清貧了一些,但卻也還算逍遙,而且得到了善終。再之後,陳理有一個兒子,但這個兒子後來絕後了。所以陳友諒這一脈,後來也就算是絕後了。

這就是陳理作爲一個亡國之君的結局。

雖然讓人有些唏噓,但相比歷史上其他亡國皇帝,這樣的結局,已經算是很好了。至少,陳理可以平靜地度過下半生,並且得以善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