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歷史 《紐約時報》歷史百科

本文已影響2.65W人 

《紐約時報》,外文名The New York Times,簡稱時報,創刊時間1851年9月18日,週期,日刊。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日報,在全世界發行,有相當高的影響力,美國高級報紙、嚴肅刊物的代表,長期以來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綽號“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的《紐約時報》在業內一直被視爲全國性的“記錄類報紙”(newspaper of record)。《紐約時報》的座右銘“所有適合刊載的新聞”(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出現在頭版的左上角。《紐約時報》創辦於1851年,共獲得了130項普利策獎,比其他任何報紙都多。按發行量計算,它在全球排名第18位,在美國排名第3位。

《紐約時報》隸屬於上市公司紐約時報公司。自1896年以來,該公司一直通過雙層股權結構爲蘇茲貝格(Sulzberger)家族所有。阿瑟·格瑞格·索爾茲伯格(Arthur Gregg Sulzberger)和他的父親阿瑟·奧茨·索爾茲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 Jr.),分別是《紐約時報》的出版者和公司的董事長,是掌管《紐約時報》的第四代和第五代家族成員。

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紐約時報》大大擴展了它的版面和組織,在常規新聞、社論、體育和特寫的基礎上,每週增設各種專題的特別版面。自2008年以來,《紐約時報》已經被組織成以下部分:新聞、社論/觀點專欄/評論、紐約(大都市)、商業、體育、藝術、科學、時尚、家庭、旅行和其他特色。星期日,《紐約時報》還會有《星期日評論》(Sunday Review)(以前是《評論週刊》(Week in Review)、《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和《T:紐約時報時尚雜誌》(T:The New York Times Style Magazine)作爲補充。

《紐約時報》在大多數報紙改爲六欄版面之後,幾年來一直保持着大報、整版和八欄版面,也是最後一批採用彩色照片的報紙之一,尤其是在頭版。

《紐約時報》與《華爾街日報》的保守派旗艦報紙地位相對應,《紐約時報》是美國親自由派的第一大報。

《紐約時報》歷史 《紐約時報》歷史百科

  1942年的紐時辦公室

歷史

《紐約時報》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51年創刊到1896年阿道夫·奧克斯接辦,第二階段則一直由奧克斯家族經營。

早期(1851-1896)

雷蒙德時期

《紐約時報》的創始人雷蒙德在大學時,就曾爲格里利的報刊投稿,畢業後即成爲格里利的首席助手,後來同格里利發生衝突,便離開《紐約論壇報》,另圖發展。

1851年,亨利·J·雷蒙德和喬治·瓊斯分析紐約報界的情況後發現:《紐約太陽報》、《紐約先驅報》、《紐約論壇報》這三大便士報雖然都獲成功,但《太陽報》和《先驅報》的新聞過於刺激,而《論壇報》又過於偏激。於是他決定創辦一份純正、議論平和的報紙,來打破當時在紐約盛行的花花綠綠的新聞報道方式。

1851年9月18日,《紐約每日時報》(The New-York Daily Times)創刊,售價1美分。

後雷蒙德時期

雷蒙德去世後,《紐約時報》的發行人由喬治·瓊斯接替。在他主持期間《紐約時報》揭露坦慕尼協會鉅額貪污案,轟動一時。

奧克斯家族時代

1896年阿道夫·奧克斯借了75,000元收購了瀕於破產的時報,當時發行量約爲9000份,負債30萬且每週虧損2500多美元。阿道夫·奧克斯在接辦《紐約時報》時就確定了時報的新聞報道原則:“力求真實,無畏無懼,不偏不倚,並不分黨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

阿道夫·奧克斯大膽地增刊擴版,在新聞報道上不惜投資,大量增加在當時頗爲稀有的國際新聞內容。在阿道夫·奧克斯的領導下《紐約時報》獲得了國際性的認可和聲譽。雖然當時美西戰爭使得黃色新聞大行其道,但時報發行量依然到達8萬2千餘份。兩年後,《紐約時報》的銷售量就超過了10萬份大關。1897年阿道夫·奧克斯提出了《紐約時報》的格言:“所有值得印刷的新聞”(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這個格言被公認爲對“黃色新聞界”的挑戰。奧克斯要求出版一份嚴肅、莊重、富有教養的報紙提供給紐約精英階層,同時也提出了一個針對黃色新聞的響亮口號:“報紙不該弄髒人們早餐的餐巾”。

1935年5月阿道夫·奧克斯去世後一個月,其女婿索爾茲伯格接過《紐約時報》發行人的大印。索爾茲伯格領導《紐約時報》度過了經濟大蕭條的危機和二戰的艱苦歲月,在他任內20多年,《紐約時報》的新聞採訪範圍進一步擴大,廣告收入翻了一倍,技術設備得到極大的更新。

1960年代,《紐約時報》參與曝光“五角大樓文件”。1964年,《紐約時報》在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中勝訴,確立了言論自由中真實惡意的原則。

《紐約時報》第四代發行人是索爾茲伯格的獨子,人稱“彭區”的阿瑟·奧茨·索爾茲伯格,他勵精圖治,選拔麥森、羅森索等優秀編輯、經營人才,引進先進技術,開拓多元化經營。彭區在任30年,《紐約時報》走出了瀕臨崩潰的困境,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1963年《紐約時報》的總收入爲1億美元,到1991年,《紐約時報》總公司的收入已達17億美元,在這一過程中,《紐約時報》也完成了由家族式經營向市場式經營的轉型。

1992年,經過多年培養後,彭區將《紐約時報》發行人大印傳給兒子,這便是《紐約時報》的第五任掌門人——小阿瑟·奧茨·索爾茲伯格。小阿瑟比父輩更追逐利潤,他試圖促成《紐約時報》平民化,使各種人羣都能夠接受,因此涉及“煽情新聞”,使得《紐約時報》一度失去公衆的信任。

2008年12月受到次級房貸風暴和延伸的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出現週轉問題,《紐約時報》將總部大樓抵押貸款。2009年1月20日向墨西哥富翁和電信巨頭Carlos Slim Helu借款2.50億。3月9日將《紐約時報》新大樓股份作價2.25億出售回租(sale-leaseback agreement)。《紐約時報》大樓保留在2019年之前以2.50億買回的權利。

2011年3月,《紐約時報》引進新的“付費牆”(paywall)商業模式。

2012年8月1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前總裁馬克·湯普森(Mark Thompson)被任命爲《紐約時報》新任執行總裁。2020年7月22日,紐約時報宣佈瑪麗迪斯·K·萊文(Meredith Kopit Levin)將接替湯普森出任其首席執行官兼總裁;萊文履新的日期爲2020年9月8日。

評價

在美國,因《紐約時報》太過傾向自由派,《紐約時報》當中不少的政治評論員被認爲偏向自由派,並與民主黨政治人物關係良好,所以招到許多批評。

《紐約時報》的社論則被認爲常取較爲偏向自由主義的立場。

在政治立場方面,《紐約時報》自1956年的艾森豪威爾總統以來,未曾支持過任何一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紐約時報》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2018年1月,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向《紐約時報》頒發自己設立的“2017假新聞獎”。

2021年3月19日,美國前總統雷根提名的保守派聯邦法官勞倫斯·西爾伯曼在一個案件的不同意見書中指責《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是“民主黨大報”、主要被用作民主黨的喉舌,並補述《華爾街日報》的新聞版面也有相同傾向。勞倫斯進一步指出這三家報紙被美聯社和全美國多數大報所效仿。勞倫斯認爲美國媒體總體而言是由令人震驚的對共和黨的偏見所主導。

文獻及著作

書籍

《Kingdom and power》

《TheTrust:Private and powerful Family behind the NYT》

《Pag One: Inside The New York Times and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by David Folkenflik and ParticipantMedia

紀錄片

同名紀錄片byAndrewRossiandKateNovack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