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從理論到實踐邁出的第一步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3.04W人 

《隆中對》從理論到實踐邁出的第一步是什麼?這一步就是讓劉琦主動請求擔任江夏太守之職,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衆所周知劉備連續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前二次沒有遇見諸葛亮,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爲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他認爲曹操已擁有百萬之衆,而且具有“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政治優勢,短時間內無人能與其爭鋒;而孫權父子三代深耕江東,不僅根深蒂固,而且“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因此不能攻取,只能與之結盟抗曹。

最後,諸葛亮水到渠成,拋出了爲劉備量身打造的戰略設想,也就是《隆中對》的戰略設想。

《隆中對》從理論到實踐邁出的第一步是什麼?

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三國志·諸葛亮傳》

諸葛亮認爲,在曹操一枝獨秀,孫權深耕江東的情況下,劉備要想有所作爲,就要以荊、益兩州作爲根據地,聯合孫權,然後待“天下有變”時,再趁機北代曹魏,實現復興漢室的終極目標。

諸葛亮的《隆中對》既有對天下形勢的分析,又給出了復興漢室的具體方案,這對劉備來說,猶如在茫茫大海之中的一葉孤舟,看到了一盞指引方向的燈塔。在此之前,劉備不可謂不努力,但始終不得要領,只能寄人籬下勉強生存,甚至一度淪爲呂布的門客,這讓劉備非常鬱悶。聽了諸葛亮的分析後,劉備連連稱好,並請求諸葛亮出山相助,而諸葛亮也愉快地答應了。

不過,平時沒少給部下“畫餅”的劉備很清楚,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規劃,現在只是存在於紙面上的遠景,能否最終實現,還是個未知數。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就整天與諸葛亮討論天下大事,試圖弄清楚:要實現《隆中對》中的戰略規劃,第一步應該從哪裏切入。

諸葛亮很理解劉備的心情,畢竟寄人籬下的日子他過得太久了,而且隨着袁紹的敗亡,曹操一統北方只是時間的問題了,留給劉備的時間已經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出道23年仍無法擁有自己地盤的劉備,其心中的焦灼可想而知。但是,萬事開頭難,《隆中對》戰略規劃要邁出從理論到實踐的第一步,絕非易事。

作爲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很清楚,曹操一旦平定了北方,勢必南下荊州、東吳,以清除他一統天下的兩個最大障礙,即劉表與孫權。因此,諸葛亮未雨綢繆,決定在曹操南下時,火中取栗拿下荊州,而要達到此目標,就必須聯吳抗曹。

《隆中對》從理論到實踐邁出的第一步是什麼? 第2張

如何才能聯吳抗曹?諸葛亮的答案就是將戰火引到東吳的邊境,逼迫東吳就範。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的長子劉琦在繼承人的競爭中出局,敗於其弟劉琮。劉琦害怕自己會被劉琦勢力所陷害,就向諸葛亮請教救命之計。諸葛亮知道劉琦與劉備關係密切,因此,就讓劉琦向劉表請求擔任江夏太守之職,爲他日逃亡的劉備建立避戰之所。

爲什麼要讓劉琦擔任江夏太守,而不是擔任軍事重鎮江陵的太守?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江夏(夏口)距離東吳很近,一旦曹操拿下江夏,東吳就在劫難逃,因此,對於孫權來說,絕不能讓江夏落入曹操之手。果然,當後來劉備退守江夏後,孫權很快就同意了聯劉抗曹的建議,並主動擔當抗曹的主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