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憑藉什麼登上皇位的?

本文已影響2.14W人 

李治是憑藉什麼登上皇位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首先,李治本人,其實也是不錯的。

我們都知道,李治的第一任皇后王氏,是李世民爲他挑選的。李世民臨終前,曾拉着褚遂良的手說“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後來李治意圖廢王立武,褚遂良就拿這話爲理由進行反對,甚至到“叩頭流血”的地步。但是,李治還是堅決地、孜孜不倦地、千方百計地廢掉王氏,改立武則天爲皇后。

武則天后來,的確曾經對唐朝的統治形成了威脅。但是另一方面,從公元655年被立爲皇后,到683年李治逝世,以及683年李顯繼位到690年李旦“禪位”、武周代唐,這三十多年的時間裏,武則天作爲大唐的皇后、太后,對治理國家、維持穩定、發展經濟,是有積極作用的。

從選拔人才的角度來說,李治既有識人之明,又有破格提拔人才的勇氣,絕不是簡單的軟弱怯懦形象。

其次,李世民在選擇繼承人、大唐帝國在選擇下一任領導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選擇。李世民的兒子不少,嫡子只有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人。

李治是憑藉什麼登上皇位的?

其實中國歷史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嫡長子繼承製”已經不像商周時期那麼嚴格了。庶子繼位的案例比比皆是,廢長立幼更是普遍。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嫡子繼承皇位,很多時候,不是爲了制度規矩,而是因爲嫡子的生母出身於高貴的世家大族,代表着權力集團。

唐朝初年,長孫皇后的家族既是士族大家,又屬於功臣集團,對朝政有着不可替代的影響力。如果在承乾、泰、治之外選擇太子,不僅會讓長孫無忌、長孫皇后傷心,也會讓“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爲代表的功臣集團灰心,甚至會動搖人心、削弱大唐的統治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因“納諫”而著名。他不獨斷專行,尊重大臣們的意見,只能在功臣集團的後代、長孫家的外甥中選擇太子。

長孫家的外甥,只有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人。李承乾與李泰爲爭奪皇位,鬥得不亦樂乎。在這個過程中,他倆性格上的狂躁、魯莽等缺點,也逐漸暴露出來。李承乾被廢爲庶人,李泰也被降封爲郡王。

剩下的,就只有雖然年幼一點、看起來懦弱一點、但實際上頗有“內秀”的李治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