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的死是因爲自己作死嗎?朱元璋爲什麼要殺了他?

本文已影響1.51W人 

藍玉,明朝開國名將,有膽有謀,勇敢善戰,爲明朝的建立與發展屢立戰功,但他最後卻以謀反罪被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次,藍玉見朱元璋乘輿遠遠經過,便指着說:“那個乘輿的人已經懷疑我了!”此話一出口,大禍即來。

錦衣衛聽到了這句話,立刻告及朱元璋說藍玉謀反,想要劫持皇帝的車駕,還說藍玉與鶴慶侯等7諸侯王設計起事。朱元璋聽後大怒,不問青紅皁白,就命人將他們一齊捉拿到朝廷,自己親自審問,再由刑部鍛鍊成獄,全部殺死。

涼國公藍玉,是明朝著名的武將,也是開國功臣,但爲人性情剛烈,桀驁不馴。藍玉與太子朱標是間接的親戚,兩人往來甚密。

藍玉在北征時看到燕王朱棣的行止,深感不安,回來後就對太子說:

“我看燕王在他的封地裏實在是太威風了,其行止不亞於皇帝。我還聽說燕地有太子氣,願殿下細心防備,免生不測。”

其實,不得不說藍玉的猜測非虛。但朱標爲人生性忠厚,不願生事,就對藍玉說:

“燕王對我十分恭順,絕不會有這樣的事。”

藍玉見太子不信,只好自找臺階說:

“我蒙受殿下的恩惠,所以才祕密地告訴你涉及利害的大事。但願我說的不中,不願被我言中。”而接下來的事,果然越來越不簡單。

藍玉的死是因爲自己作死嗎?朱元璋爲什麼要殺了他?

不久,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覺得老四燕王朱棣,爲人陰鷙沉穩,很像自己,就打算立他爲太子,但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對,覺得於禮不合,對其他皇子沒法交代,朱元璋只得立了朱標的兒子做朱皇孫。

朱棣原本就對藍玉懷恨在心,此時見朱標已死,身後再無靠山替他說話,就在入朝奏事時對朱元璋說:“在朝諸公,有人縱恣不法,如不處置,將來恐成尾大不掉之勢。”

很明顯,朱棣雖未言明究竟指誰,但不言而喻指的是藍玉。大家也都清楚,藍玉曾在太子面前說過朱棣,此刻他們也預感到朱棣要開始報復了。而且朱元璋早對藍玉早有了不滿之心,想殺藍玉,但苦於沒找到時機。

但是,即便在這種被人打小報告的情況下,藍玉一點也不約束自己的行爲,總是率性而爲。他在出徵西番時,捉住了建昌衛的叛帥,自認功勞很大而十分得意。回朝後,他以爲朱元璋會對他大加封賞,但朱元璋卻對他一點也不理會。

在冊立皇太孫時,藍玉以爲自己會被封爲太子太師,沒想到自己還是那個太子太傅,而傅有德、馮勝兩人做了太子太師。這讓他非常憤怒,扯着嗓子旁若無人地大喊:“難道我還做不得太子太師嗎?他的這一鬧,更讓朱元璋不高興了。

而從那以後,藍玉上朝奏事,就沒有一件能夠獲准的。但在如此情況之下,藍玉非但不檢討自己的行爲,不加收斂,反而還更加肆無忌憚,即使陪朱元璋吃飯,也是出言不遜,十分膨脹,這不得不說情商真低,這也讓朱元璋對他更加厭惡了。

有一次,藍玉見朱元璋乘輿遠遠經過,便指着說:“那個乘輿的人已經懷疑我了!”此話一出口,大禍即來。其實,藍玉並不像胡惟庸那樣謀逆,只是“禍出口出”、不加收斂罷了。

藍玉的死是因爲自己作死嗎?朱元璋爲什麼要殺了他? 第2張

而錦衣衛聽到了這句話,趕緊報告了朱元璋,說藍玉謀反,欲劫皇帝車駕,還與鶴慶侯等7諸侯王設計起事。朱元璋聽了,怒不可遏,不問青紅皁白,就一齊捉拿到朝廷並親自審問,再由刑部鍛鍊成獄,全部殺死。

但這還不夠,凡與藍玉偶通詢問之人,都不使一人漏網,如此四面構陷,八方誅連,朝廷的勳舊,幾乎一掃而空。此次一共誅殺了一萬五千餘人,與胡惟庸案共計近五萬多人。

之後,朱元璋更是殺紅了眼。

藍玉案一年多後,潁國公傅友德奏請土地,不僅不準,反而賜死。宋國公馮勝在缸上設板打穀,聲響遠震數裏,有仇人狀告馮勝私藏兵器,朱元璋召他入內廷,賜以酒食,說他決不相信謠言。馮勝喜不自勝,誰知剛剛回到家裏,即毒發而死。

定遠侯王弼,在家裏嘆息:”皇上春秋日高,喜怒無常,我輩恐怕很難活下去了!”這句話果然被錦衣衛告密,立即賜死.

這樣一來,明開國功臣已所剩無幾,僅有的幾個也已遠離朝廷,不涉政事。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湯和、鄧愈、沐英六人得保首領,死皆封王。但徐、常、李、鄧死在胡藍案之前。沐英是朱元璋信任的義子,鎮守雲南,也算偏安無事。只有湯和絕頂聰明,他解甲歸田,絕口不談政事,活到了70多歲,壽終正寢。

朱元璋以殺來政治官吏,雖然很殘忍,但還是有所效果。

藍玉的死是因爲自己作死嗎?朱元璋爲什麼要殺了他? 第3張

朱元璋的其中一項傑作就是《明律》,其中規定了很多處斬的情況。對於貪污,他認識到這關係到政治風氣和國家存亡,如貪污數額折價超60兩以上,處以梟首、剝皮、實草等刑。這些雖不“人道”,但卻十分有效,吏治果然有所好轉。

朱元璋對付官吏,還有一種特別的手腕,就是設置“詔獄”和“廷杖”。前者是直接由皇帝指揮的皇家特務組織“錦衣衛”,用以監視百官的動靜。後者是在大庭廣衆之下,用木棍打罪犯的屁股,這是一種痛苦難忍的刑罰。

而在衆目睽睽之下暴露下身並呼天搶地,那是一個有自尊心的人無法接受的羞辱。《臨江仙》作者楊慎就曾受過廷杖刑罰,導致他的一生都極其憂悲。在廷杖制度下,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沒有誰能夠維持自己的尊嚴。

不過,像藍玉這樣不知收斂、桀驁不馴的人,在那樣的封建皇權下,能夠全身而退的情況確實很少,所以藍玉也就禍從口出了,讓人唏噓不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