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如何形成的?他們爲什麼被稱爲正史?

本文已影響1.86W人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均以紀傳體編撰。那麼,爲什麼二十四史能被稱爲正史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大一統王朝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確立,同時也伴隨着史官的流散和史官職權的降低。司馬談發憤而卒、司馬遷被閹割,恰如帝制下的史官之象。從司馬遷記述司馬氏家族世系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與其說司馬遷在寫家族的興衰史,不如說是在寫史官的興衰史,並由此窺見政治的興衰變遷。在司馬遷之後,太史令不再世襲,撰寫史書人的不一定就是太史令,以往那種由獨立於天子的天文官掌管修史的情況消失。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漢書》的作者班固的職務是蘭臺令史,此職務原來是御史大夫的屬官,在當時是掌管天子手頭文件的官員。其後的二十四史,均爲奉敕編修。其中三國、後漢、宋、齊、魏、樑、陳、北齊、周各史,爲著作官之作,仍屬個人纂修。自《隋書》 《晉書》始,舊唐、舊五代、新唐、遼、宋、金、元、明史,不再是個人之作,而是皇家利用史館纂修,爲修史制度化的產物。其間,李延壽改寫南朝史、北朝史,歐陽修改寫五代史,是史傢俬修、皇家認可者,爲二十四史纂修中的特殊情況。

二十四史,即《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周書》《北齊書》 《南史》 《北史》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明史》,共有三千二百二十九卷,約4700萬字。從第一部《史記》記載的上限黃帝算起,到最後一部《明史》記述的下限崇禎十七年(1644)爲止,記述中國歷史賡續4000多年。在二十四史中,除了《史記》是完全的通史,《南史》《北史》是將幾個斷代連續起來的通史, 其餘都是皇朝斷代史,即完整地記述一代皇朝之始末。斷代史首尾銜接,這樣,中國從黃帝以來的歷史均有文字記述。

二十四史是如何形成的?他們爲什麼被稱爲正史?

二十四史是到清朝纔出現的稱謂。最早出現的名稱是“三史”,指《史記》《漢書》《東觀漢記》。吳王孫權曾對呂蒙說:“我掌管軍政事務以來,閱讀‘三史’和各家兵書,自以爲大有補益。”《東觀漢記》到唐朝中期以後逐漸亡佚,中唐以後的“三史”,一般是指《史記》 《漢書》 《後漢書》。從魏晉以至唐朝,三史往往與六經並列,稱“六經三史”。後來加上《三國志》,稱爲四史,也叫“前四史”。唐朝還有“十三史”的說法,出現了像吳武陵《十三代史駁議》之類的書。“十三史”指的是《史記》 《漢書》 《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周書》 《隋書》。到了宋朝,又有“十七史”之名,如南宋史學家呂祖謙就編了一部《十七史詳解》。十七史,就是在十三史之外,再加上《南史》《北史》《唐書》《五代史》。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軍押解到大都以後,就曾說過“一部十七史不知從何說起”的話。明朝在十七史以外,加上《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稱爲二十一史。顧炎武主張“二十一史”加上《舊唐書》,合刊爲“二十二史”,但未得官方承認。乾隆時期出現的“二十二史”稱謂,是增加清朝官修的《明史》。此時在乾隆的批准下,《舊唐書》終於“轉正”,是爲“二十三史”。乾隆朝開四庫館,修《四庫全書》,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宋初薛居正等修的《五代史》(爲了與歐陽修的《五代史》區別起見,此書稱《舊五代史》,歐書稱《新五代史》)。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如何形成的?他們爲什麼被稱爲正史? 第2張

《隋書·經籍志》的序說:繼 《史記》《漢書》 《東觀漢記》 《三國志》之後,“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爲正史。”當乾隆欽定“二十四史”以後,“正史”一稱就被“二十四史”所專有,取得了“正統”史書的尊崇地位。

1920年,柯劭忞完成《新元史》。次年,時任大總統徐世昌明令將《新元史》定爲“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同意將《新元史》列入,而主張將《清史稿》列爲第二十五史,或者主張將兩書都列入正史,於是又有了“二十六史”之名。然而“二十六史”不過是學界的一個說法,沒有像“二十四史”那樣得到官方的律令式的確認。

二十四史之所以被稱爲正史,既與這些史書在中國史部書籍中的地位有關,也與歷代皇朝宣揚正統觀念有密切聯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