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婦女的歷史地位如何?有着一段複雜的變遷史

本文已影響3.67K人 

大家好,說起古代婦女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中國婦女的標準形象在歷史中有一段複雜的變遷史,如果翻找先秦時期的史書來看,裏面對婦女的記載堪稱寥若晨星。到了秦漢之際,不管是《史記》還是《漢書》也都沒有關於婦女的篇章,直到西漢的文學家劉向的《列女傳》的編纂,纔算有了一本介紹中國古代婦女事蹟的傳記性史書。全書分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變通等篇,用以規勸女子要知書達理,曉明大義,可以算是爲婦女贏得歷史地位而進行的一次前無古人的嘗試。

在古代婦女的歷史地位如何?有着一段複雜的變遷史

《列女傳》的思想十分超前,它並不一味地要求婦女要貞節,而是把母儀、賢明、仁智排在首位,可以說是現代女性的典範,但這在當時儒家正統男尊女卑的思想背景下可以說是難能可貴。這與當時開放包容的大漢風氣有關,漢朝建國不久,戰國遺風尚存,當時也涌現了一些女子巾幗。漢初干預朝政的呂后,雖然排除異己、獨攬大權,可是她讓戰亂結束國家統一後的經濟快速發展,“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西漢末年王莽亂政,民不聊生,爆發大量農民起義,其中竟然有三起是女子爲首的。

可是到了東漢,班昭的《女誡》開始規定婦女的“三從四德”,把女子置於男性附屬的位置上,認爲女子只需守節,無需才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念也開始變成了後來的枷鎖。作爲班固的妹妹,班昭本來受到重用被命替其兄續完《漢書》,可以算是才女的最高成就之一了,沒想到她卻如此作賤女性,也成了一千多年來女性被嚴格束縛的始作俑者。

《後漢書》裏范曄沿用《列女傳》,正式把女性史納入正史的記載中,是史學的一大開創之舉,後世也沿用不改。其記載的女性也多是才行高秀者,不在乎是不是嫁了好幾個人、是不是操守了得。比如蔡文姬雖然多次改嫁,被後世謾罵“大義不道”,但以當時的開放風氣,憑其“博學有才辨,又妙於音律”,就足以列傳。

在古代婦女的歷史地位如何?有着一段複雜的變遷史 第2張

可是《列女傳》到唐代就變了味,只保留體裁,被更名爲“烈女傳”。究其原因,唐代爲了維護封建統治,把漢代成書的《禮記》奉爲經書,特別強調忠孝節義。又有宋若華著《女倫語》,“清則身潔,貞則身榮”,對一顰一笑都有條條框框的規定。還有長孫皇后之《女則》、陳邈妻鄭氏之《女孝經》,這些文書成了大部分女性的讀物,荼毒甚廣,對當時女性言行造成很大影響。《列女傳》中記載的仁智女性也被唐代史家強烈抨擊,認爲蔡文姬這類才華出衆但再嫁之輩不配入傳。

明代是封建專制集權的頂峯,婦女處於社會的最底層,飽受多重壓迫,“貞節禮義”成了一座壓在所有女性頭上的大山,《明史·列女傳》中也記載了許多這種社會下自殘自殺的烈女。比如夫死殉節、甚至爲未婚夫殉節的,“張氏,秀水人。持服三年,不踰閫,不茹葷,服闕,即絕飲食,父母強諭之,終不食,旬日而卒,年二十,舅姑迎柩合葬焉”,爲一個陌生人守節自盡,在現在看來既費解又可笑。

還有因受辱和怕受辱保節而死的,甚至先自殘後自殺。王妙鳳,吳縣人,被吳奎調戲,她直接拔刀剁了自己的胳膊,“妙鳳憤,拔刀斫臂不殊,再斫乃絕”,還連砍兩刀,狠絕程度令人悚然。之後父母要報官,她說“死則死耳,豈有訟姑之理邪?”第二月就自殺了。該傳中記載了許多這樣觸目驚心的事例,這些婦女多數以極端的方式守節,不惜損害自身,犧牲自己只爲保節,釀成了一樁樁人間慘劇

在古代婦女的歷史地位如何?有着一段複雜的變遷史 第3張

造成明代婦女極端守節的,除了幾千年來儒家傳統道德的發展,還有宋明時期程朱理學的推波助瀾。明代時理學已經成爲了官方正統思想,“凡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統治者制定了政策鼓勵婦女節烈,獲得獎勵最快的方法就是以死殉節,當時有許多婦女爲了家族利益,義無反顧地守節明志。

綜上所述,封建禮教的提倡有利於維護專制統治,所以古代君王們爲了鞏固統治,對婦女們的教條約束越發極端。經過幾千年的儒家傳統思想的強化,“餓死事小,失節極大”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再加上政策的推波助瀾,朱熹極力宣揚婦女守節勝於生命,依附於男性生存的廣大婦女就只能以殺身殉夫爲榮。在封建綱常和社會倫理的壓迫下,中國女性遭受着慘重的禁錮和摧殘,造就了這樣畸形的守節,不得不說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大悲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