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爲什麼一反常態,主動退位做太上皇呢?

本文已影響3.92K人 

說到趙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宋高宗趙構,就是那個在很多人眼中,默許甚至是縱容秦檜將岳飛陷害致死的南宋皇帝,也許有人會因爲對岳飛的惋惜,連帶着就會對秦檜和趙構產生一些不好的情緒。不過,宋高宗卻在自己還沒老的時候,退休不幹,不做皇帝,改當起了太上皇,這又是怎麼回事?趙構爲何要一反常態,連皇位也不要了呢?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一反常態,主動退位做太上皇呢?

封建社會中皇帝這個職業基本上都是做到壽終正寢的,歷代皇帝終身制是貫穿整個封建王朝終始的。歷史上除了改朝換代時的形式化禪位外,還真有那麼幾次禪位之舉。唐高祖李淵禪位是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逼宮情況下的無奈之舉。清高宗乾隆也有禪位之舉,但那已是八十五歲高齡了。在盛年政治穩定時主動禪位,唯有此人——宋高宗趙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趙構正式禪位於養子趙昚,史稱宋孝宗。

然趙構於爲什麼要選擇在盛年時主動禪位呢?原因有三。

1.在政治穩定下,民間輿論要求給前期主將派平反。

宋高宗禪位前一年,虞允文率領南宋軍民在采石之戰中大敗金人,金帝完顏亮也爲部將所殺,造成金國一度政局動盪不安;而短期內無力南侵.南宋邊境寢寧,國內安穩。此役也呼起了民間對前期主將派將領,特別是岳飛的平反呼聲。而岳飛是當時是在宋高宗授意秦檜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的。

如果是高宗在位時爲其平反,等於打了自己的嘴。宋朝從建國開始就“抑武崇文”,在政治穩定下,文人重拾臺勢,退居二線不失明治之選。 宋孝宗登基第二個月,就馬上給岳飛平反,重新重用主戰派。當時如果沒有高宗授意,以孝聞名的宋孝宗不可能這麼急切的爲岳飛昭雪。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一反常態,主動退位做太上皇呢? 第2張

2.宋高宗已確定自己無後。

當時宋高宗也已有五十六歲了,基本上自已生育的已無望,靖康之變後,趙構在南逃過程有次被驚嚇,從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宋高宗本來有一子,名叫趙敷,但在三歲時夭折。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高宗也知道自己恐無希望有子嗣了,不如順水推舟,便說:“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爲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宋史·孝宗紀》)於是同意“廣選藝祖之後宗子”比自己低一輩者,在太祖支脈中選擇了趙昚,但自己仍未放棄生子的希望,但到了紹興三十二年,已是五十有六的趙構,感覺隨着年紀增大,生子已渺無希望。

在度過了大半輩子後,頓悟,固然貪戀皇帝的尊榮,卻又苦於國事之‘憂勤’。於是按排權力的交接,退位後,趙構並沒有完全不問朝政,在深宮頤養天年,而是一到關鍵時刻,就會多方掣肘,出面干涉。如新任命的官員都必須到他那兒叩拜,面聽聖訓。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一反常態,主動退位做太上皇呢? 第3張

3.杜絕北方流離宋太宗一脈繼承之希望,促成權力的穩定過度。

靖康之變後,宋太宗一脈基本上隨“徽欽”二帝一起被俘往北方,經過幾十年後仍有部分後代遺宗存留,大多留下了前期戰爭陰影。早在紹興十三年(1143年),也就是宋金和議、韋太后歸國的第二年,金人就“有歸欽宗及諸王、后妃意”(《宋史》),本來金國打算歸放部分宗氏子弟,但趙構卻不加以迴應。

趙構無後,怕太宗氏脈迴歸給政權造成不穩定素因,也怕太宗子系後代事後清算其前期妥協政策給他們造成的傷害。遂造“太祖託夢”事件爲其正名。宋高宗選擇盛年禪位,不僅可以維護自己死後的聲譽,還可以阻止宋太宗裔孫登上皇位。

宋高宗後來在太上皇位置上待了二十五年,直到八十一高齡纔去世,成爲繼梁武帝蕭衍後最長壽的開國皇帝。不得不說和盛年禪位有莫大的關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