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伐吳之戰背後,有着怎樣的權力鬥爭?

本文已影響2.9W人 

很多人都不瞭解西晉伐吳之戰,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西晉伐吳之戰是三國歸晉的終局之戰,這一戰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西晉統一了天下,結束了分裂了幾十年的三國亂世。晉武帝從登基稱帝到啓動伐吳之戰,一共準備了15年,雖然這期間晉武帝屢有伐吳的意向,但是最遭到以賈充爲首的功臣集團的極力反對。最終晉武帝決意伐吳時,卻任命賈充爲伐吳統帥,雖然賈充只是掛名而已,並不實際負責。爲什麼晉武帝會做出這樣的安排,其實這牽涉到伐吳之戰背後的權力鬥爭。一是晉武帝欲踢開賈充這些開國元老,組建他自己的執政班底;二是憑藉伐吳之功,獲取足夠的威望,來解決齊王司馬攸的問題。

伐吳之戰遭到很多人的反對

曹魏後期的權臣司馬昭攻滅蜀國後受封晉王,不久司馬昭病死。他的嫡長子司馬炎繼承晉王爵位,四個月後,逼迫魏帝禪位於自己、曹魏滅亡。晉武帝司馬炎建立西晉以後,之前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不復存在了,曹魏和蜀漢已經歸於西晉了,只剩東吳還殘存着。晉武帝當然不能仍然東吳的存在了,有意把東吳納入西晉的版圖。但當時西晉剛剛建立,發展民生纔是第一要務,所以晉武帝暫時擱置了伐吳之事,積極穩定內政和發展民生。

西晉伐吳之戰背後,有着怎樣的權力鬥爭?

除了發展民生需要之外,當時東吳大將陸抗的存在,也是西晉不得不暫時擱置伐吳的重要原因。儘管如此,晉武帝還是在伐吳之事做着相關準備。晉武帝即位第四年,派名將羊祜出鎮荊州,就是吹響了伐吳之戰的號角。晉武帝此舉,並非直接對東吳採取軍事行動,而是讓羊祜經營荊州,以作伐吳之用。羊祜鎮守荊州期間,和他對峙的是東吳名將。兩個人雖然都是名將,但是陸抗顯然更勝一籌。西陵之戰時,陸抗以劣勢兵力擊潰了晉軍,大敗羊祜。此役結束後,羊祜明顯感到自己不是陸抗的對手,而且有陸抗在。西晉在和東吳作戰時,討不到便宜。於是羊祜按兵不動,不主動挑釁陸抗,同時加緊制定伐吳策略。

後來終於等到陸抗病死了,羊祜才放心了。咸寧二年(276年)十月,晉武帝任命羊祜爲徵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擁有開府治事的特權。羊祜到任後,湊錶王濬爲益州刺史,在巴蜀訓練水軍。隨後羊祜上書晉武帝,稱伐吳的時機已到,請速伐吳。

今江淮之難,不過劍閣;山川之險,不過岷漢;孫皓之暴,侈於劉禪;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晉兵衆,多於前世;資儲器械,盛於往時;今不於此平吳,而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尋干戈,經歷盛衰,不可長久,宜當時定,以一四海。-《晉書·羊祜傳》

晉武帝接到羊祜的上書以後,認爲伐吳之事可行。晉武帝令公卿朝議此事時,賈充、荀勖、馮紞等大多數人都強烈反對,只有益州刺史王濬、中書令張華、度支尚書杜預等少數人支持羊祜。賈充是西晉的首席開國功臣,也是西晉功臣集團的領袖,他帶頭表示反對。晉武帝只好作罷。實際上晉武帝彼時伐吳的決心並不強烈,所以賈充的反對起了作用。

雖然晉武帝暫時同意了賈充的意見,沒有啓動伐吳,但是羊祜仍然對伐吳念念不忘。羊祜臨死前推薦杜預接替自己,晉武帝表示認可,杜預出任鎮南大將軍,鎮荊州。晉武帝以杜預接替羊祜,當然是在爲伐吳做着最後的準備。杜預對此心領神會,於是他上書晉武帝,請求伐吳。

杜預的主張得到了張華的大力支持,張華也懇請晉武帝儘快伐吳,不要耽擱。晉武帝見狀,沒再顧及朝中的反對意見,火速下令伐吳。

伐吳之戰的人事安排凸顯晉武帝意的政治企圖

晉武帝正式做成伐吳的決定後,按照羊祜生前制定的伐吳策略,出動20萬大軍兵分六路,水陸並進攻擊東吳。鎮軍將軍、琅琊王司馬伷出下邳向塗中進軍;安東將軍王渾自壽春向南進攻;建威將軍王戎自豫州攻打武昌;平南將軍胡奮自荊州向夏口進軍;鎮南大將軍杜預自襄陽向江凌進軍;龍驤將軍王濬自巴蜀順江南下,直取建鄴。

西晉展開對東吳的進攻後,可謂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東吳毫無還手之力,兵敗如山倒。伐吳之戰持續了5個月之後,東吳末帝孫皓出城投降,東吳滅亡。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結束。

西晉伐吳之戰背後,有着怎樣的權力鬥爭? 第2張

值得注意的是,在伐吳之戰中,晉武帝的人事安排頗值得玩味。反對伐吳態度最堅決的賈充,被任命爲伐吳統帥,使持節、假黃鉞、大都督。羊祜是晉武帝內定的伐吳統帥,只是在伐吳之前病逝而無法接任,羊祜臨終前推薦杜預接替自己,當然有推薦杜預爲伐吳統帥的意思。晉武帝同意後,作爲默認爲伐吳統帥的杜預,並沒有出成爲伐吳統帥,只是作爲伐吳大軍中的一路將領出徵。

晉武帝沒有讓杜預成爲伐吳統帥,而以賈充作爲伐吳統帥,當然是顯示自己作爲皇帝,對朝廷重臣的倚重。實際上晉武帝讓賈充掛帥伐吳,並非看重賈充,只是爲了維持朝廷表面上的團結。賈充原本是司馬昭的親信和心腹,也是司馬昭留給晉武帝的核心輔臣。西晉建立後,晉武帝和賈充關係良好,但隨着政局的發展,特別是隨着齊王司馬攸和太子司馬衷爭奪繼承權的問題浮出水面後,賈充和晉武帝的矛盾開始顯現出來。晉武帝力捧太子司馬衷,賈充卻暗中偏袒司馬攸,賈充也由此遭到晉武帝的疏遠。

晉武帝自身毫無威望,繼任晉王幾個月之後就篡位稱帝了。所以晉武帝執政之初的班底,幾乎全是司馬昭留下來的。當賈充和晉武帝關係破裂以後,晉武帝便決心培養自己的執政班底。

晉武帝當時能使用的只有外戚,於是晉武帝提拔楊皇后的孃家人弘農楊氏進入西晉朝堂,弘農楊氏一開始只是賈充的附庸,但弘農楊氏的政治地位節節高升,到晉武帝伐吳之際,基本上能和賈充平起平坐了。

晉武帝以外戚的勢力來制衡賈充,顯然不是賈充所樂見的事情。伐吳成功後,西晉政局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伐吳功臣將會直接威脅開國功臣的地位,這也不是賈充所樂見的事情。積極推動伐吳的張華、杜預、王濬等人日後肯定是晉武帝執政後期所依賴和重用的大臣,他們與曹魏沒有太深的淵源,可以視爲晉武帝自己打造的執政班底。賈充顯然也不希望看到張華、杜預、王濬在朝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危及自己的政治地位。這就是賈充極力反對伐吳的主要原因。當然,如果晉武帝主導的伐吳軍事行動失敗,很可能會引起新的政治動盪,這也不是一貫以穩定政治爲目標的賈充所樂見的。

站在晉武帝的立場上,維持朝廷團結還是首要任務,所有儘管他對賈充已經非常不信任了,但爲了維持朝廷團結,晉武帝還是任命賈充爲伐吳統帥,以示自己對開國勳臣的看重。

西晉伐吳之戰背後,有着怎樣的權力鬥爭? 第3張

如果說賈充這個掛名統帥顯得比較滑稽的話,那麼其它人事安排就能看出晉武帝的良苦用心。冠軍將軍楊濟作爲掛名副統帥,並不實際負責。但楊濟出身外戚弘農楊氏,他能掛名伐吳的副統帥,顯示了弘農楊氏快速崛起的勢頭,初步具備了比肩賈充這樣開國勳臣的地位。同時也顯示了晉武帝希望弘農楊氏藉助伐吳之功的榮光,進一步鞏固弘農楊氏的地位。同樣是掛名,賈充和楊濟的境況是完全不一樣的。賈充雖然名義上是統帥,但他極力反對伐吳,伐吳成功只會顯示他的荒唐,並不能幫助賈充鞏固其政治地位。賈充彼時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所以晉武帝也並不介意讓賈充來掛帥。但是楊濟的情況完全不同。楊濟完全可以在這場伐吳之戰中撈取足夠的政治資本,從而爲晉武帝重用弘農楊氏打下基礎。

爲了顯示對宗室的尊重,晉武帝特意安排自己的叔父琅琊王司馬伷也隨軍出征,但宗室中威望最高人,也是晉武帝最忌憚的人-齊王司馬攸也被排除在外,以免司馬攸憑藉伐吳之功使得他的名望再上一層樓。

在伐吳之戰的人事安排中,晉武帝巧妙地實現了自己的政治企圖,不僅讓外戚弘農楊氏能抗衡以賈充爲代表的開國功臣集團,爲他組建自己的執政班底打下基礎。另一方面,晉武帝還把對太子司馬衷威脅最大的齊王司馬攸排除在伐吳之戰的序列中。

憑藉伐吳之功獲取的威望,晉武帝以強硬姿態解決司馬攸問題

司馬攸是晉武帝的胞弟,早在司馬昭被封爲晉公時,二人就有過激烈的世子之爭。西晉建立後,晉武帝登基稱帝,司馬攸被封爲齊王,晉武帝和司馬攸的世子之爭引發的政治風波也告一段落。

隨着晉武帝的勝出,本來晉武帝和司馬攸的衝突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晉武帝所立的太子司馬衷愚笨是衆所周知的事情,羣臣都覺得司馬衷難當大任,不是合格的繼承人。讓司馬衷來繼承大統,顯然不是江山社稷的幸事。

晉武帝對司馬衷愚笨之事也心知肚明,他有20多個兒子,可以換一個替代司馬衷,但這些兒子年紀都太小,所以晉武帝非常猶豫,最終還是堅持了司馬衷。在司馬衷愚笨、晉武帝其他兒子幼小的情況下,羣臣把目光投降了齊王司馬攸,希望司馬攸能取代司馬衷來繼承大統。這顯然不是晉武帝想看到的事情。

西晉伐吳之戰背後,有着怎樣的權力鬥爭? 第4張

咸寧二年,晉武帝病重時,一些支持司馬攸的大臣,緊鑼密鼓地策劃幫司馬攸上位時,晉武帝居然奇蹟般地病好了。晉武帝康復以後,覺得有必要徹底解決齊王司馬攸,以鞏固太子司馬衷的地位。但是晉武帝有個明顯的弱點,就是功業和威望不足,而齊王司馬攸名望甚高,晉武帝沒有足夠的威望,來解決齊王司馬攸。

晉武帝能登基稱帝,全賴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和父親司馬昭的功績,晉武帝本人對建立西晉其實是沒有太大功勞的。功業不足一直是晉武帝的致命傷,羊祜在給晉武帝的上表中稱“今主上有禪讓之美,而功德未著”,就是晉武帝在晉初政治形象的真實寫照,通過伐吳來獲取不世之功,建立自己的威望,是晉武帝最行之有效的辦法。雖然晉武帝一直有伐吳的相關準備,但決心並不大,應該和齊王司馬攸問題基本解決有關。但是咸寧二年之後,晉武帝徒然加快了伐吳的腳步。因爲原先告一段落的齊王司馬攸問題,突然又浮出水面,而且司馬攸得到了很多朝臣的支持,對司馬衷的政治地位構成了極大威脅。

在這樣的情況下,晉武帝迫切希望通過伐吳來獲取足夠的威望,進而徹底解決齊王司馬攸問題。伐吳之戰大獲成功後,晉武帝已經具備了把司馬攸驅逐出朝廷的權威了。晉武帝強令司馬攸離開京師洛陽,馬上到齊國就藩,以斷絕羣臣對司馬攸的齊期望。

晉武帝咄咄逼人,使用強力措施要把司馬攸趕出洛陽,但如前所述,司馬攸是衆望所歸的賢王,羣臣當然不樂意晉武帝的舉動了,於是紛紛上書晉武帝,請求允許司馬攸留在洛陽。

西晉伐吳之戰背後,有着怎樣的權力鬥爭? 第5張

但是晉武帝不爲所動,執意要趕走司馬攸。司馬攸是晉武帝最大的心病,不解決司馬攸的問題,晉武帝寢食難安。現在正好可以借伐吳之功帶來的巨大威望,徹底解決司馬攸,晉武帝當然不會放過。晉武帝不顧羣臣的極力反對,一定要把司馬攸排擠出權力中心。司馬攸在萬般無奈中,啓程回齊國就藩,在路上因病去世。司馬攸的暴亡,讓晉武帝懸着的心,也終於放下了。終於沒有人能威脅到司馬衷了。

晉武帝對伐吳功臣的處理,依然充滿了算計

晉武帝主導的伐吳之戰,取得了巨大成功。按理說力主伐吳而且在伐吳之戰中立下大功的杜預和張華,應該得到重用,但事實上並沒有。

杜預作爲主戰派的代表人物,平吳後的爵位只是個當陽縣侯,而且以杜預的才幹,足稱宰輔之臣,理應進入朝廷任職。但是杜預卻繼續以徵南大將軍的身份鎮守荊州。過了好幾年才被調任到朝廷出任司隸校尉,但是半路上病死了。

張華這個主戰派更慘,他原本在朝廷當然中書令,是當之無愧的宰相。平吳後卻被外調到幽州任職,持節、都督幽州諸軍事。

西晉伐吳之戰背後,有着怎樣的權力鬥爭? 第6張

很明顯,杜預、張華這些主戰派被晉武帝拋棄了。爲什麼呢?因爲二人支持司馬攸,並不支持司馬衷。晉武帝需要借主戰派之力來解決司馬攸問題,鞏固司馬衷的政治地位。一旦司馬攸問徹底解決了,杜預、張華這些主戰派如果不支持司馬衷,那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晉武帝伐吳的出發點是穩固太子司馬衷的地位,把齊王司馬攸排擠出權力中心。晉武帝需要伐吳之功來獲取巨大的威望,使自己能夠主導朝政。這就導致晉武帝必須用張華、杜預等人來伐吳。但是張華等人都是支持司馬攸的,伐吳之戰成功後,張華等人執政中樞後,太子司馬衷的地位不就岌岌可危了嗎?這樣一來伐吳之功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伐吳之戰後,晉武帝並沒有重用張華、杜預等伐吳功臣,而是以外戚弘農楊氏的力量成功把張華、杜預等人限制在覈心權力之外。

賈充戰前就已經被晉武帝嫌棄,而張華、杜預等人又不能獲得晉武帝足夠的信任,那麼晉武帝只能提拔外戚,來充實自己的執政班底。事實上,伐吳之戰後,外戚弘農楊氏的地位迅速上升,很快取代在賈充在朝廷的地位,成爲炙手可熱的政治勢力。

西晉伐吳之戰背後,有着怎樣的權力鬥爭? 第7張

弘農楊氏的楊駿、楊珧、楊濟三人當時位高權重,當時有“三楊”之稱,掌握着西晉的軍政大權、權傾天下。晉武帝對三楊非常信任,讓他們充分參與和處理朝政國事。晉武帝死後,楊駿獨攬大權,以外戚的身份執掌朝政,取得了西晉的最高執政權。此時的弘農楊氏可謂是權傾朝野,權勢滔天。但所謂否極泰來,後被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以凌厲的政治手腕,把弘農楊氏滅族,弘農楊氏從此覆滅。當然這是後話了,這裏不展開敘述。

結語

西晉的伐吳之戰,不能簡單地看作是一場三國歸晉的統一戰爭,其背後涉及的權力鬥爭,也值得我們注意的。已經遭到晉武帝冷落的賈充,極力反對伐吳,卻仍然被晉武帝委任爲伐吳統帥,只是晉武帝權宜之計,維持朝廷的團結。作爲掛名副統帥的楊濟,在伐吳之戰中收穫頗豐,當然這也是晉武帝特意安排的,意圖是提高外戚弘農楊氏的地位。

晉武帝伐吳的主要動機是爲了解決司馬攸的問題,鞏固太子司馬衷的政治地位。儘管張華、杜預等人在伐吳之戰中立了大功,張華、杜預卻支持司馬攸,所以伐吳之戰成功後,晉武帝只能把他們拋棄,同時晉武帝極力扶持弘農楊氏的力量,作爲自己的執政班底。晉武帝希望在弘農楊氏的輔佐下,司馬衷能守住西晉江山。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晉武帝雖然解決了司馬攸的問題,也讓司馬衷順利繼位了,但山雨欲來風滿樓,西晉面臨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暴。這就是八王之亂,並稱帝摧毀了西晉。這大概是晉武帝當時力捧司馬衷,排擠司馬攸時所沒有想到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