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刺史和州牧這三個職位,在三國時期哪個官職更大一些?

本文已影響3.1W人 

太守、刺史和州牧這三個職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州牧和刺史都是州的長官,州牧權力更大;太守是郡的長官。所以,州牧最大,刺史次之,太守最小。

太守起源於漢景帝時。秦實行郡縣制,將天下分爲三十六郡(《史記》說法,《晉書》認爲有四十郡),郡爲最高地方行政區劃,郡下設縣,縣下設鄉,鄉下設亭。郡的長官。稱郡守。至漢景帝時,將郡守改稱太守。至三國時,太守仍爲一郡最高長官。

太守、刺史和州牧這三個職位,在三國時期哪個官職更大一些?

刺史的出現是在漢武帝時期,最早不是行政長官而是監察官員。在秦代確立郡縣制時,會在每個郡設監御史一名,監督郡守處理政務,有權向中央報告。漢初一度廢置。惠帝劉盈時恢復監御史。到武帝時期爲了加強對地方的監管,將天下分爲十三個區域,稱爲州,每個州設刺史一名,監視所在州內的郡國(漢代郡國並行,有直屬中央的郡和封王的國)。刺史沒有固定治所,任職時常年在各郡國巡視。且刺史俸祿很低,只有六百石,刺史爲了能夠有所發展,更會加倍努力做出點成績。刺史任滿,往往高升,前途無量。

西漢後期到王莽篡漢,都曾經改刺史爲州牧,又有過改州牧回刺史。這就是州牧最早的由來。州牧俸祿二千石,遠高於刺史。州牧還會鎮壓叛亂,擁有更大的權力。新莽時期的州牧甚至可以世襲,還授予軍職,手握兵權,原本刺史的監察職責由州牧的副手州監負責。州牧成了行政兼軍事長官,所以州牧是掌兵的。

太守、刺史和州牧這三個職位,在三國時期哪個官職更大一些? 第2張

等到劉秀建立東漢,重新改州牧爲刺史,但是刺史不再巡查各地,而是有固定治所。州也就成爲郡之上的一級單位。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此後刺史權力也逐漸增大,有朝廷命令則可領兵作戰。可直接向朝廷奏事。

東漢靈帝年間,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廢史立牧”。當時,宗親劉焉向漢靈帝上書,稱各地刺史、太守官風不正,私相賄賂,導致百姓叛離,因此應該選派有清名的皇室宗親、重臣出鎮各州,擔任州牧,以平息事端。正逢當時民間變亂四起,有兩個州刺史被變民所殺,劉焉的建議得到採納。而劉焉自己有此建議也有自己的私心,因爲他聽說益州有天子氣,自己想謀求出鎮益州,終於如願。此後,各州紛紛設立州牧,州牧相對於刺史來說,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可以自行募兵,擁有獨立的財政權,自行賞罰,官職還可以世襲。如劉焉死後,其子劉璋接任益州牧;荊州牧劉表死後,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而刺史相對來說不享有這些特權,還要受到朝廷節制。不過一些在各地任職時日久了的刺史多能加升州牧,所以界限不是很清楚。

東漢末年的州牧制度,恰恰就是導致了諸侯割據,一直延續到三國時期。一些割據勢力攻下下某州(有時只是某州部分郡縣)就會自立爲某州牧。如出現同盟還會尊對方爲某州牧。如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荊州南部四郡加上向東吳“借”南郡,自立爲荊州牧,還上表奏請孫權領徐州牧。

要說在三國時期,州牧和刺史最大的區別,就是州牧往往多由各割據勢力的君主自行擔任,或是給予不能完全控制的同盟君主,而刺史會給屬下部將。如曹操把持朝政後仍自行兼任兗州牧、冀州牧,與劉備共抗呂布時表奏劉備爲豫州牧。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的曹操屬下的荊州刺史胡修就是個普通部將,沒有太大自主權。再比如赤壁之戰後劉備表奏劉表之子劉琦爲荊州刺史,無自主權,因爲那就是劉備的傀儡。而劉琦一死劉備就自立爲荊州牧,有自主權。再有孫權先後自領徐州牧、荊州牧,而同樣在東吳版圖內的交州則先後由步騭、呂岱擔任交州刺史,差異就很明顯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