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中那麼多水銀是從來哪來的?當時是如何提煉水銀的?

本文已影響2.69W人 

你真的瞭解秦始皇陵墓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在有關秦始皇的各種“大場面大事件”裏,至今常叫好些現代人連呼不敢信的一樁“奇事”,就是那充滿種種神祕色彩的秦始皇陵裏,其儲量驚人的水銀。

在現代生活中,學名“汞”的水銀,已是用途很廣的工業品,但放在科技條件落後的古代,水銀毫無疑問是稀罕物。可“稀罕”的水銀,卻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陵裏,“灌”出了奇特大場面:《史記》裏記載,秦始皇陵裏“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相機灌輸”,《漢書》裏更讚歎這秦始皇陵“人膏爲燈燭,水銀爲江海”。如此豪華,叫科學讀物《水經注》也跟着湊熱鬧:“上畫天文星宿之像,下以水銀爲四瀆、百川、五嶽、九州”。秦始皇的“地下江山”,幾乎讓水銀灌滿了。

秦始皇陵中那麼多水銀是從來哪來的?當時是如何提煉水銀的?

可以說,從秦始皇陵建成的第一天起,那“巨量”的水銀,就承包了古代文學家們多少奢華的想象。甚至到了現代,還有學者估算說,秦始皇陵裏的水銀深度,可以達到35米。現代科學勘察也帶來震撼實錘——上世紀80年代,有關部門對秦始皇陵封土進行測定,結果在125900平方米的封土上,發現了一個12000平米的“強汞反射區”,而且認定這是“純人類活動的產物”。2002年,有關部門又對秦始皇陵的封土土壤進行“土壤汞量測量”,得出明確結論:秦始皇陵土壤裏的汞,就是來自秦始皇陵地宮深處。

只看這科學結果,就可知秦始皇陵內的水銀數量,何其巨大。

那麼問題來了,秦始皇爲何要在自己的陵墓裏,灌進這麼多水銀?難道就是爲了好看?當然不是。其實,秦朝以前,中國人應用水銀,就有了很長的歷史。比如春秋年間出土的各類鎏金飾品,幾乎都是以水銀爲原材料。至於“墓葬裏灌水銀”這事兒,更是十分常見。比如春秋霸主吳王闔閭的墓葬裏,就是“傾水銀爲池”,戰國田齊桓公的墓葬也是“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

爲什麼水銀會如此“剛需”?這就要說說水銀的性能。作爲一種液態的銀白色金屬,水銀灌入墓葬,正好就是“水”的模樣,視覺效果原本就震撼。而且水銀的熔點極低,即使常溫下也容易揮發,形成帶有劇毒的汞蒸氣。在汞蒸氣的環繞下,墓室裏不但防腐殺菌效果好,還能形成濃重毒氣,“毒倒”一切敢來冒犯的“摸金校尉”們。所以吳王齊王這樣的“大王”們,尚且要猛灌水銀,換成天下在手的秦始皇?當然也要往多了灌。

而這事兒,也恰是秦始皇陵最讓後人驚歎處:在兩千多年前的科技條件下,秦始皇到底從哪弄了這麼多水銀,以至於兩千年以後,能在封土上形成一萬兩千多平米的反射區?這,就涉及到秦漢時代,中國另一項領先世界的工藝技術:抽砂鍊汞技術。即以丹砂爲原料,提煉生產水銀。古人常將之稱爲“燒丹朱成水銀”。以《黃帝九鼎神丹經決》等典籍記載,秦代的“抽砂鍊汞”技術,叫做“低溫焙燒法”,即把丹砂放在坩堝等容器里加熱燃燒,直到“水銀即出,投著冷水盆中”。

秦始皇陵中那麼多水銀是從來哪來的?當時是如何提煉水銀的? 第2張

這種方法,能燒出水銀不假,但第一燃燒過程裏水銀損耗過大,第二危險性大,熔點低的水銀會在煉製中蒸發,導致煉製者中毒,每得到一點水銀,都可能要付出人命代價。所以到東漢末期時就已被淘汰。但在秦朝年間時,這已是最爲先進的工藝技術。

如此低效技術下,秦始皇陵內的“巨量”水銀,依然叫人咋舌。比比宋朝就知道:宋代採取了更爲安全高效的“未濟式”技術,製造出技術含量更高的“未濟爐”,以《宋史》的統計,宋神宗年間每年的水銀產量也不到2噸。根本就不夠“灌”秦始皇陵。明代年間,中國有了更先進的“蒸餾法”提煉水銀,但《天工開物》告訴我們,明代那原比秦朝先進的焙燒爐,燒兩天才可以得到三公斤水銀。想要“灌”秦始皇陵?至少需要一百座這樣的爐子,馬不停蹄燒半年。

宋明王朝尚且如此,放在秦朝,想要“燒”出這麼大規模,又是何其難。

所以,放在生產率更低的秦朝,秦始皇想得到這麼多水銀,除了要動員傾國之力的人力外,也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1,必須有充足的丹砂礦區,以《秦始皇陵研究》一書裏推算,要煉製充足水銀“灌滿”秦始皇陵,就需要有115噸以上的丹砂。2,必須要有暢通的交通線路,保證能把這些“原材料”安全準時的運來。

秦始皇陵中那麼多水銀是從來哪來的?當時是如何提煉水銀的? 第3張

如果結合史料記載與考古發現,我們看到的,就分明是一條秦代水銀生產的“產業鏈”:《史記》告訴我們,戰國時代“西蜀丹青不爲採”,即四川大地有着儲量豐厚的丹砂礦,甚至明確認定“涪陵(四川彭水縣)出丹”。戰國至秦代的女富豪“巴寡婦清”,也是靠着“其先得丹(丹砂)穴,而擅其利數世”。秦朝年間,關中平原與巴蜀地區,也早已形成了各條水路通道,儲量豐厚的巴蜀丹砂,可以源源不斷送來。

考古的結果,更帶來了明確的答案:在四川彭水縣境內,上世紀八十年代就發現了採丹砂的“銀洞”,以及大量古代器械。彭水南面也有大量採丹砂的礦洞,有的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而距離咸陽三百公里的旬陽山區,自古就有“產水銀硃砂”的美譽。其境內的水銀山上,也多次發現古代礦洞遺址,好些都可以追溯到秦代。

對比下來,秦始皇陵那“巨量水銀”的來歷,也就基本清楚:不同的方向,千千萬萬艘船,運來足量的丹砂。同時大量的煉爐,源源不斷煉出着水銀。無論是運送的一路,還是冶煉的現場,必然會有人不斷的倒下……千千萬萬的人力物力付出,終於叫亮燦燦的水銀灌滿了秦始皇陵,成就了那引起多少後人猜測豔羨的輝煌。

這樣的輝煌,我們如果習慣式的總結的話,自然會爲中國古人的智慧驕傲,但驕傲之外,更有嘆息:那麼多的人力物力,那麼強大的科技,結果,只是灌滿了一座至今封閉的墓。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超脫時代去看歷史問題,但細看秦始皇陵“巨量”水銀背後,那想想就震撼的龐大產業鏈。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或許閉上眼就能想清楚。秦始皇的歷史貢獻值得敬仰,但貢獻背後的歷史教訓,又當得多少嘆息回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