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榜下捉婿?宋朝爲何會出現這種場景?

本文已影響2.34W人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宋朝。

每個王朝的建立,或多或少,都會與其"前朝"有所區別,這也就使得這王朝產生與別的朝代都不同的新習俗,形成王朝特有的奇特景像。我們對宋朝的印象,大都禁錮在"宋明理學"之後,宋朝的封建統治影響了後世許多思想。

許多個甲子之後,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認爲宋朝必然是一個古板不堪的王朝。可其實,拋去那些糟粕和歧視的眼光,宋朝真可稱得上是一個經濟發達、繁榮至極的王朝。而在宋朝獨有的氛圍下,又產生了什麼新奇的習俗呢?

宋朝奇景之"榜下捉婿"

什麼是榜下捉婿?宋朝爲何會出現這種場景?

"榜下捉婿"讀文解意便可略知一二,"榜"指的是科舉發榜,而"榜上有名"的人,就是那些名門大戶要捉的"女婿"。其含義雖然簡單,卻有些令人詫異甚至難以置信——古代都這麼開放的嗎?

"榜下捉婿"的"小竅門"

宋朝朱或在《萍洲可談》中記載了關於"榜下捉婿"的事:"本朝貴人家選婿於科場年,擇過省人士,不問陰陽吉凶及其家世,謂之'榜下捉婿'。"在當時,選婿只看排名,八字吉凶家世有無基本一概不論,而這些情況,在富商家中更爲普遍,甚至以錢誘之,足見當時盛況。

在當時的"大趨勢"之下,有人甚至早早在發榜之前就排隊,爲的就是第一時間看到金榜,可以"搶"個狀元當女婿,一點也不比今天商場搞活動前夕,排長隊的人們遜色。還因此,衍生出了三種"做法"。

一種是發榜之前約定,類似於現在賭球賭賽馬,全憑藉自家的眼光和聽聞了解做預判,若是有了解時事政策,又瞭解各個士子品行的人,還真可能撿到"頭彩"。第二種是發榜之前做契約,若是中榜,就可以去成婚,若是落榜了,婚事就作廢,給主人家反悔的餘地。這很適合有實力反悔的人家,做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只是對於無名無權的清寒士子不太友好,必要高中才可以,更加考驗實力。而第三種就是"榜下捉婿"了,臨發榜那天,拉着"擇婿車"去搶人,搶到後帶到自家,去勸導做自家女婿。

這倒是無本的好買賣,只是有些在中榜前已經成親的士子,卻是不好辦。人家已娶了妻,沒辦法逼人家休妻另娶,哪怕是休妻了,這樣爲錢利狠心的人,也難保他日不會危害到自家。

"榜下捉婿"的來源甚早

什麼是榜下捉婿?宋朝爲何會出現這種場景? 第2張

從根源來講,搶狀元做女婿的思想是因爲"官本位"思想成爲主流。"官本位"思想是戰國衛鞅提出來的一種"以官爲本、以官爲貴、以官爲尊"思想爲核心的價值觀。"上世親親而愛私,中世上賢而說仁,下世貴貴而尊官。"

在這種"重官"的風氣之下,科舉制所選拔出來的官員自然就象是"香餑餑"一樣惹人爭搶。

"榜下捉婿"源頭是社會階級更迭制度的變化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社會階級影響了國家性質,而獨特的國家性質又會帶來不一樣的社會潮流。在封建王朝裏,最上層的階級就是皇室,所謂"天皇貴胄",是站在所有人的頭頂、只能仰望的存在。除此之外的,就是以姓氏締結聯盟的世家大族和門閥了,他們在古代的影響時間有數百年。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更是有"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的說法。但隨着朝代的更迭發展,皇家發現,世家的存在會造成種種不便,不僅使階級固化,容易滋長民衆心中的不滿情緒,更對皇家造成影響。所以歷代皇帝,大都致力於集權和消除朝堂上的隱患,因此採取了種種策略。

歷朝皇帝都致力於官體改革,創建不同的選官制度

先秦之時,諸侯甚爲風光,而官員選拔,除了極少數從平民被提拔的官員之外,都是按照已有的官爵選拔。我們總以爲在那個時期,階層的流動是很大的,其實不然,許多有名的歷史人物,都是大家族的後代。

我們大多數人所熟識的商君,就是衛國國君後代,公孫大良造的族人,在他沒有被秦孝公重用之前,他的名字還叫做衛鞅。而屈原,也是楚國羋氏貴族,依靠血緣家族當官,只不過他更有才學,因此才名傳千古。

像商鞅、屈原這樣人在先秦不算少,他們並不是大多數人以爲的"草根",而是實實在在的名門之後。到了西漢,選官制度變成察舉制和皇帝徵召兩種。在世家子弟之外,各郡國每年要舉薦孝、廉各一名以充官員。

什麼是榜下捉婿?宋朝爲何會出現這種場景? 第3張

像是上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寫出《陳情表》的李密,和"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都是因爲察舉制而被重用,從此走上人生巔峯。雖然這些人自身才學就已不容小覷,但他們其實仍是世家子弟。

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也是依託於從世家大族選拔人才爲基礎的選官制度,終究是不能把眼光放在民衆之中。直到隋朝,隋文帝楊堅才創立出早期的科舉制,隨着唐宋的發展,科舉制才慢慢成爲選拔官員的主體制度。至此,受制於世家將近兩千年的選官制度,終於被打破。

官員選拔制度改變帶來的影響

世家門閥的壟斷被打破,給普通民衆帶來一絲改變命運的機會,得以讓那些飽讀詩書有才華的學子,有了展現自己的空間。讀書的權力不再壟斷於上層階級,光宗耀祖也不再只能通過軍功而獲得,使得寒門學子的苦讀,終有見天日的時候。

這種改變帶來的直接影響就很深遠,不僅如此,更是從根源,摧垮了世家延續的基礎。將從前的士族門閥政治,轉變成爲了官僚政治,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使得世家大族若想延續下去,就不得不主動接受寒門士子這樣的"新鮮血液",這樣一來,朝廷政令的阻力也會因爲那些寒門學子而減少。

政令通達,大權不再旁落,使得宋朝皇權牢牢控制在皇帝手裏,也讓宋朝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宋朝的經濟是整個封建王朝中最爲發達的,就連明朝也不能超過。

宋朝最爲輝煌的時候,獨佔世界經濟的十分之七還多,哪怕也有着屈辱至極的澶淵之盟,每年要上貢數十萬歲幣,也不能阻擋宋朝的經濟之光。

什麼是榜下捉婿?宋朝爲何會出現這種場景? 第4張

"榜下捉婿"體現出皇權的鞏固

在最激烈的時候,搶婿甚至不看年齡,只要是上榜即可。有詩云: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餘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雖有誇大之語,也能看出當時對中榜士子的推崇程度。要知道的是"榜下捉婿"越是激烈,其實也代表了皇權更加鞏固。

正因爲連王侯富賈都不知道皇帝所定的狀元是誰,所以纔要排隊去搶,這也代表了,中榜士子全是皇帝中意的,其他人沒辦法從中插手。宋朝可以稱得上是文人的天堂,他們對文人的厚待,歷朝都是少有。

讀書時我們知道,宋朝的皇帝任性的不在少數,可還是傳承了數代才滅亡,足以見得皇權不曾旁落,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這裏,我們只說宋朝的皇權,不多討論宋朝的皇帝如何,是否早點滅亡會更好的問題。

綜上所述,宋朝的興盛,在它獨特的習俗——榜下捉婿之中,可見一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