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遷都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和北魏帝國的毀滅有直接聯繫?

本文已影響1.23W人 

北魏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外族征服王朝。這個王朝在經歷了五胡十六國的混戰後,異軍突起,成爲了中原霸主。同時,北魏也多次發兵草原與西域,控制了很多塞外地盤。但就在帝國如日中天時,孝文帝卻堅決將首都從平城遷到了洛陽。

他這麼做的深層次目的是什麼?是否和北魏帝國的毀滅有直接聯繫?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北魏選擇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作爲首都,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舉措。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他們的崛起和稱雄北方。因爲大同本身的戰略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北魏遷都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和北魏帝國的毀滅有直接聯繫?

作爲一個由東北亞山林進入草原發展的新興勢力,建立北魏的鮮卑人的主要力量就集中在蒙古高原的東南部地區。他們在漢末到三國時期,又逐步進入了南方的一些漢地郡縣。

這樣的複雜起源,讓他們一路上兼併吸收了大量外來成員。比如匈奴勢力衰微後,很多原本臣服匈奴的部落就成爲了新鮮卑霸權的一份子。類似的情況在鮮卑人逐漸進入漢地後,再次發生。很多編戶齊民制度下的流亡者和戰亂時的難民,都成爲了鮮卑治下的居民。

經歷了永嘉之亂後的混戰洗牌中,鮮卑人意識到牢牢控制平城這個地方,是關乎己方勢力生死的大事情。只要佔據這裏,他們就可以獲得從陰山-鄂爾多斯草原方向來的貿易和技術渠道支持。同時,依靠草原南部的農牧混合經濟,來強化自己的經濟與軍事實力。

平城本身處於什麼位置呢?當地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牧業經濟混合帶,這樣基本樣式從先秦時候的晉國到清初的康熙時期,都是如此。因而控制這裏,不僅可以順利的獲得北方的戰馬、騎兵兵源,也可以獲得西面來的貿易機會與武器技術。而且不用擔心過度深入中原後,失去對北方六鎮兵馬的控制,或是過早的成爲四方打擊的衆矢之的。

可以說,正是這樣的戰略決策,促成了北魏王朝的成功。相比後來遷都洛陽後引發的一系列內部問題來說,建都平城時的北魏可謂是欣欣向榮。這樣的環境也有利於培養雄才偉略具有多變格局思維的君主,更有助於讓本族的軍功貴族保持自己的武力傳統與社會地位。多樣性的經濟結構,有助於國家發展更好的混合軍隊。

平城就還是這個一個控制南北交通要地。北魏從這裏發兵反擊草原上的柔然勢力,或者是南下攻略中原。他們在當時也清楚自己是北方征服者的角色,不希望將有限的人口淹沒在中原的被征服者海洋裏。平城由於其地理位置與經濟結構,塑造了與內地民風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鮮卑人在這樣開放式的環境下,是比較舒服的。

但以上這些因素,恰恰是孝文帝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他選擇遷都洛陽,實際上更多是爲了加強自己的個人集權。因爲平城距離鮮卑過去的基地太近,又有六鎮的貴族制約自己。他要做到乾綱獨斷,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北魏遷都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和北魏帝國的毀滅有直接聯繫? 第2張

首都一旦遷到了洛陽,讓孝文帝各種不舒服的情況就會大爲改善。大臣官宦們都成爲了與地方家族脫鉤的職業官吏。只有依靠皇帝個人權威幫助,才能繼續獲得高位。反過來,也因爲他們不再源自地方勢力,失去了對皇帝本人的制約能力。尤其是在前兩代,會感覺自身與皇帝一起,置身於被征服者的汪洋大海。這樣對樣君主的效忠,就會更上一層樓。

當然,孝文帝的子孫很快就嚐到了孝文帝爲自身慾望而透支戰略格局的後果。原先的鮮卑貴族,開始出現劇烈的兩極分化。南方的職業宮廷官吏與北方繼續軍鎮戍邊的軍事貴族,產生了嚴重矛盾。由於無法調和,矛盾加深後,釀成六鎮兵變的慘劇

北魏的由盛轉衰,也就從離開平城開始。雖然他們在來到洛陽時,風光無限,但黯然退場時卻也異常落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