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萬物》是什麼類型的節目?有哪些看點?

本文已影響3.01K人 

首檔非物質文化遺產煥新紀實節目《新生萬物》,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目前已經播出到第4期,突破文化類節目收視新高。同時獲得了觀衆和各媒體的廣泛好評。有觀衆感慨,週四看《我在島嶼讀書》,週五則看《新生萬物》,感受到了江蘇衛視濃郁的文化氣息。也有觀衆認爲,《新生萬物》深入淺出,讓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第一次這麼有趣、有深度地展現在大家面前,而且這麼鮮活。

《新生萬物》是什麼類型的節目?有哪些看點?

縱覽《新生萬物》的4期內容,從富春茶點、白族扎染,到蘇繡、瓷胎竹編,這檔文化節目確實帶領觀衆們認識了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且這種認識並非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能夠真正走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內部當中去,讓觀衆有身臨其境之感。作爲一檔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目,《新生萬物》之所以成爲口碑爆棚,實在是因爲,它很好地解決了非遺節目的三個根本問題——是什麼,爲什麼,和怎樣。

《新生萬物》是什麼類型的節目?有哪些看點? 第2張

作爲一檔非遺煥新節目,《新生萬物》首先面對的問題便是,每一期要介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在回答“是什麼”這個問題上,不同的節目,有着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反觀《新生萬物》,它則是採用了深入淺出的方式,從多個層面上回答這個問題。

《新生萬物》會以嘉賓參與非遺內容手工製作的方式,去直接展示非遺內容是什麼樣子的。這是最直接有效的展示方式。楊瀾和單霽翔兩位老師,經常在節目當中,以分隊競賽的方式,爲觀衆們展示這些非遺內容如何製作。這種展示方式,一方面保障了節目的趣味性,一方面又保障了節目內容主旨輸出的有效性。這是真正的“淺出”的部分,能夠對“非遺內容是什麼”進行直接回答。

但同時,《新生萬物》又不滿足於這種簡單的回答,而是深入到文化肌理當中去回答,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大族羣當中,這些非遺內容,又“是什麼”。比如,在揚州體驗富春茶點技藝,單霽翔老師便率先給大家講解揚州文化產生的根源,尤其是與鹽商之間的關係。聊扎染,則必然要把茶馬古道的多條線路講清楚。講蘇繡,就繞不開蘇州城的歷史人文。談竹編,則需要升空看四川邛崍的山川竹海,地理面貌如何塑造人文面貌等等。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深入淺出”。“深入”的部分,是把具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像珍珠一樣,串聯在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脈絡當中。“淺出”的部分,則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內容細節化,畫面化,影像化,並且可以手工製作化,藉助視頻節目先天的便利條件,去直接展示。這種“深入”和“淺出”之間的勾連,就很好地回答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的問題。

《新生萬物》繼而面對的問題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爲什麼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在回答“爲什麼”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節目都容易過度概念化、崇高化,而忽略了真正的細節之美、內容之美。《新生萬物》顯然沒有將這個問題進行概念化、機械化地回答,而是把問題具體到了每一樣非遺技藝當中去。比如,第三期節目當中的蘇繡,便很好地回答了“爲什麼”的問題。

蘇州文化,本身便精細雅緻,而蘇繡,更是蘇州文化的一瞥。一個蘇繡作品,可能需要上億次的穿針引線,而這種精細當中,便是蘇州人對於雅緻美學的需求感與享受感。蘇繡作品,本身就是一件美學藝術品,而蘇繡背後的製作過程,又透露着中國人對於性情和人生的理解。誠如楊瀾老師在蘇繡這一期結尾當中所言,一種非遺文化,當你主動去選擇的時候,它就會給你能量。

無論是茶點、扎染,還是蘇繡、竹編,它本身就是一種手工技藝,而這份技藝背後,又承載着中國人對於美學的想象力和塑造力,它們很好地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非遺內容,爲什麼寶貴,我們爲什麼要傳承,便得到了很好地回答。

《新生萬物》最終面對的問題,則是“怎樣”傳承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這檔節目則採用了更爲巧妙的方法。在每一期內容當中,觀衆們都可以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師徒傳承關係。富春茶社的茶點,是師徒相傳。白族扎染,則不僅有師徒父子的傳承,更是有歸鄉高級人才的參與。蘇繡、瓷胎竹編,也都是後繼有人,更是成爲了大家日常消費當中的高端文化產品內容。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師徒父子當中傳承,並且在商業化當中實現自己價值的更大化。

同時,在《新生萬物》節目當中,每期的最後,還有基於非遺技藝的創意產品設計展示,把傳統非遺手藝,結合現代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當中來,並且獲得更多的商業價值最大化的可能性。這些節目內容,也直接回答了我們“怎樣”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問題。

而“是什麼”、“爲什麼”和“怎樣”這三個問題的回答,在《新生萬物》當中又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活靈活現、生動有趣的。觀衆們在《新生萬物》當中,瞭解非遺內容,欣賞非遺產品,探究非遺文化,這檔節目自身,也實現了商業屬性和文化屬性地有效結合。所以,它成爲開年口碑爆款,也就不奇怪了。(文/馬慶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