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黎平》橫店開機:何晟銘鍋蓋頭造型出鏡賣萌

本文已影響1.72W人 

3月18日,由北京榮煥天下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東陽榮煥影視有限公司、海南榮煥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中央電視臺、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文聯,黔東南州委、州政府,貴州省電視劇製作中心,黎平縣委、縣政府,聯合攝製的大型革命戰爭情感戲《生死黎平》於橫店影視城舉行開機儀式。

該劇由趙鐳、劉方、戰波執導,由何晟銘、張嘉譯、蘇青、盧星宇、馬敬涵(馬文龍)、周衛濤、鄭伊涵、祝延平、王建新、韓月喬、王雙、張娜、陳天華、張越涵、張鼎、戴笑盈等主演。

該劇講述的是1934年黎平會議前夕,中國工農紅軍一支先遣隊在黔東南地區爲中央紅軍探路,並發動少數民族羣衆,開展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壯大革命隊伍,消滅敵人,完成艱鉅任務,保證了黎平會議的召開,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部電視劇是紅軍與少數民族同胞共同抗敵的先河之作,並全方位展示了黔東南的山水風光和人文景觀,包括古建築、民族風俗等。

在劇中,何晟銘將飾演尖刀連連長王大雷。王大雷機智過人,身手不凡,近身肉搏、冷兵器、槍法都堪稱一流,號稱子彈可以繞着他飛,但卻因左傾路線的影響被監管。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決定成立一支特遣小分隊爲紅軍西征探路,師長宋海峯破格帶王大雷加入小分隊,並與周衛濤飾演的留蘇熱血指導員蔣維克一起領導小分隊執行組織交給的偵查任務。蔣維克受留蘇影響,性格死板、教條,堅持陣地戰的他與擅長打游擊戰的王大雷經常在打法思路上發生衝突,但是經過幾次任務的磨合,蔣維克逐漸發現了王大雷的優秀,慢慢被他的做法所影響。除此之外,小分隊的其他隊員也是各個身懷絕技,在任務中互相協助,各施所長,均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不俗表現。最終王大雷和蔣維克率領的小分隊一路披荊斬棘,以少敵多,爲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的勝利召開立下了汗馬功勞。

《生死黎平》橫店開機:何晟銘鍋蓋頭造型出鏡賣萌

在情感方面上,在小分隊執行任務的艱苦過程中,王大雷的身上依舊無可避免的夾雜了許多情感因素。由蘇青飾演的隊中女軍醫海雲,身份神祕,在加入小分隊之前由於各種因緣巧合與王大雷關係不和。慢慢的,眼前這個生龍活虎的王大雷帶給她的感動,取代了前男友留給她的傷痛,她在心裏已經不可救藥地愛上了王大雷。但是,由於她的特殊身份,註定了她與王大雷的這段感情要經歷重重曲折和考驗。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鄭伊涵飾演的侗族姑娘銀秀,侗族客棧的女老闆,在她身上,豔麗的民族服裝,豪放、開朗、熱情的性格,都充分體現了黔東南少數民族的特色。在遇到小分隊後,她被王大雷的豪邁和男人味深深吸引,從此賴上王大雷,這番情感糾纏,既給小分隊帶來了麻煩,也獲得了新的契機。

隨後,王大雷帶領小分隊深入苗侗地區,在銀秀的引導和幫助下,解除了因爲遭到國民黨陷害而造成的侗寨人民對紅軍的誤會,並聯合侗族民衆共同對抗國民黨的各種陰謀詭計和多次圍剿,最終,小分隊的行動有效地保證了黎平會議的召開。在貴州召開的黎平會議、猴場會議、遵義會議實現了歷史性的偉大轉折,爲紅軍突出重圍,北上抗日打下了堅實的政治軍事基礎。

據悉,《生死黎平》已列入貴州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項目,爲貴州“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劇目。中央電視臺對該劇給予“深刻厚重的宏大敘事 紅色文化的經典之作”的評價。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衆多抗戰題材電視劇必將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抗戰熱潮。《生死黎平》將以其極具特色的人物表現,獨特的故事描述,爲紀念抗戰勝利這段歷史講述一段不爲人知而感人肺腑的故事。


  擴展閱讀:黎平爲何決定紅軍生死

從中央紅軍決定踏入貴州那一刻,就註定了中國革命要在貴州這塊土地上,出現偉大的轉折。

在貴州,紅軍長征的活動時間最長,共有4個多月,佔長征時間的三分之一;活動範圍最廣,足跡遍及省內50多個縣。從黎平到猴場,從猴場到遵義,從遵義到赤水,紅軍一路行來,每一轉,局勢爲之一變,每一折,前景爲之一新。

作爲中國革命的轉折之地,貴州在中國革命史上有着最鮮亮的記憶。有人說,如果將長征比喻爲中國革命中的紅飄帶,那麼這條飄帶最誘人的皺褶在貴州。紅軍在貴州留下的這段傳奇歷史,開國少將張廷發有這樣的評價:黎平指方向、甕安渡烏江、遵義止危難、赤水現曙光。

在紀念建黨90週年之際,本報派記者沿着當年中央紅軍入黔的路線,拾掇這些散落於歷史長河中的粒粒“珍珠”,嘗試着對中央紅軍長征途中留在貴州的革命精神進行回顧與詮釋。

1934年12月14日,中央紅軍擺脫重重包圍堵截,一舉拿下黔湘桂三省交界地重鎮——貴州黎平。由此,古城黎平成爲紅軍長征入黔進駐的第一座縣城,隨即在這裏召開的黎平會議,拉開了長征轉折起點的序幕。時隔77年後,我們就從當年紅軍進佔黎平縣城時在城東五里橋、城南羊角巖發生的兩次激烈戰鬥說起……

  兩次非著名的關鍵戰鬥

與紅軍長征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戰鬥相比,1934年12月14日,發生在黎平縣城東五里橋和城南羊角巖的兩次戰鬥,無論戰鬥規模、持續時間還是其激烈程度,實在都算是微乎其微。但如果放在紅軍西進貴州的長征戰略調整的背景下來審視這兩場非著名戰鬥,則自有它的關鍵性和特殊意義:這是紅軍入黔打下的第一座縣城,並在這裏召開了著名的黎平會議。

從黎平縣城往東,是一條寬約50米的溝壑,因距離縣城5裏而得名五里橋。構成黎平城東惟一的天然屏障。黔軍負責駐守黎平縣城的第四旅第七團團長畢俊,在此佈置一個營的兵力。剩下的另外兩營,分別設在距城南15裏處的另一個天險羊角巖和城內。

《生死黎平》橫店開機:何晟銘鍋蓋頭造型出鏡賣萌 第2張

在黎平會議紀念館研究室主任張中俞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曾經發生激戰的五里橋遺址。茂密的植被淹沒了昔日戰鬥的痕跡。即便是現在看來,在植被遮蓋下,這條算不上是天險的溝壑,只有進入谷底才發現其中的險峻。數十米高的懸壁對於當時的紅軍強攻裝備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困難。

從湖南通道縣進入貴州中央紅軍先遣部隊紅二師六團,兵鋒直指黎平。一路上,王家烈的“雙槍兵”一路逃竄,幾乎沒有碰上有效抵抗。直至12月14日清晨,抵達進入黎平的最後一個障礙——五里橋。

爲了抵禦紅軍進駐縣城,黔軍在五里橋上游幾百米位置臨時築3道水壩蓄水,一方面阻止紅軍徒涉,另一方面則是在關鍵時刻炸壩放水防止強渡,並在紅軍可能突破的路口埋下尖利的竹籤陣。伏下這些陰招後,五里橋的守敵妄圖將迅速推進的紅軍阻擋在此。相繼趕到五里橋的紅二師六團先鋒部隊,謹慎地查看地形後,並沒有冒然進攻強行跨過五里橋。在一番火力掩護和佯攻下,紅六團主力迂迴繞過五里橋,從前後兩面發起猛烈衝擊。黔軍團長畢俊見勢不妙,帶其殘兵慌忙撤往南泉山坡背,向巖洞、雙江一帶逃竄、躲藏。

就在六團攻下五里橋進入黎平縣城的同時,紅一軍團一師三團(屬於當時從湖南通道縣進入黎平縣的左路大軍)進抵距離黎平15裏遠的羊角巖。這是黎平城東南面的屏障,通往黎平必經此地,山勢險惡,只有羊腸小道可通。據守此處的是黔軍的第七團趙壁輝營,在附近羣衆的幫助下,紅軍指戰員很快摸清了敵人的兵力部署,同樣決定正面暫不強攻,先派出小部隊向側後迂迴。出敵不意的登上敵碉側面的一個山頭,架起機槍小炮,直指敵陣。

據稱當時的紅軍神炮手只發一彈,就準確命中目標,摧毀了敵人的碉堡。黔軍頓時軍心大散,落荒而逃。當時的德國傳教士鬱德凱,在去水口傳教時碰巧遇見紅軍攻下羊角巖,順手留下一張紅軍進軍羊角巖的珍貴歷史照片。

紅三團先頭部隊勝利奪取羊角巖後,向黎平縣城前進,成爲第二支進入黎平城的中央紅軍隊伍。至此,中央紅軍在國民黨防守力量十分薄弱的貴州,打開了長征轉移的第一個突破口。

長期研究紅軍長征歷史的張中俞認爲,從14日凌晨紅軍先頭部隊與黔軍交上火,到最終攻下黎平成,前後不過兩三個小時左右。4天后,名傳千古的黎平會議召開。

  紅軍進黎平原是折中方案

僅就兵力而言,負責防守黎平一線的僅黔軍周芳仁旅的第七團,要擋住三萬中央紅軍入黔的決心,無異於螳臂擋車,它的潰敗也是在所難免。中央紅軍在決定進入貴州之前,按李德、博古等人的原定計劃,由通道北出湘西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此時蔣介石已經判明瞭中央紅軍的行動企圖,預置重兵張網以待。

改變進軍方向,這是當時中央紅軍的唯一出路。毛澤東分析認爲,在圍追堵截中央紅軍長征的各路國民黨軍中,被稱之爲“雙槍兵”的黔軍最弱,武器裝備最差,部隊紀律鬆懈,黔軍內部派系林立。王家烈名義上是貴州第25軍(轄五個師)軍長兼省長,實際上只能指揮2個師5個旅計15個團,只能控制貴陽及黔東南一帶。

毛澤東提出的轉兵西進貴州的主張,儘管先後得到了王稼祥、張聞天等人的贊同,並提議召開政治局會議進行協商。但由於博古、李德等人的干擾,這一主張並沒有得到通過。

爲了打破僵局,實際上已經開始負責軍事指揮和政治協調工作的周恩來,作出一個讓李德、博古等人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改變由通道北出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西進繞道貴州黎平、錦屏等地,再尋機北上湘西。

儘管這個折中方案並沒有改變共產國際原定到湘西會合的計劃,只是在行軍路線上做了一些調整,已然引起李德的強烈不滿。但此時的博古也承認,從貴州出發一直向北,在那裏才真正有可能遇到很小的抵抗。

至此,中央紅軍西進貴州,已基本上達成共識。這爲中央紅軍進取黎平,並在黎平召開會議奠定了基礎。

就在中央紅軍突圍西進之時,蔣介石曾電令王家烈派有力部隊在湘黔邊境地區堵擊,王家烈即調猶國材出兵三團到黎平、錦屏佈防。猶國材乘機要糧要槍,討價還價,按兵不動。實際上在黎平、錦屏一帶防守的,只有王家烈能夠直接指揮的兩個團和一個民團約3000人。

儘管王家烈明白,一旦紅軍進入貴州,蔣介石就有藉口借“圍剿”控制貴州。事實上,當時紅軍和黔軍的戰略態勢是:紅軍的戰略意圖是從黔東南直趨黔西北。渡過烏江,佔領遵義,建立川黔邊根據地。而王家烈的打算是避開紅軍兵鋒,減少兵力消耗,守住貴陽。對此,王家烈後來曾談到,他感到中央紅軍進貴州後,並未指向貴陽,而是由余慶向北,企圖渡過烏江,又何必同紅軍硬拼。


  李德缺席的黎平會議

進入黎平縣城後,中央紅軍選擇了黎平縣城德鳳鎮東二郎坡(舊稱翹街)52號土豪胡榮順家的商號作爲紅軍總司令部,並在4天后,在這個商號正屋的右間召開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黎平會議”。

胡家商號房屋的木雕技藝精湛。今天這裏已被闢爲“黎平會議”會址陳列館。

走進翻修過的老房子,展廳裏一幅幅老照片讓人彷彿一下子又回到了血雨腥風的年代。光影流轉,彷彿70多年前會上激烈的爭論聲又回到現實。會上,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朱德、博古等10名中央政治局委員及候補委員(也有黨史專家認爲是6人)都在會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唯獨沒有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的聲音。

據《黎平會議》記載,因李德患瘧疾發高燒沒有參加這次會議,然而,這次李德未參加的重要會議卻醞釀着我黨歷史上的一次大變革。黨史專家認爲:黎平會議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中共中央召開的第一次政治局會議,會上大家接受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從根本上實現戰略轉兵。

《生死黎平》橫店開機:何晟銘鍋蓋頭造型出鏡賣萌 第3張

會議由周恩來主持,博古仍然堅持共產國際先前同意的路線,認爲中央紅軍應沿着紅6軍團前進的路線進入湘西,同紅2、紅6軍團會合。博古強調:這是共產國際的意見,不得改變。毛澤東則堅決主張中央紅軍放棄原定計劃,改向黔北進軍,在以遵義爲中心的川黔邊地區創建新的根據地。王稼祥、張聞天、朱德、劉少奇等先後在會上發言,一致贊成毛澤東的主張。

經過大家激烈爭論,會議終於有了結果——毛澤東的正確意見被採納,會議作出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

中央政治局在該決定中認爲:“鑑於目前所形成之情況,政治局認爲過去在湘西創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的決定在目前已經是不可能的,並且是不適宜的。”、“新的根據地區應是川黔邊區地區,在最初應以遵義爲中心之地區,在不利的條件下應該轉移至遵義西北地區。”

回顧這段歷史,黎平會議上週恩來的態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黨史專家們認爲,如果沒有周恩來認識的轉變,黎平會議不可能成功。

雖然,時間過了70餘年,但我們依然能從歷史的文字中嗅到當年的硝煙。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著的《周恩來傳》記載:“會後,周恩來把黎平會議決定的譯文交給李德,李德看後大發雷霆,用英語和周恩來吵了起來。”周恩來的警衛員範金標後來回憶說:“吵得很厲害,總理批評了李德,總理把桌子一拍,擱在桌子上的馬燈都跳了起來,熄滅了……”自馬燈熄滅的那一刻,說明李德他們“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主張已被黎平會議徹底否決。

黎平會議開得很成功,這次會議的決定,成爲中國共產黨糾正左傾盲動主義軍事路線而載入史冊的第一個正式決定。黎平會議從根本上實現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黎平戰略轉兵”,爲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指明瞭正確方向,使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在緊急關頭轉危爲安。

如今,在“黎平會議室”,擺設着太師椅和八仙桌,木板牆上懸掛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秦邦憲、張聞天、王稼祥等人的照片。

黨史專家更通俗的解釋是,會議決定主要是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和主張寫出的,說明在長征中很久沒有發言權的毛澤東已經開始主宰黨和紅軍的命運,政治局的多數同志繼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之後,漸漸向毛澤東靠攏。

李德對黎平會議火冒三丈,博古雖然同意改向前進,但並未最終放棄與紅2、紅6軍團會師的戰略方針。張聞天等領導人對此深感焦慮,他們意識到,繼續讓李德、博古掌握軍事指揮大權,錯誤指揮就很難避免,黎平會議後,大家開始思考要變換軍事領導的問題。

  百姓見證紅軍入城

1934年12月14日,一陣突如其來激烈的槍炮聲打破了縣城東邊郊外的沉靜。隨後,一支身着灰色服裝、腳穿草鞋、佩戴八角帽的隊伍一路搶關奪隘,出現在黎平縣城東門外。

城裏的地主、土豪們在得知紅軍到來之前就已經逃離,剩下的都是窮苦的老百姓。由於此前聽說,紅軍會打人,會罵人,甚至會殺人,當地的一位小朋友王光文都不敢和紅軍說話。他和小夥伴安靜地坐在石階,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這支着裝並不整齊的隊伍穿城而過。“他們衣服都五花八門,有人騎馬,大多數人穿草鞋,不少人打着光腳,衣服也有些破破爛爛。”王光文不知道這支隊伍來自哪裏,將去何方。

讓王光文較爲放心的是,這些紅軍對人很客氣,比以前見過的國民黨軍隊要客氣很多。突然,一名紅軍走到了王光文面前,給他塞了塊紅糖說:“小鬼!西門怎麼走?”王光文就跳下石階帶着紅軍走出西門。

紅軍來到黎平後,就到地主家開倉放糧。“當時殺了地主家的肥豬,然後把豬肉分給老百姓,一塊一塊地把肉砍下來,分給大家。地主家的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紅軍也分給大家。當時我父親說沒有被窩,紅軍就給了被窩,母親說沒有衣服,紅軍就給了一件女式棉衣。我去摸紅軍手裏的一個銅水壺,紅軍問:‘小鬼,是不是想要這個水壺?’我點了點頭,紅軍就把水壺送給了我。”王光文回憶。

過了幾天,紅軍走後。地主家就挨家挨戶來搜他們家的東西,一些人家沒藏好紅軍分來的東西,被搜走了。王光文家當時把分來的東西藏在稻草底下等,因此保留了下來,其中保存得最完好的是那把銅壺。

王光文家一直用這把銅壺燒水,直到鋁水壺、電水壺、電磁爐等生活用具進入王光文的生活,他纔將紅軍送給他的銅水壺收藏起來。“希望將它作爲紀念,並用來教育子孫。”王光文說。

  上少寨的紅軍橋

上少寨位於黎平縣高屯鎮境內,依山傍水,八舟河繞寨而過。上少寨的吳之煥與紅軍有緣,在1934年9月紅6軍團撤出黎平時,在八舟河放竹排的吳之煥正好看到紅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部隊。回到寨裏後,他就給大家講紅軍是爲窮苦人打仗的。

關於紅軍紀律嚴明,上少寨今年58歲的村民吳章進就聽父輩說起過。“當時有個紅軍,晚上舉着火把找紅薯,一不小心燒着了茅草屋,引發一場很大的火災。後來那個紅軍受到了嚴厲處罰,其他紅軍也把身上的錢物拿出來賠償了當地的老百姓。”

1934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上少寨時,原有的木橋已被聞訊逃跑的國軍拆毀。爲讓紅軍順利過河,吳之煥和幾名村民冒着嚴寒,點着火把,從家裏扛來杉木和枋板與紅軍一道連夜架橋。次日清晨,紅軍隊伍踏着這座木橋繼續前進。後來,人們稱這座橋爲“紅軍橋”。紅軍橋橫亙於八舟河上。它全長52米,橋面由木板組成,寬不過1米。雖然經歷多年的風雨侵蝕,但是每次山洪過後,紅軍橋經過多次修建依然能保持原樣。它至今仍是居住在上少寨裏的苗族人民生活起居勞動生產中的交通要道。

村民吳隆周介紹,八舟河幾乎年年要漲大水,木橋也幾乎年年要被大水沖走。木橋就是兩年前被大水沖走後重修的。村民們說,現在木橋難以承重,牛馬只能趟水過河。一到冬天,牛馬常常被凍傷。而且,結了冰的橋面滑得很,一不小心就可能摔下河去。村幹部吳玉宏也說,村裏每天有40餘名學生從橋上通過,家長們都提心吊膽。

他希望政府在保持紅軍橋原貌的基礎上,能夠在八舟河上爲上少寨架一座結實平穩的水泥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