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後宮第一夫人,揭祕呂雉與戚夫人的明爭暗鬥

本文已影響2.39W人 

今天小編我們來說說漢高祖劉邦後宮的“絕代雙驕”。

後宮第一夫人:呂雉。呂后是劉邦的元配夫人,當年身爲富婆的她委身下嫁劉邦,後又在楚漢之爭中被項羽擒至楚營中達三年之久,但好在最終在“求和陰謀”中成功逃出了魔爪。都說人是會變的,劉邦當了皇帝后,呂雉也完成了蛻變,由一個村婦變成了一個皇后,言談舉止竟很有風度,不愧是出自名門豪世之家啊!

打仗的時候,這個女人沒有巾幗之風的表現,但她當了皇后,註定將登上歷史的舞臺成爲主角了。在劉邦的後宮爾虞我詐之爭的表演中,離不開總導演呂后的精心策劃啊!

劉邦後宮第一夫人,揭祕呂雉與戚夫人的明爭暗鬥

後宮第一美人:戚姬。劉邦在彭城兵敗逃離項羽追殺的過程中,成功地泡到了號稱楚國第二枝花的戚姬戚美人。那晚在陋室的萍水相逢,戚姬把自己的處女之身完完全全交給了一個其貌不揚卻氣宇軒昂的半百老頭,這個老頭正是現今的大漢皇朝的開國皇帝——劉邦。

也就是那一夜風流後,這戚姬竟懷孕,並且還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劉如意。劉邦得到了天下後,他哪裏會忘記這位朝思暮想的大美女呢?馬上就把她接到宮中來了。她的到來,很快就把劉邦的心給吸引過去了。再加上她有白白胖胖的兒子做保證,因此,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大有“一鶴沖天”之勢。

也正是因爲這樣,呂后馬上把戚姬列爲後宮黑名單榜首人物:這個戚姬纔是自己的心腹之患啊。

劉邦後宮第一夫人,揭祕呂雉與戚夫人的明爭暗鬥 第2張

介紹完畢,呂后和戚姬開始正式對打了。首先出招的是戚姬。戚姬因爲受劉邦的寵愛,同睡在一張牀上的機會很多,於是就有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條件。

“陛下的兒子很多都被封爲王了,就連劉肥這個外室所生的也封了王,爲什麼不給如意封王呢?”戚美人開始“吹”耳邊風了。

“朕的兒子自然都會有封號的,如意還小啊!哪能受一國之君呢?”劉邦搪塞着。

“他不能理朝,就給他找一個好相國啊!臣妾只有這麼一個兒子,你不封他我心裏不安啊!”戚美人開始施壓了。

“沒問題,記住了。”事實證明,戚美人的渾身解數還未使全,劉邦就繳械投降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不,說機會機會就來了。第一次親征匈奴很失敗很受傷的劉邦回到洛陽,屁股還沒坐穩,他的胞兄劉仲就衣冠不整地闖進來,告訴了他一個驚人的消息:匈奴人已打到他的代地來了。

劉邦正一肚子火氣沒處發,見劉仲這樣狼狽的樣子,他也不顧兄弟之情了,當即就罷免了他的代王職位,改立他爲合陽侯。而新的代王自然而然就給了戚姬的兒子如意,並命陽夏侯陳豨爲代相。就這樣,劉邦在“內憂外患”的焦頭爛額之時,而戚姬卻取得了她和呂后之爭的第一場局部勝利。

一招得手後,戚姬並沒有滿足,她再接再厲,第二招隨即出手。前面已經說過謀殺案經過長達數月的審理,趙王的冤案最終得到了公正的裁決。饒是如此,趙王張敖從此不再是趙王了,而是變成了宣平侯了。

那麼空缺的趙王之位就得重新立一人啊!立誰呢?劉邦想也沒有想,立如意唄。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來:如意已經是代王了。劉邦是這樣反駁的:他當了代王就不可以當趙王嗎?就這樣,年僅八歲的如意馬上就集兩王於一身,既是代王又是趙王(把代地納入趙地,統稱趙王)。

這一切都得歸功於他的母親戚姬。戚姬仗着劉邦的寵愛,不斷吹耳邊風,劉邦經不起“溫柔的灌溉”,自然對她百依百順了。因此她的兒子人雖然小,但官卻越做越大,風頭之勁蓋過了太子劉盈。

劉盈作爲一個十多歲的小太子,正值逍遙快樂的年紀,哪裏會想到這個“小小”的如意已經在威脅他的太子地位了。但他的母親,也就是大漢皇朝第一位皇后——呂后,就不會袖手旁觀了。爭奪與反爭奪,一觸即發。

不管怎樣,戰爭前兩輪卻是呈一邊倒的局面。第一輪:劉邦封戚姬的兒子如意爲代王(呂后的兒子還是太子)。戚姬勝。第二輪:劉邦加封戚姬的兒子如意爲趙王,小小年紀就集兩王於一身。戚姬再下一城。

前兩輪的爭鬥戚姬都取得了勝利,隨着時勢變化,第三輪的爭奪就尤爲關鍵了。

劉邦後宮第一夫人,揭祕呂雉與戚夫人的明爭暗鬥 第3張

由於戚姬總是不斷在給劉邦吹耳邊風,目的非常簡潔明確:廢劉盈改立劉如意爲太子。劉邦天生就好色,在這個永遠都令他着迷的溫柔鄉里,他又怎麼能不動搖呢?因此,換立太子的事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當然,呂后也不是吃素的,她早已聞到風聲,這引起了她高度重視,她密切地注視着劉邦的一舉一動,思忖着對策。沒多久,劉邦就召集了朝中文武重臣,開始商量換太子的事。呂后此時也沒閒着,她專心致志地躲在大殿的東廂房裏,當了一回忠實的觀衆。

呂后此時雖然緊張異常,但她並沒有慌張。因爲以她的聰明才智和高人一等的判斷力,早已算定了擁護原太子劉盈的人會多些,因爲畢竟太子還是在楚漢相爭時就立了的,又沒有什麼大的過錯,怎麼能說廢就廢呢?

劉邦待衆人都到齊後,說出了他這次召集重臣的最終目的:換立太子。他的話剛一出口,衆臣的反對之聲就如滔滔流水不絕於耳。他們反駁的觀點歸納起來大致爲三點:

1、自古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道。

解析:秦始皇就是沒有早立長子扶蘇爲太子,才使趙高這樣的奸臣統領政權,把大好江山白白葬送了,這是前車之鑑啊!

2、給換太子一個理由,太子沒有什麼過錯,憑什麼換了他?

解析:一萬個理由太多,只要說出一個太子不好的理由來就行了。

3、呂后對漢室江山既有功勞,又有苦勞,她的兒子是最佳繼承人。

解析:當初陛下參加革命時,呂家人傾家蕩產地支持,可以說沒有呂后就沒有漢王朝的今天。

幾乎所有在場的大臣都在口沫橫飛地闡述反對換太子的理由時,衆臣中唯有周昌一個人傻傻地站在那裏,臉紅得像三月裏的姑娘,一個字也沒有說。

正所謂,衆口鑠金,積毀銷骨。劉邦見衆人這般咄咄逼人的架勢,他也不禁心有餘悸,於是把目光投向了周昌。他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了周昌這根救命稻草上,“周愛卿啊!你說如何呢?”

劉邦這樣問是有目的的:一來如果周昌說可以換太子,那麼他的底氣又會上來,雖然只有一個人支持,但有總比沒有人支持好。更何況周昌素來以寬厚仁義著稱,在衆臣中還是蠻有分量的。二來如果周昌不贊成,他也正好有一個臺階可下,大不了順着他的意思,更換太子的事就此作罷算了。

劉邦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竟然忘了周昌有口吃的毛病。他這一問,那周昌可憋了大半天才擠出這麼一句話來:“陛……陛下……廢……廢掉太子,臣……臣……臣不能奉命……”

衆人聞言都一改緊繃的臉,大笑起來。劉邦也笑起來了。話說到這個地步了,他還能說什麼好呢!廢立太子的事只能這樣暫且作罷了。

衆人退朝後,呂后找到了周昌。她不顧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竟然給這個“救命恩人”下跪了。周昌當時那個震驚和感動都是無與倫比的。在個人羽翼未豐時,呂后就是這樣隱忍地來拉攏這些擁護太子的朝中大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