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和孫家恩怨到底是什麼樣的 兩者爲何會勢不兩立

本文已影響2.15W人 

對孫堅和袁術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此舉昭然大漢之忠臣所效力也。然孫策此舉真當忠漢討賊之作爲嗎?顯然非也,由上而示,所討非一,劉表作爲荊州牧,並未像袁術般僭號稱帝,卻也並列討賊名單,便可知此次討賊,非只因袁術叛國之罪也,也當諸侯兼併之戰也。袁術的稱帝,正好給他人討賊之由也。

袁術和孫家恩怨到底是什麼樣的 兩者爲何會勢不兩立

而在歷史中,袁術與孫家的關係並不一般。袁術與孫堅、孫策都有交際,且交際深厚,並未結下仇恨,那究竟爲何在袁術僭號稱帝時,孫策急忙斷絕關係,主動征討,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不似袁紹般尚且觀望,或拯救昔日之主呢,具而析之,當如下可見。

欲解兩家關係爲何急轉而下前,當先來了解袁術與孫家恩情究竟如何。

拔孫堅爲刺史,給孫策以首資

靈帝崩,董卓橫姿京城。諸侯並興義兵,欲以討卓。孫堅與袁術並在義軍中。且當孫堅因南陽太守拒補兵糧而殺之後,往魯陽去與袁術見,袁術表孫堅爲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

比起先前的長沙太守,孫堅官升一級,並且據後所記載,孫堅求糧與袁術,後又受袁術命令討伐表可知,孫堅當時爲袁術帳下將。直至後孫堅討劉表被其將黃祖所殺,其始終歸屬與袁術陣營。歸屬始於袁術除其爲刺史也。

袁術和孫家恩怨到底是什麼樣的 兩者爲何會勢不兩立 第2張

孫堅死後,孫策繼承其衣鉢。想要似其父般,建功於行陳之間,立業於討伐之上。於是自往袁術陣營,而袁術見孫策泣涕相投,貴而異之,雖最初並未給予幫助,但在其二次往來時,以孫堅餘兵千餘人還策。孫策由此便擁有了創業首筆資金,對之後的創立基業打下了一定基礎

由此可知,在孫家與袁術初次交際中,袁術都給予了在當時而言可謂不小的幫助,甚可說有恩於孫家,爲孫家之主也。然而恩情的留存並不長久,之後袁術的種種行爲便顯示出了兩家之間若隱若現的矛盾暗中。

數次不誠,出爾反爾卒寒心

不誠之於袁術說,寒心則爲孫策言。孫策初投術門下,術便常嘆曰“使術有子孫如孫郎,死復何恨”,還曾諒策於己帳中抓犯人,併爲之解訴爲“兵人好叛,當共疾之”。

不僅表達了對孫策極度的欣賞,還爲其在自己的陣營中樹立了威信,如《三國志》中所說,蜀大將喬蕤、張勳皆傾心敬焉。由是軍中益畏憚之。

袁術和孫家恩怨到底是什麼樣的 兩者爲何會勢不兩立 第3張

而在表面如此和諧的關係下,卻暗藏了信任危機。

袁術最初任孫策以九江太守,不久便更換爲了己之大將丹楊陳紀。後袁術攻徐州,由廬江太守陸康求糧而不得,使策攻之,並許諾若孫策攻下陸康,廬江太守便爲策,但當孫策拔康於廬江,袁術違背諾言,用其大將劉勳爲廬江太守,孫策更加對其感到失望。

以上種種,無不昭示了袁術對於能力出衆的孫策,雖尤爲賞識,卻不能委以重任,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信任二字。而其對於孫家的不信任,卻不始於孫策,在其父孫堅,其實早有跡象。

孫堅初破卓軍於陽人時,有人離間與袁術、孫堅。致使袁術不放糧予孫軍,孫堅無奈,跋涉百餘里於魯陽面見袁術,誠心相言,袁術才調發軍糧。

據《山陽公載記》記載,孫堅攻入洛陽,於洛陽城南一井中得傳國玉璽後,袁術拘留了孫堅夫人,迫其交玉璽於己。

袁術受人言而不信於孫堅,雖原由不在己,但只憑他人言而輕易動搖,不難看出,袁術在孫堅歸入其帳下後,打心眼裏並非對其十分信任。

袁術和孫家恩怨到底是什麼樣的 兩者爲何會勢不兩立 第4張

而脅孫堅得玉璽,也可看出,袁術並非將其完全當做己之部下,或說並未相信其願忠誠於己而做出如此寒心之舉,倘若孫堅未功半而死,定然於後叛術。

貌合神離,終是道異不相謀

倘若說袁孫兩家的信任危機是其矛盾升級的直接原因的話,那麼貌合神離,便是其矛盾產生的根本性原因。

孫堅在與袁術相遇之前,忠心報國彷彿是其一貫行之的宗旨。自其踏入仕途,擊海賊,抗妖賊,破黃巾,定長沙,肅三郡,討董卓,無不是爲國效力之舉。

袁術和孫家恩怨到底是什麼樣的 兩者爲何會勢不兩立 第5張

雖之後投入袁術,但因其當時也以殺卓報國爲名,暫其帳下也符己之宗旨。如若孫堅未死,聽聞袁術僭號稱帝,也定然與其反目。忠國是其行事之宗旨,正如陳壽對其評價,孫堅勇摯剛毅,孤微發跡,導溫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壯之烈。

而對於孫策而言,《吳歷》記載道,張紘答孫策曰,今君紹先候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楊,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仇敵可報。據長江,奮武德,誅除羣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藩而已哉?孫策善之。

袁術和孫家恩怨到底是什麼樣的 兩者爲何會勢不兩立 第6張

袁術奇策未給予廬江太守之後,因原揚州刺史劉繇的威脅,袁術遣將攻討。連年不克,此時孫策請戰,袁術因爲策未必能定,乃許之。可不知,此舉無異於放虎歸山。袁術遣策入吳,數年間,孫策破數敵得會稽、丹陽、豫章、廬陵、吳郡五郡。

孫策此時徹底擺脫了袁術的擺控,並靠己之力拿到了基業。之後,袁術僭號稱帝,孫策上表朝廷,願攻滅叛國之賊。曹操立馬錶策爲討逆將軍,封爲吳候。後袁術死,孫策破袁術遺將劉勳,並江東。此時,東吳基業建立。

袁術和孫家恩怨到底是什麼樣的 兩者爲何會勢不兩立 第7張

總其本末,蓋循張紘之略也。孫策既得張紘之謀,便已有大志於心中,投入袁術,爲其暫屈之法,後於袁術得兵得業,不得心。蓋其根本原由,爲孫策初始到後,始終未真正衷心與袁術,而袁術感其意,了其能力,料定策有大志,定不甘於己帳下,多次爽言,或直接導致了孫策提前離開,開創己之基業。

從原先肝膽相照,到水火不容,實非轉瞬而成或具事而定。道不同,不相爲謀,亦各從其志也。《三國志》如此評測,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凌中夏。於孫家兩代之言,正中本文之題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