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稱帝后國力不是很強嗎 李世民爲何還簽訂渭水之盟

本文已影響2.34W人 

對當李世民稱帝以後國力強盛,爲什麼還會跟突厥簽訂渭水之盟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當李世民成爲了一代名主以後,其中的一些歷史真相也被歷史給刻意的隱瞞了下來,其中最爲著名的或許應該就是渭水之盟了,也被稱爲便橋之盟。其實無論在當時的渭水之盟賠了什麼,對於李世民來說都是一件奇恥大辱的事情。

因爲但凡是有一點自尊心的人,在面對渭水之盟這種不平等條約的時候,都會有深深的羞恥感,更何況是一代皇帝唐太宗呢。渭水之盟的事件發生在626年8月30日的時候。在這一年中總共發生了三件大事,在這一年的6月4日發生了玄武門之變,在8月9日的時候李世民登基稱帝。

李世民稱帝后國力不是很強嗎 李世民爲何還簽訂渭水之盟

當時的突厥王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二人在得知了這一個消息以後,他們立馬率領軍隊攻打了長安城。也就是在這一年的8月28日,大約有20萬突厥主力和幾萬唐軍對峙在渭水河的兩岸,大唐的都城長安在當時隨時都會有突厥被顛覆的危險。

頡利可汗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大軍進攻,其實並非是一次偶然事件,而是因爲他們在當時聽說了在唐朝內部發生了武力奪權,因此就想着趁此機會從中漁利。而這件事情的最終結果,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率領六騎,前往渭水之上的便橋與頡利可汗進行歃血爲盟。

李世民稱帝后國力不是很強嗎 李世民爲何還簽訂渭水之盟 第2張

雙方之間達成了這樣的約定,唐朝需要在每年給予突厥一定的利益,而頡利可汗則是選擇退兵,並且在當年九月的時候,送給大唐戰馬數千、牛羊若干,這就是當時最爲著名的渭水之盟。或許這樣看來,條件好像還是不錯的樣子。

頡利可汗不僅選擇了退兵,而且還給了大唐王朝一個大禮包,這樣看來的話貌似是一件好事,但正是因爲這個好事,卻讓唐太宗李世民認爲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突厥人之所以會在那個時候選擇南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李世民稱帝后國力不是很強嗎 李世民爲何還簽訂渭水之盟 第3張

一方面是因爲李淵在太原起兵的時候就曾經向突厥稱臣,並且他還向當時的始畢可汗承諾,當他打下地盤以後,所得到的財物和美女等都會進獻給突厥可汗,這樣一來也就獲得了突厥的支持。再後來的時候,突厥一再南下,一方面是爲了給李淵壯大聲勢。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他們也是爲了能夠找李淵索要財寶美女。然而突厥卻是一次比一次要的多,到了後來的時候,就彷彿成了一個無底洞一般,每次唐朝在給突厥進貢的時候,都像是割肉一般地疼痛,再到了後來的時候,大唐也就忍無可忍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突厥人在這個時候選擇南下,其實也是爲了他們自己在戰略方面的考慮,在當時的突厥人看來,只有一個四分五裂的中原纔是最符合突厥利益的,中原地區如果不統一的話,那麼就不會對他們突厥產生有威脅的勢力,這樣就能夠保證突厥人在東亞地區的霸主地位。

在隋朝末年的時候,正是天下大亂之時,各地的割據勢力羣雄四起,比如當時的王世充、竇建德、樑師都以及劉武周等這些人,他們都曾經先後向突厥稱臣納貢,以這樣的方式換取突厥的支持,李淵在當時也僅僅只是當時衆多向突厥稱臣勢力中的一個而已。

李世民稱帝后國力不是很強嗎 李世民爲何還簽訂渭水之盟 第4張

最終苦心人天不負,就在渭水之盟以後的第三年時間,大唐的國力早已經蒸蒸日上,然而突厥地區則是內亂頻發,李世民也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派出了李靖以及李世勣等大軍,經過了一場大戰將曾經耀武耀威的東突厥滅國,在之前囂張無比的頡利可汗也被活捉到了長安城,終生沒有能夠再次回到草原。

其實面臨羞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夠以冷靜的方式去應對。不爭一時之氣,不逞匹夫之勇;需要的是審時度勢和韜光養晦,首先一定是要發展自己,然後纔是抓住敵人的弱點、一擊致命,這正是一代傑出的政治家與莽夫之間的區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