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本文已影響1.5W人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康熙皇帝成功繼位後,他的兄弟們下場如何?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其實康熙繼位比較平穩,沒有兄弟爭權,所以康熙即位後對待幾個兄弟也是非常好,康熙也算是歷史上比較重視兄弟親情的皇帝之一。

接下來想說明這個問題就得先從康熙的老爹順治有多少個兒子說起,看看康熙即位時他還有幾個兄弟,再說說康熙繼位後是如何對待這些兄弟的。

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順治一生雖然短暫,子女卻生育了不少

順治一生雖然只活了24歲,但他14歲開始大婚,外加後宮妃嬪有20人,所以生育子女並不少,順治在短短的24年人生中生育了8子6女。

不過順治雖然生育子女不少,但是絕大多數都夭折了,順治所生的6個女兒有5個都夭折了,8個兒子也夭折了4個兒子,只有二子福全、三子玄燁也就是康熙、五子常寧和七子隆禧活到了成年,所以康熙繼位時,他還有三個兄弟健在。

康熙能順利平穩繼位,和他自幼胸懷大志也有關係,順治在去世那一年,也就是二子福全七歲,三子康熙六歲的時候問過他倆一個問題,順治曾經問他們倆將來長大了有什麼志向。福全回答說:“願爲賢王”,而康熙卻回答:“願效法皇阿瑪”。

康熙的回答讓順治感到非常驚奇和喜愛,由此順治認爲康熙有帝王應有的雄才大略,能繼承自己的衣鉢,所以在榮親王去世,董鄂妃不久也香消玉殞之後,順治已經再沒有摯愛的女人情況下,他已經暗自決定要讓康熙做接班人了。

除了父親順治的喜愛,康熙還贏得了祖母孝莊太后的喜愛,孝莊太后自康熙出生時就一直關注和喜愛着這個孫子,因此順治與母親孝莊一商量,都覺得康熙很適合做皇位接班人,雖然當時順治還在少年,但是接班人的事情也早就和母親孝莊太后商議好了。

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第2張

所以當順治感染天花英年早逝之後,在孝莊的主持下,以及順治臨終前接受顧命的四位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的支持下,康熙得以順利繼位,可以說康熙的繼位毫無不波瀾,不存在後宮爭鬥,也不存在兄弟相爭,畢竟順治去世時他最年長的兒子福全也不過七歲,繼位的康熙也才六歲,五子常寧四歲,七子隆禧不過一歲,這些孩子的年紀根本不懂得爭奪皇位。

因此康熙幼年繼位,他這些兄弟對他皇位合法性是毫無爭議,也都安分臣服於在康熙之下,所以康熙對他這些兄弟也是十分不錯,這種皇家兄弟感情,在歷史上算是很不錯的了。

下面再說說康熙三位兄弟結局如何。

一代賢王福全,歷史上出了名的沒有野心的王爺,全心全意輔佐弟弟康熙

福全是康熙唯一的哥哥,也是康熙這三位兄弟中與康熙兄弟感情最爲深厚的兄弟,他從小就能說出那句“願爲賢王”的話,他一生也確實照着他的目標實現,他也算是歷史上最沒有野心,寬厚隨和的王爺之一。

福全的生母是順治的寧愨妃董鄂氏,福全的生母董鄂氏可不是順治一生摯愛的孝獻皇后董鄂妃,福全的生母董鄂氏與董鄂妃屬於是遠親。

福全比弟弟康熙只大了一歲,福全一生爲人寬厚隨和,文武雙全,卻並沒有野心,可以說福全一生中都在履行他幼年時所說的“願爲賢王”的諾言,康熙14歲親政時立刻就冊封了福全爲裕親王兼議政大臣。

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第3張

之後福全一直是作爲議政大臣輔佐康熙處理政務,在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等重大事件決策中,福全也是爲康熙出力良多。在康熙的前中期,福全對康熙朝的貢獻比較大。

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時葛爾丹侵佔內蒙古等地區,之前康熙因爲平三藩、收臺灣損耗國力比較大,還能對葛爾丹進一步忍讓,但是隨着葛爾丹得寸進尺,終於康熙忍無可忍了,他本想御駕親征,但是康熙恰好當時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於是他讓二哥福全代替自己御駕親征葛爾丹。

康熙任命二哥福全爲撫遠大將軍,從古北口出擊葛爾丹,任命五弟常寧爲安北大將軍,從喜峯口出擊葛爾丹。

福全此次出征葛爾丹是他政治生涯最高光時刻,也是他政治生涯終結之時,因爲福全大勝葛爾丹歸來之後,反而受到了康熙的猜忌和懲罰,福全被廢除掉了議政大臣身份,所以政治生涯也宣告終結,這又是爲什麼呢?

主要就是福全在擊潰葛爾丹之後,軍中糧草殆盡,福全沒有繼續追殲葛爾丹,而是引軍撤退了,康熙的大兒子胤禔當時在福全軍中,他主張乘勝將葛爾丹一舉殲滅,伯父福全與侄子胤禔就此發生爭執。

最終福全是主帥,他不忍將士們的在沒有糧草情況下疲勞盲目追殲葛爾丹,決定班師回朝。

福全在沒有經過請示康熙同意,就自作主張決定班師回朝,這是觸犯了皇帝的大忌,而且福全沒有乘勝追擊徹底殲滅葛爾丹,以至於給了葛爾丹喘息之機,未來還會成爲清政府未來的邊患,所以這一次即便福全指揮很不錯,打了大勝仗,也讓康熙十分不滿意。

因此福全在未經過康熙同意的情況下班師回朝,康熙當即追責福全,大侄子胤禔也站出來指證福全擅自班師,沒有乘勝追擊的罪責。

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第4張

生性老實溫和寬厚的福全,面對弟弟康熙的責問,沒有任何反擊,只是默默地說了一句:“我復何言!”這就相當於默默承受了指揮失誤的後果。

康熙當着羣臣的面毫不留情面的嚴厲訓斥了哥哥福全,當場宣佈撤掉福全議政大臣的職位,將福全交由兵部議審處理,兵部以爲康熙是想借此機會收拾哥哥了,就給康熙出具了議審結果,建議將福全褫奪爵位貶爲閒散宗室。

康熙還是感念哥哥福全幫助自己很多,所以他沒有按照兵部議審執行,保留了福全裕親王爵位,改爲罰俸三年。

到了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間,葛爾丹再度侵擾清朝邊境,康熙爲了給哥哥福全一次洗刷恥辱的機會,這回他御駕親征,又帶上了哥哥福全和弟弟常寧一起再度出征葛爾丹。

果然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康熙三兄弟齊上陣,經歷兩次攻打葛爾丹,最終葛爾丹徹底被康熙擊敗,窮途末路的葛爾丹服毒自盡,其部下攜葛爾丹屍體向清政府投降。

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第5張

徹底攻滅葛爾丹之後,康熙想再恢復福全議政大臣的職務,但是被徹底想決心退出政壇的福全婉拒了。

在第一次征討葛爾丹勝利後,福全反遭到了康熙的斥責,他當時就已經明白了自己畢竟是康熙的哥哥,統率大軍在外不聽康熙指揮,肯定會引起康熙猜忌,弟弟畢竟是皇帝,尤其是對自己手握重兵的哥哥還是會猜忌一些,所以年齡也越來越大的福全決心退出政壇,以免在引起弟弟康熙的猜忌,這樣還能保全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

福全一生性格溫和寬厚,而且文武雙全,還能知進退,明得失,當弟弟康熙需要他幫助的時候,他挺身而出,爲康熙前期打造盛世鞠躬盡瘁,當盛世來臨時,福全又決定急流勇退,保全與弟弟康熙之間的良好兄弟情誼,退出政壇開始享受閒情愜意的生活。

可以說福全這一生真的是應了他的諾言,真乃一代賢王,也因此康熙對這位哥哥十分敬重,對待福全感情極爲深厚。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初,福全開始生病,最開始病的並不厲害,康熙曾多次親臨王府探望哥哥,但後來康熙看福全身體還好點,並不是十分嚴重,他就要去巡視塞外了,可他不知道這一離開京城他就與哥哥福全將是天人兩別了。

康熙巡視塞外期間,福全病重垂危,康熙一面急忙從塞外返程,一面下嚴旨,命令太醫無論如何要把福全性命保住,至少要讓自己看到他最後一眼,可惜福全沒等來弟弟康熙歸來就嚥了氣了,享年51歲。

康熙由於沒有看到哥哥最後一眼悲痛萬分,回到京城的康熙都沒有來得及休息,就急匆匆趕到福全的王府去親自祭奠哥哥。福全出殯時康熙親自到王府爲哥哥送葬出殯,在福全出殯當天,康熙痛哭不止幾乎昏闕過去。

後來康熙一生追思哥哥福全功績,爲福全上了諡號爲“憲”,按照諡法來說,這個諡號非常好,諡法中講究文武雙全,博學多才,寬厚隨和曰憲,可以說這個諡號非常符合福全一生爲賢王輔佐弟弟康熙開創盛世的功績。

這些都可見康熙對哥哥福全感情極爲深厚,福全死後,康熙特命畫工精繪一張畫像,爲康熙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康熙以此來寄以衷腸,表示了對哥哥福全的思念之情。

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第6張

清代第一個恭親王,康熙碌碌無爲的弟弟常寧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晚清時期有一位恭親王奕外號爲鬼子六,是中國近代史上洋務運動的開創者之一。其實清代最早的恭親王是康熙的五弟常寧。

常寧比康熙小三歲,生母是後宮地位比較低下的庶妃陳氏,順治去世的時候常寧只有4歲左右。

康熙十年(1671年)康熙晉封常寧爲和碩恭親王,但是康熙的這位弟弟常寧相比於兩位哥哥文武雙全的一代賢王福全和千古一帝的康熙就差得遠了,常寧的事蹟在史書上記載非常少,可以說是碌碌無爲。

清史稿》中關於常寧的記載少得可憐,只記載了他和福全分兩路代替康熙征討葛爾丹的事蹟,同樣常寧也是聽了福全的指揮沒有徹底追殲葛爾丹,回京後福全受到了康熙斥責,常寧當然也跟着一起被斥責,常寧的處罰和福全差不多,最終也是罰俸三年了事。

雖然《清史稿》對常寧記載不多,不過關於雍正的《清世宗實錄》卻對常寧的性格有一番記載,據《清世宗實錄》記載,常寧的侄子雍正繼位後,常寧早已去世多年,但是雍正卻狠狠批評了這位已經去世多年的叔叔。

朕叔恭親王常寧,昔年受皇考友愛深恩,不知感激報效,因循懶惰,悠忽終身,此中外所知者。——《清世宗實錄》

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第7張

從雍正對常寧的批評中可以看出,常寧的性格可能是比較懶惰散漫,康熙對這位弟弟委以重任,喜愛也比較多,但是他卻不知感恩,不像福全那樣儘自己所能爲國家出力,反而養成了懶惰散漫的習性,最終導致他一生碌碌無爲。

而康熙是一位比較勤政的皇帝,他肯定不喜歡像常寧這種慵懶怠政的弟弟,不過康熙對常寧還算是中規中矩,雖然不太喜歡他,也沒有過多的爲難他,依舊賜予他極高的爵位和待遇。

常寧和二哥福全同一年去世,常寧比福全還早死了半個多月,享年47歲。但是對比常寧和福全死後待遇,就能發現康熙是多麼喜愛福全,又是多麼不喜歡這個慵懶散漫的弟弟常寧了。

福全死後,他的裕親王爵位並不是世襲罔替,按照規矩其子保泰本應降爵承襲爲裕郡王爵位,但是康熙破格允許侄子保泰不用降級承襲爵位,直接承襲了裕親王爵位。

常寧也是如此,他死後他的兒子海善本應該降級承襲爵位恭郡王,結果康熙惱怒常寧及其子海善都是懶散之人,破格讓海善多降一級承襲了多羅貝勒爵位。

可以說康熙對哥哥和弟弟都採用了破格承襲爵位的待遇,不過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就說明了康熙心目中更加敬重和喜愛哥哥福全,對於懶惰散漫的弟弟常寧十分不喜歡。

而且在常寧死後,康熙雖然給他撰寫了碑文,但是卻並沒有像追諡哥哥福全那樣給他上諡號,可能是因爲常寧這一生太碌碌無爲了,所以康熙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諡號來形容他了,因此爲了不給自己找煩惱,康熙索性就不給常寧諡號了。

福全死後,康熙日夜痛苦追思哥哥,時常對着哥哥福全的畫像追思哀嘆,而當常寧去世後,康熙幾乎都沒怎麼提到過常寧,可見康熙對待哥哥和弟弟的感情區別很明顯。

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第8張

康熙英年早逝的幼弟隆禧

隆禧是順治第七子,是順治存活下來的兒子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順治長大成人的這四個兒子中最先去世的。

隆禧生母是鈕鈷祿氏,在順治後宮中地位也不高,順治去世時隆禧只有一歲多點,康熙繼位後對這位幼弟還是非常寵愛,隆禧十四歲的時候,康熙就賜封隆禧爲純親王,康熙對這位幼弟是照顧備至,封王爵,賜佐領,待遇非常好。

可惜隆禧沒有福氣,十九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了,所以史書中對於隆禧的記載非常少。但是隆禧死後,康熙卻給他賜了諡號爲“靖”,看看僅活了19歲的隆禧,再對比一下活了47歲的常寧死後都沒有諡號,這都充分說明了康熙十分不喜歡弟弟常寧,連英年早逝的幼弟隆禧都要比常寧更受康熙喜愛。

隆禧死的時候,康熙極爲悲痛,連當時還活着的孝莊太皇太后都很傷心,勤政的康熙悲痛幼弟隆禧之死,爲此罷朝三日,可見康熙對幼弟隆禧的喜愛。

隆禧去世的時候,他的嫡福晉尚佳氏已經懷有身孕,後來產下了隆禧的遺腹子,取名爲富爾祜倫,康熙十分高興,侄子富爾祜倫出生後,康熙立刻命富爾祜倫承襲了隆禧的純親王爵位,而且都不是降級承襲。

不過很可惜富爾祜倫也沒福氣,2歲的時候就夭折了,隆禧這一支就徹底絕後,康熙只得無奈的撤除了隆禧的純親王封爵。

由此可見如果隆禧還能繼續活着的話,他還會深受哥哥康熙喜愛,他的待遇和權力可能都會超過常寧。

康熙繼位後是什麼樣的 康熙又是怎麼對待兄弟的 第9張

寫在最後

所以說康熙繼位是得到順治認可,孝莊太后的支持下平穩繼位,沒有任何波瀾,因此康熙繼位後對待他的這三位兄弟都非常不錯。

而他的三位兄弟結局也都很好,即便英年早逝的隆禧都得到了康熙很多的喜愛和厚待,而懶惰散漫的常寧雖然沒有被哥哥康熙所喜愛,但是常寧生前康熙對他也是非常不錯的了,至於康熙的二哥福全,那康熙對他即是敬重又是兄弟感情極其深厚,康熙與福全的兄弟之情是古今帝王之中比較少有的了。

因此來說康熙的三位兄弟結局都非常不錯,康熙也是歷史上比較善待兄弟,比較重視兄弟感情的皇帝之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