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誥爲何要改名?他登基之後是如何對待徐知詢的

本文已影響1.49W人 

李昪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獨一無二的霸主,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常言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我華夏五年前文明史,曾出現很多大一統朝代和分裂時期,其中“五代十國時期”可謂是我國曆史上最亂的時期。

徐知誥爲何要改名?他登基之後是如何對待徐知詢的

逢承平年代,天下太平,朝綱清明,但如果遇到朝代更迭的特殊時期,一些君臣反面、手足相殘的歷史畫面,就會頻頻上演。有道是仇者快而親者痛,這些人爲了手中的權力,不惜生殺予奪,什麼親情、友情此時此刻都變得微不足道。

秦二世胡亥連同宦官趙高,誅殺了大哥公子扶蘇;李世民爲了當上帝王,不惜發動玄武門之變,逼父退位,對兄弟、侄兒們痛下殺手……最是無情帝王家,可見一斑。在戰亂頻仍的五代十國,也發生過類似的例子。哥哥當上帝王之後,欲用毒酒鴆殺弟弟,弟弟巧妙回答,最終撿回一條性命。

寄人籬下的童年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世風日下,王廷腐敗,民不聊生,各地起義軍勢力風起雲涌。自朱溫篡權之後,各地的節度使也紛紛自立爲王,叫板日漸衰微的大唐王室。華夏曆史進入了黑暗的五代十國時期。

亂世之中,開創南唐政權的李昇便降生在江淮地區。由於戰亂殃及,父母早早離世,年幼的李昇成了孤兒,不得不四處流浪。公元895年,6歲的李昪遇到了攻打濠州的吳太祖楊行密。楊行密“奇其狀貌”,覺得李昇看上去是個很特殊的孩子,於是將其收爲了養子。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雖然是寄人籬下,但李昇總不至於露宿街頭。雖然養父對自己不薄,但楊家的幾個兒子卻看李昇十分礙眼,用今天的話說,楊家的兒子們很爭寵,處處都十分討厭這個外姓人。無奈之下,楊行密將李昇託付給與之關係甚密的徐溫。

徐溫,年輕時以販鹽爲生,後來成爲吳王楊行密眼中的“三十六英雄”之一,可見其不一般。就這樣,李昇又被徐溫收爲養子,改名爲徐知誥。也許是因爲有了前一次被拋棄的經驗教訓,這一次他在徐溫府上,表現得更加謹小慎微,非常細心地侍奉徐溫和徐溫的妻子李氏。因爲自己年齡比較大,李昇還成了徐溫親生兒子徐知詢的哥哥。

才能展現,被養父青睞

楊行密在建立南吳政權之後,徐溫作爲開國功臣在朝中權勢很大,乃至隻手遮天,而徐知誥因爲養父的庇護,也得以在朝中大顯身手,也漸漸走向權力的頂峯。

雖然是養子,但在徐溫眼裏,徐知誥猶如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而這可能與其表現出來的愛心與才華有很大的關係。

徐知誥爲何要改名?他登基之後是如何對待徐知詢的 第2張

彼時,因徐知誥本姓李,與徐溫夫人一個姓氏,所以李氏對其照顧有加,但徐溫性格怪戾,愛發無名之火。有一次,徐知誥惹惱了父親,被父親打了一頓,並直接將其趕出家門。不過徐知誥很抗揍,沒有悲觀消沉,也沒有尋死覓活,而是積極面對。在徐溫回來時,徐知誥早已畢恭畢敬迎接父親。雖然徐知誥是自己的養子,但生是父母,養也是父母,這樣的情形讓徐溫漸漸釋懷,並覺得徐知誥不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所以父子之間的情感變得越來越濃。

還有一次,徐溫生病,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徐知誥於牀榻前盡心盡力伺候,並無半點怨言,正是“久病牀前無孝子”,但徐知誥的表現讓徐溫深感欣慰,就是親兒子也未必能做到。所以,徐溫對徐知誥越發喜愛。

知誥俊傑,諸將子皆不及也。

徐溫毫不避諱,曾在公開場合誇讚他這個養子。的確,徐知誥不但一表人才,有孝心,而且喜歡讀書、精於騎射,是個遠近聞名的文武全才。

後來,徐知誥接受養父的任命,先後到升州、潤州等地任職,所到之處,他不僅鍛鍊了自己的才幹,而且深受百姓愛戴,是個好父母官,而這恰恰與徐溫的那些親兒子們只知道打打殺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邊是親兒子,一邊又是德才兼備的養子,這讓手握吳國大權的徐溫不知如何是好,不過徐溫一直很看重徐知誥,畢竟他想通過徐知誥把吳國治理得更好。

做者無心,看者有意。父親的這種偏愛嚴重地刺激到了徐溫的親生兒子們。最恨徐知誥的,就是徐溫的嫡長子徐知訓。徐知訓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的確,在他看來,父親這是典型的“胳膊肘往外拐”。

哥哥奪位稱帝,弟弟絕處逢生

楊行密去世之後,徐溫的野心更加膨脹,表面上,他按照楊行密臨死前的吩咐,和左牙指揮使一起輔佐楊行密之子楊渥,但楊渥繼位後並無實權。加上楊渥只貪圖享樂,並無濟世治國之才,所以放眼望去,朝堂之上盡是徐溫的黨羽。

後梁開平二年(吳天祐五年,908年)徐溫奪取兵權,與張顥在誅殺楊渥之後,擁立其弟楊隆演繼位。徐溫曾先後被封爲溫國公、齊國公,築城於昇州(今南京),仍遙制朝政。很明顯,由於徐溫權傾朝野,楊隆演也就成了一個十足的傀儡皇帝。公元920年,楊隆演終因飽受徐溫侮辱鬱鬱而終,這位帝王死時的時候才24歲。楊隆演死後,其弟楊溥稱帝(南吳末代皇帝)。

雖然徐溫對徐知誥這個養子寵信有加,不過在權欲面前,人性都是自私的,何況徐溫還有自己的親生兒子。正當徐溫的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天不遂人願,徐溫下定決心讓徐知詢作爲繼承人後不久,就因疾病去世了。

至尊之位就在眼前。徐知詢雖然從父親的手中接過了軍權,但無論從文治武功還是人心向背,總之人設這一塊,徐知詢與徐知誥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他完全不是哥哥徐知誥的對手

公元929年,徐知誥設局騙徐知詢入朝,直接奪了徐知詢的軍權。獨攬大權的徐知誥,不滿足於挾天子的狀態,逐漸將朝堂上的絆腳石一個個連根拔起,在掃清全部障礙後,於937年當上了南唐的皇帝。

徐知誥爲何要改名?他登基之後是如何對待徐知詢的 第3張

當上帝王之後,徐知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名字重新改爲李昇。此外,對於父親欽定的繼承人徐知詢,李昇動了殺心。畢竟這個弟弟曾經是自己的

眼中釘肉中刺,何況他一直對自己耿耿於懷,如果不除,恐難安穩。

但李昇卻是有心之人,畢竟南唐新建伊始,根基未穩,如果此時不分青紅皁白就將弟弟誅殺,一來朝廷不穩,政局動盪,二來會引起大家的猜忌,誅殺養父之子,這無異於恩將仇報,還會給人留下暴政的印象。

可是爲了加強集權統治,徐知誥又不得不邁出這一步,畢竟夜長夢多。權衡利弊之後,他打算先探探弟弟心裏是怎麼想的,說白了就是看看他對自己當這個帝王服還是不服。

一次宴會中,徐知誥親自爲弟弟徐知詢倒了一杯毒酒,真誠地對他說道:希望弟弟能夠長命千歲。而徐知詢怎能不知道眼前這位兄長的殺意,不喝就是違抗皇命,喝了就會一命嗚呼。關鍵時刻,徐知詢急中生智,主動將這杯酒分爲兩杯,並將其中的一杯敬給徐知誥說道:我願與兄長各享五百歲!

對於弟弟的示弱,想到他已經沒有了實權,再念之養父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徐知誥最終饒了徐知詢。這個情節不禁讓我想起了曹魏時曹丕欲加害弟弟曹植,最終曹植七步成詩,救了自己。

的確,面臨生死大考的時候,徐知詢臨危不亂,沒有掉入皇帝設下的坑,這在歷史上也算鮮見了;同時也可以看出,徐知誥仍然是一位心懷仁義的帝王,兩者的碰撞和過招,最終成就了這段讓人記憶猶新的傳奇故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