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一個被父親嚇得接二連三離婚的皇太子

本文已影響1.6W人 

唐玄宗李隆基的太子是三兒子李亨。李亨原名李嗣升,後來改叫李浚,再改叫李璵、李紹,最終用名李亨。先封作忠王,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立爲皇太子。李亨娶的正妻是韋氏,做太子後,韋氏冊立太子妃。韋妃的哥哥韋堅也是朝中高官,身居刑部尚書(司法部長)之職。原本太子李亨的婚姻正常和睦,無奈玄宗執政後期,朝中出了個弄權的宰相李林甫。這位十分擅長奉迎而又口蜜腹劍的傢伙,屁股坐在玄宗寵愛的武惠妃一邊,所以一直力挺武氏生子壽王李瑁接繼龍位,故而挖空心思要搞掉太子李亨。

蒼天不識蛀蟲,太子李亨終於讓李林甫有了口實。天寶五年(公元746年)正月十五鬧元宵,李亨一高興,攜東宮人馬一起出遊,花燈鬧市裏,巧遇大舅哥韋堅,韋堅一時也忘了朝中忌諱,呼朋喚友地叫來自己的一個哥們。這哥們叫皇甫惟明,時任駐守邊關的軍事頭頭,與李林甫是死敵。李亨、韋堅、惟明三人,見上元月好,何不把酒言歡,相跟着來到長安城崇仁坊的景龍道觀,狂嗨了一宿。

揭祕一個被父親嚇得接二連三離婚的皇太子

網絡配圖

皇甫惟明屬於邊關守將,依規皇親國戚不得與邊將私自往來。景龍道觀三個好哥們無意間的一次宴聚,被李林甫的眼線發現,立馬報告了主子。李林甫抓住這個把柄大做文章,遣心腹上奏玄宗,貌似彈劾韋堅,實爲中傷太子,添油加醋地在李隆基這兒煽風點火,誣稱太子李亨結納妻舅,拉攏邊將,欲謀大位。

這一來可把李亨嚇得不輕。大舅哥韋堅被貶,皇甫惟明解職流放,籍沒其家。李亨戰戰兢兢熬過了一段時間。好在父皇開明,事情眼看基本平息,李亨正要長出口氣,未曾料到他的另外兩個小舅子平地掀起波瀾。小舅子一個叫韋蘭,一個叫韋芝,兄弟倆上書替兄長韋堅鳴冤。鳴冤就鳴冤吧,哥倆不知輕重地搬出太子李亨來給韋堅作證。這一下壞了,這不正說明太子與韋氏一家人混同一體嗎?李隆基頓時看兒子李亨的眼神也不對了。

李亨這活活就要被韋氏家人拉下水,咋辦?趕緊用行動表明立場、劃清界限呀!怎麼才能在父皇那兒顯示自己與韋家人是兩條道上的呢?離婚,把身邊這個自己最愛的女人攆走!這是最具說服力的一招。

李亨慌忙給父皇上表,言之鑿鑿稱自己與韋妃一直感情不和——“情義不睦”,鄭重向父皇請求解除與韋氏的婚姻。李隆基見兒子如此旗幟鮮明,當然相信了兒子的清白,准許二人離婚。

作爲政治鬥爭犧牲品的美婦韋氏,不得不含淚離開東宮,心如死灰,削髮入寺爲尼,安史之亂後寂寞死於佛舍。

揭祕一個被父親嚇得接二連三離婚的皇太子 第2張

網絡配圖

儲位的李亨,並非不愛韋妃,這一次的休妻分手,本是他求全保身的無奈之舉,誰知此後,這竟成了他向父皇表忠心的習慣性手法

韋妃走了,李亨寵上了另一位姬妾,這女子姓杜,封作良娣,人稱杜良娣。杜的父親杜有鄰犯了政治案,被人告發。又是李林甫負責審訊,又把太子李亨給牽扯了進來,一時之間,李亨百口莫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朝中颳起一陣廢太子另立的狂風。緊要關頭,李亨如法炮製,跪在父皇面前,聲淚俱下哭訴道,這杜良娣及其一家都非良善之輩,兒子一葉障目,未辨善惡,今日識得惡婦真面目,決定爲江山社稷計,爲大唐未來計,要與之離婚,將其打入冷宮!

玄宗對兒子在大是大非面前所表現出的勇氣,不以兒女私情而逾越家國政治的氣魄,大爲讚賞,當即准予其與杜氏斷絕一切關係。

李亨再一次靠着甩掉一個心愛的女人而穩住了自己的儲位。杜良娣被趕出太子府,貶作庶人,家人離散,從此生死不明。

揭祕一個被父親嚇得接二連三離婚的皇太子 第3張

網絡配圖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兩次婚變僥倖過關,但也讓李亨身心俱疲,同時又促使他變得聰明起來,明白了選女人,不能挑漂亮和自己喜歡的,而是要找父皇信得過和放心的,政治背景上可靠的。最終,他選擇了曾對父皇李隆基有養育之恩的竇老太太的孫女張氏。從此,李隆基不再疑神疑鬼,太子李亨一顆懸着的心也總算落地了。

當然,作爲李唐王朝欽定的接班人,李亨身邊也絕不像老百姓那樣只有王妃或良娣,他還有好些姬妾,因此我們這裏所講的“離婚”,也請不要混同於草民的夫妻分道揚鑣,出於政治權力爭鬥的需要,忍痛把深愛的女人拋棄,這應該是最準確的表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