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中的溥儀遜位生活:四年未聞鼓樂聲

本文已影響1.44W人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替年僅6歲的溥儀頒佈《退位詔書》,接受清室優待八條件,宣佈溥儀退位。同時按照優待條例,溥儀等仍“保持原來尊號不變”、“暫居宮禁”———紫禁城,繼續着小朝廷的生活。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民國十三年(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部隊趕出故宮。關於遜位後在故宮的生活,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曾有過回憶。不過,較爲簡略。至於《溥儀日記》所載,主要是其讀書生活,更是籠統。而新近公佈的《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清宮昇平署檔案集成》,卻能在很多方面爲這位遜帝還原出禁宮十多年生活的細節。

檔案中的溥儀遜位生活:四年未聞鼓樂聲

網絡配圖

這批檔案共1803件,記載的時間,從宣統三年一直持續到宣統十五年(1923年)。由於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溥儀檔》目前未公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溥儀檔案也只對少數專家學者開放,因此這批檔案可以說是目下能夠看到的關於溥儀遜位期間生活的最原始記載。

屈辱:袁世凱借昇平署行頭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第三章“袁世凱時代”一節中曾有這樣的記載:紫禁城中的早晨,有時可以遇到一種奇異的現象,處於深宮但能聽到遠遠的市聲。有很清晰的小販叫賣聲,有木輪大車的隆隆聲,有時還聽到大兵的唱歌聲。太監們把這現象叫做“響城”。離開紫禁城以後,我常常回憶起這個引起我不少奇怪想象的響城。響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幾次聽到中南海的軍樂演奏。“袁世凱吃飯了。”總管太監張謙和有一次告訴我,“袁世凱吃飯的時候還奏樂,簡直是‘鐘鳴鼎食’,比皇上還神氣!”張謙和的嘴巴抿得扁扁的,臉上帶着忿忿然的神色。我這時不過九歲上下,可是已經能夠從他的聲色中感到類似悲涼的滋味。(溥儀:《我的前半生》,50頁。)

檔案中的溥儀遜位生活:四年未聞鼓樂聲 第2張

網絡配圖

溥儀這段記載,說的是1916年(民國四年、宣統七年)的事,其中帶着明顯的感情色彩,讓人能夠真切感受到一個遜帝失國之後的悲涼心態。當時袁世凱已經準備稱帝,派人油繕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三大殿,還讓溥淪來借皇帝的儀仗以及玉璽等,“這些消息使我感到心酸、悲忿,也引起了我的恐懼。”(溥儀:《我的前半生》,第54頁。)

而其實,在更早的宣統五年(1914年),袁世凱就已經開始嘗皇帝的滋味了。

根據清宮昇平署檔案的記載,在宣統五年,袁世凱至少找清室借過三次行頭:

八月十九日,奴才狄盛寶奏爲請旨教導事。八月十九日醇親王、內務府大臣世續交諭,袁總統借用行頭、切末、管箱人等,奴才不敢自專,請旨教導。謹此奏請。(《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清宮昇平署檔案集成》(以下簡稱《集成》),第49冊,25904頁。)

八月二十日,奴才狄盛寶奏,內務府大臣世續傳到奴才處,袁總統借用行頭、切末收存庫內,謹此奏聞。

九月十三日袁總統再借,十五日歸還。(《集成》第4 9冊,25906頁)

十二月初七日,世續傳話,袁總統又來借行頭、切末、管箱人等。(《集成》第49冊,25912頁)

行頭指演戲用的道具、衣服:“切末”又稱“砌末”,是京劇各種道具的統稱。狄盛寶當時是昇平署總管太監。根據以上檔案記載,我們得知,這一年,袁世凱至少三次借過清宮昇平署的京劇道具、人員,但他並沒有親自出面,而是通過溥儀的父親載灃、當時的內務府大臣世續:第一次借了兩天,第二次借了三天,第三次是否歸還不得而知。清廷京劇盛行,此風也影響袁世凱。按照袁世凱女兒袁靜雪的記載,當年被攝政王罷官、回籍養傷的時候,袁世凱就曾多次傳京城名角如譚鑫培等到他隱居的河南洹上村唱“堂會”,足見對京劇的喜歡(袁靜雪:《我的父親袁世凱》)。當上民國大總統後,袁世凱在秉承這一愛好的同時,開始迫不及待地借清宮昇平署的行頭到中南海爲其演戲,一嘗“御用”的滋味。

檔案中的溥儀遜位生活:四年未聞鼓樂聲 第3張

網絡配圖

昇平署向來只爲皇家服務,如今卻爲袁世凱所享用!還有一點更讓溥儀氣憤,———宣統五年正月十七日,隆裕去世。按照大清禮制,三年(實際上是二十七個月)內屬於國喪期間,即便像皇帝登基等大典也是“設樂不作”。而在宣統六年,中南海就已經鼓樂喧天,難免讓遜帝溥儀心生“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悽慘之感

壓抑:四年未聞鼓樂聲

宣統七年五月十八日,昇平署接到這樣一道指令:“知會五處,盧老爺傳旨,六月初一日,漱芳齋伺候戲。”(《集成》第49冊,25994頁)

無論是對昇平署還是對當時的紫禁城而言,這道指令都顯得有些不同尋常———因爲自宣統三年三月初三日以來,在四年多的時間裏,紫禁城已經沒有唱過戲,一直被壓抑、沉悶的氣氛所籠罩。

受慈禧影響,隆裕太后也喜歡聽戲。根據《宣統帝起居注》的記載,宣統即位前三年,即使是在炮火連天、革黨四處起義、各省紛紛獨立的情況下,隆裕太后也不忘聽戲享樂,每月至少初一、十五兩次,遇到年節壽辰等還要增加。比如,在武昌首義的宣統三年八月份,隆裕太后看戲竟然達到一年之中最多的四次,分別是初四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起居注中如此記載:“上詣儀鸞殿皇太后前請安,奉皇太后幸純一齋侍早晚膳、看戲,戲畢,駕還慶雲堂。”(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宣統帝起居注》)

檔案中的溥儀遜位生活:四年未聞鼓樂聲 第4張

網絡配圖

儀鸞殿位於中南海,純一齋爲中南海演戲場所,宣統三年三月十三日起,隆裕太后從紫禁城搬到中南海居住。這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之後革命形勢迅猛發展。隆裕太后也就無心看戲了,自八月十六日之後,再也沒有宮中看戲的記載。

宣統四年的春節也是在這種壓抑的氣氛中度過的,沒有了慣常的王妃命婦前來祝賀,就是正月初十日隆裕太后的生日、正月十三日溥儀的生日,都沒有奏樂。根據昇平署檔案的記載:

正月初十日巳初二刻,老佛爺皇極殿受賀,中和樂伺候,中和韶樂。十三日辰正,萬歲爺長春宮給老佛爺行禮中和樂伺候丹陛樂。乾清宮伺候中和韶樂(注:撤,未伺候)。(《集成》第49冊,25818頁)

也就是說,隆裕皇太后、溥儀皇帝過生日,本應奏丹陛樂、中和韶樂的,但由於遜位影響,都沒有心情了———撤樂不奏。

禍不單行。宣統五年正月十七日,剛過46歲生日的隆裕皇太后病逝。這讓紫禁城陷入更大的壓抑之中。從昇平署檔案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喪禮情形:

正月十七日子初,隆裕皇太后慈馭上賓(摘子)。未正金棺奉移皇極殿。申初殮入。總管首領太監八十四名,領孝布八十四匹。金棺前舉哀之人分兩班,一班四十一名,二班四十二名。(《集成》第48冊,25872-25874頁)二月二十七日卯正三刻,隆裕皇太后由皇極殿奉移西陵,等待與光緒合葬。而國喪期間,紫禁城暫時用不着設樂之類禮儀。於是,二月十二日,昇平署總管狄盛寶奏請“帶領內學、錢糧處、中和樂、檔案房裏外人等挪移景山居住”,並於隆裕出殯的第二天搬回景山居住。

檔案中的溥儀遜位生活:四年未聞鼓樂聲 第5張

網絡配圖

前文所說的宣統七年六月一日的這次演戲,是爲居住在長壽宮的瑜妃慶祝生日。瑜妃是同治的皇妃,根據慈禧遺命,溥儀應該是“承繼同治兼祧光緒”,即以同治這邊爲主。但身爲光緒皇后的隆裕依仗自己皇后的地位,根本不顧這一套,反而將同治三位皇妃打入“冷宮”。直到隆裕去世,這三位皇妃纔有了出頭之日。這次生日,辦得頗爲排場:

爲慶賀長壽宮瑜主生日,六月初一日,漱芳齋伺候戲,連演三天。之後,內殿總管交下擬賞銀一百兩,總管狄盛寶尺頭二件,首領四名尺頭各一件,外學等就是三名三處共銀一千六十七兩。(《集成》第49冊,26031頁)

值得一提的是,溥儀在遜位期間經歷的喪禮,還有同治妃和自己親生母親的喪禮,後兩人的喪禮,都在宣統十三年。昇平署檔案記載:(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莊和皇貴妃於三月初七日時升遐,摘纓藍袍青褂三日,慈寧宮暫安三十五日。(《集成》第49冊,26297頁)

這年九月,因爲御醫範一梅被辭之事,光緒的瑾妃和溥儀大吵起來,由此直接導致溥儀的生母因害怕而吞鴉片自殺。紫禁城再次沉浸在壓抑氣氛之中:

宣統十三年九月初六日敬事房傳旨,爲醇親王嫡福晉薨逝請定稱曰皇帝本生妣,一切典禮:一,擬照成案,請皇上縞素十一日,於釋服後請發;一,請皇上素服一年;一,期年內元旦,皇上受賀仍御禮服,惟不宣表,樂設而不作。(《集成》第49冊,26316-26317頁)

親生母親的去世使得溥儀那年甚至取消了在年前給臣工們賞“福”字的慣例,第二年春節期間的受賀典禮上也沒有了音樂。這些,昇平署檔案裏都有記載:

十二月十四日,上傳今年賞福字未賞,明年照例賞。(《集成》第49冊,26321頁)

十二月二十一日,奏爲請旨教導事。十二月三十日太極殿次歲中和樂伺候喜樂(瑜主傳設樂不作)。正月初一日,太極殿受賀遞如意中和樂伺候喜樂,奴才不敢自專,請旨教導,(瑜主傳設樂不作)。(《集成》第49冊,26321-26322頁)

瑜主,是同治帝的瑜妃,隆裕死後,溥儀和她最爲親近。紫禁城這種壓抑的氣氛,直到第二年溥儀大婚時才被沖淡。

混亂:太監逃亡成風

儘管宮禁森嚴,但太監逃亡的事情在各朝都有發生。清朝咸豐期間,即使遠在承德避暑山莊,也不時發生太監逃亡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溥儀遜帝居住紫禁城期間,太監逃亡的情況就更頻繁了。

宣統四年,溥儀退位的第二年,是太監逃走的第一個高潮。年初,昇平署總管首領太監95名,這年逃走的,有記錄的就有6名:

五月初六日,中和樂太監王全興點名未到,上頭報逃走;十九日,奴才魏成祿謹奏,檔案房首領報到,奴才處今有本處太監丁春廣於五月十七日無故初次逃走,應交內務府派番役拿獲,謹此奏聞;二十五日,內學太監王廣和上頭點名未到,報逃走。(《集成》第48冊,25833頁)七月初三日,奴才魏成祿謹奏內學首領報到,奴才處今有本學太監任得慶於七月初一日無故初次逃走,應交內務府派番役拿獲,謹此奏聞。(《集成》第48冊,25835頁)九月十五日,奴才魏成祿謹奏,中和樂首領報到,奴才處今有本處太監劉長慶於九月十三日逃走,謹此奏聞。(《集成》第48冊,25848頁)十一月十七日,奴才狄盛寶謹奏,內學首領報到,奴才處今有太監吳連明於十一月十六日逃走,謹此奏聞。(《集成》第48冊,25850頁)

檔案中的溥儀遜位生活:四年未聞鼓樂聲 第6張

網絡配圖

按照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的說法,大多數太監收入很少,“如果犯了過失攆了出去,那就惟有乞討和餓死的一條路了。”可是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太監逃亡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清亡國讓他們覺得前途無望。“優待條件”第三款寫着,“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我的前半生》中說,“這時太監逃亡的事經常發生。太監們紛紛傳說,到了頤和園之後,大夥全都活不成。”(《我的前半生》,51頁)

如前所述,發現太監逃亡,一開始除了上報之外,還要讓內務府派人去緝拿。後來,由於逃亡的越來越多,加上可能走了之後也抓不回來了,慢慢就變成報告一下了事。

類似太監逃亡的記載,從宣統四年到宣統十五年的昇平署檔案裏時有出現,“宣統五年正月十五日,奴才狄盛寶謹奏,內學首領報到奴才處,今有本處太監劉天福於正月十三日逃走,謹此奏聞。”、“宣統十四年知日記簿記載,十一月十二日,又本處寫字人伊精阿抗傳不到,革去錢糧”。

根據檔案,從溥儀遜位到搬出紫禁城這十多年間,昇平署太監(包括總管、首領、官職太監和普通太監)的人數逐年減少———宣統二年正月時爲100名;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時爲95名;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減爲82名;六年十二月時急劇減少爲57名;七年十二月時爲50人;八年十二月時爲44人;十四年是溥儀大婚之年,昇平署差事大增,但即便如此也沒有增加人數,十二月的統計人數爲28名;宣統十五年十一月統計時,只剩下11名。(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其實,不僅昇平署,整個紫禁城,太監的數量也是在逐年減少。根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的回憶,在他十六歲以後(即宣統十三年、1921年之後),曾將除了太妃、皇后宮中之外的太監全部遣散,人數從原來的1000多人減爲200多人。昔日前呼後擁的皇帝,開始領略“庭前冷落鞍馬稀”的滋味。

檔案中的溥儀遜位生活:四年未聞鼓樂聲 第7張

網絡配圖

困頓:太監月例發放不及時

溥儀遜位居住在紫禁城期間,太監的月例發放開始不及時。宮中的規矩,一般是每月初一、初二日遞敬事房月例單,十一、十二日領。根據“知會檔”的記載,從宣統七年三月開始,月例發放變得不準時。以宣統七年的月例發放爲例:

三月初九日知會三處首領,三月初九日敬事房傳旨,十二日月例再聽傳,爲此知會(《集成》第49冊,25992頁);

五月初十日知會三處首領,敬事房傳旨,十二日月例再聽傳(第49冊,25994頁);

六月的月例也是再聽傳;九月、十一月、十二月的月例,均爲再聽傳。

而當年《恩賞日記檔》中“三月十八日領月例”、“六月初五日領五月十二日月例”、“六月二十八日領十二日月例”、“九月二十八日領十二日月例”、“十一月二十一日敬事房領月例”、“十二月二十三日領月例”等記載,也印證了“知會檔”所言非虛。

月例發放不規律的情況,從此一直持續。即便是溥儀大婚的宣統十四年,根據《知會日記簿》記載,當年的月例沒有一個月是按時發放的,十二個月都是“敬事房傳旨,十二日月例再聽傳”。不過,一般能拖一到兩個月再補發,沒有拖欠不給的現象。

溥儀裁撤太監,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怕太監偷東西。不過,從紫禁城經濟緊張以致延發月例的事實來看,裁撤太監是不是也有減輕財政負擔的考慮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