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看似把匈奴趕跑了,其實最後雙輸了

本文已影響1.89W人 

自漢高祖開始,漢帝國對匈奴的“和親”政策延續了五十餘年的時間,期間雙方發生過一些小規模的摩擦,但是罕有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出現,這與漢帝國最高統治者的戰略構想有關。

漢武帝看似把匈奴趕跑了,其實最後雙輸了

當軍事鬥爭不再成爲主要的政治方向時,或者說,依靠武裝鬥爭的手段不能再獲得經濟給養的時候,經濟建設就成了新時期的政治主題方向。後高祖時代,也就是自漢惠帝、呂后執政時期起,漢帝國政府的政治工作重心就已經逐漸向經濟發展這個方向偏移。在文帝執政時期,尤其以經濟發展工作爲重。

建國初始的漢帝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經濟供給處於極其緊缺的狀態中。彼一時,緩和雙邊矛盾,無疑是一種降低經濟建設成本的方式。簡而言之一句話:以空間換時間。這源於農耕經濟在穩定性、抗風險性以及可發展性上,與遊牧經濟相比較,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就是農耕經濟的高彈性所致,這意味着以同樣的時間長度爲限制條件,農耕經濟的發展速度要遠高於遊牧經濟。然而農耕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壯大,會對自然環境造成難以逆轉的破壞。典型的如墾荒、伐樹、興修水利工程等,此爲一則閒話。

漢武帝看似把匈奴趕跑了,其實最後雙輸了 第2張

文、景兩代皇帝執政時期,“和親”事實上成了緩和雙邊矛盾的政治手段。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助於殘破的經濟及早步入康復的軌道,而支付適當的穩定環境成本,對於整個社會羣落來說,是可以容忍的。

接受對外輸出經濟給養換和平,對於漢帝國這個新政權來說,同樣很有必要。因爲這是一個穩固政權的重要戰略方案。一般來說,外部的壓力大多不至於引起政權的變革,而內部的紊亂,則會影響到政權的穩定續存。尤其是當血緣關係不再能約束政治利益的分歧時,國內的政治環境就會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因此,這個時候的第一要務是集中力量消除、解決內部的矛盾。甚至可以這樣說,在沒有剪除新割據勢力前,試圖對外採取任何強硬措施都是不明智的。因爲這極有可能會使江山色變,政權易手。以血爲代價得來的政權,任何持有者都不會寬容地允許他人共享,更不要談轉而易手的問題了。

無數次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長城往往從內部崩塌。因而說若想攘外,必先安內。

漢武帝打了一場雙輸的戰爭

漢武帝看似把匈奴趕跑了,其實最後雙輸了 第3張

晁錯算得上是個有遠見的人,但是作爲從政者,他顯然於政治上不夠成熟,所以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漢武帝執政時期的人口爆發性增長,是社會羣落內不堪承受經濟壓力重負的開始。而經濟實力膨脹的社會成員對政治權利的要求,則是危及專制統治的潛流。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成了漢武帝時期嚴刑峻法的源動力。然而僅有這些還不夠,嚴峻的形勢逼迫着武帝必須以更激烈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在經濟上要國進民退,維護住統治。毫無疑問,戰爭是最好的辦法。只有將國家軍國化,使得整個國家處於長期的戰爭狀態,才能保證這個社會羣落中的一切資源都能隨意地供統治者加以調撥、使用。製造對外矛盾,並開動戰爭機器,從來都是強化集權專制統治的有效手段。

其次是消滅激增的人口,降低社會羣落內經濟的壓力。戰爭,這毋庸置疑的絞肉機,就是人口正增長的天敵。令統治者更爲津津樂道的是,這種消滅人口的方式,大多不會令其受到詬病,反倒是好處多多。尤其是在戰爭勝利後,獲得的經濟資源如土地,則成就了他們開疆拓土的美名,更是被載入史冊的光輝政績。

漢武帝看似把匈奴趕跑了,其實最後雙輸了 第4張

這冷眼看上去毫無關聯的兩者,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同一個目標:戰爭。於是在漢武執政年間,就有了同匈奴近三十年的戰爭。

事實上,漢武時期的戰爭並未如後世人們想像的那樣,憑藉武力打造了一個盛世,也沒有令生存在遊牧經濟環境中的異族屈服,更沒有讓他們恐懼到不敢來犯的地步。只是在耗盡國力,人口折損過半之餘,兀自多了些空曠的土地。人口的銳減,使得經濟資源寬鬆起來,被破壞的經濟秩序需要得到重新的構建。於是新的仁政又來了,所謂的“盛世”再現了。而那巡睃在中華大地上空的專制靈魂,卻一直茁壯地成長着,直至步入成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