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把關羽趕出廟堂,導致大宋滅亡的根本原因

本文已影響2.23W人 

關羽,字雲長,山西運城常平村人。關羽與劉備、張飛結拜爲三兄弟,劉備建立蜀國,關羽守襄陽、定益州、督江陵,被封爲前將軍。唐朝開始懸掛關公神像,關羽已經被神化。在中國民間的影響力深遠,關羽忠孝仁義、智勇兩全,簡直就是戰神的代表。後來又成了財富的代表,無所不能的神。但是這些表象沒有遮蓋住宋太祖趙匡胤的眼睛,他把關羽從配享的武成王廟敢了出來,而宋真宗則把孔子的後代封爲衍聖公 ,時代傳遞。

歷朝歷代創業之主,大都憑軍事力量奪取江山,只有趙匡胤是個職業軍人出生。其他如漢高祖爲亭長,唐高祖和隋文帝是貴族,元太祖和清太祖是少數民族的領袖,明太祖是農民,他們的政治背景在創立帝業時先聲奪人。只有宋太祖趙匡胤以軍功起家,即創立朝代之日,仍是現役的高級將領,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奉周恭帝之命去抵抗契丹的入侵,在開封城外的陳橋驛被部下黃袍加身推戴而爲皇帝。恭帝郭宗川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政變沒有遇到抵抗,在中國歷史上也創立了一種不經過流血而誕生一個主要的朝代之奇蹟。趙匡胤的經歷對造成北宋注重技術、不因襲前朝作風的趨向有很大的關係。

宋太祖不用漢高祖和明太祖的伎倆去屠殺功臣。在統一期間投降的諸侯也沒有趕盡殺絕,對後蜀孟昶、南唐李煜等諸侯國“皇帝” 也優待,沒有背後下手。對於柴榮的後代更是給予優待,無歷朝的疑忌殺戮情事,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與功臣共享勝利成果,他曾留下太廟石碑立有“誓約”不殺大臣及言事官,這一方面表示他的寬懷,一方面也由於他的自信。

宋太祖趙匡胤把關羽趕出廟堂,導致大宋滅亡的根本原因

宋朝創業之主特別重視經濟,把經濟看作戰爭的一種手段,他所設國家儲備要求不低於九年的軍用。他曾說:“俟滿五百萬緡,當向契丹贖燕薊。”他又曾向左右說:“我以二十四絹購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過十萬人止費二百萬絹,則敵盡矣。”他的積絹計劃,曾給第六個皇帝神宗趙瑣一種啓發的作用。約在一百年之後,神宗在庫房上題自制詩:“五季失圖,儼狁孔熾,藝祖造邦,思有懲艾,爰設內府,基以募士,曾孫保之,敢忘厥志?”以上三十二字,以每字作一庫的名號。三十二庫積滿後又成立二十庫。但是其祖先與曾孫都沒有看出:經濟力量固然可以翻變爲軍事力量,但是其中又有組織結構的各項原則,並不僅是二百萬匹絹,則可以敵對方十萬的精兵。設立三司(鹽鐵、戶部、度支)管財政,各地方的收入分爲“上供”、“送使”、及“留州”三個部門。“使”爲轉運使,其職責是將各地財物,輸送於中央,《宋史》“食貨志”:“於是外權始削,而利歸公上”。北宋政府又以文知州軍事,打破了唐末以來地方首長派遣縣級官的習慣,有中央直接任命州縣官,宋朝採取三年循環制的考試製度,爲擴大官吏基礎提供了基礎。

趙匡胤實施的各種設施都有刺激國家經濟的趨勢。宋朝在商業方面的收入超過以前各代,財政收入的一半來源於商業。太祖開貨幣擴充之源,增到年五百萬貫的數量,兩年的鑄錢數就超過四百年後朱明全朝二百七十六年所鑄之總和。北宋以開封爲國都,南宋以臨安(杭州)爲國都,主要考慮水陸交通的便利,沒有考慮到軍事上和國防的需要(趙匡胤主張定都於長安或洛陽,因趙光義以在德不再險反對而罷)。中國已初步形成一種在南方以水運佔優勢的經濟體制和一個在北方以畜牧爲主的體制。

宋太祖趙匡胤把關羽趕出廟堂,導致大宋滅亡的根本原因 第2張

追求事業上的成功是宋太祖趙匡胤自己的一生宗旨。他曾在武成王廟觀兩廊所陳歷代名將的畫像,用手杖指白起說:“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爲受享於此?”命去之。左拾遺知制誥高錫因上疏論王僧辯不克善終,不宜在配享之列,當趙匡胤場指示應當“功業始終無瑕”的才配享。命令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根據功業始終無瑕者這個原則進行取捨。升漢灌嬰、後漢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宋沈慶之、後魏李崇、傅永、北齊段韶、後周李弼、唐秦叔寶、張公謹、唐休璟、渾鹹、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樑葛從周、後唐周德威、符存審二十三人;退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後漢段紀明、魏鄧艾、晉陶侃、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北齊慕容紹宗、樑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一人。又命令塑管仲像於大堂奉祀。這也與傳統的習慣,總是要哼吟着“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沉湎於一種悲劇的情調纔算得有見識的態度完全相反。

宋太祖趙匡胤把關羽趕出廟堂,導致大宋滅亡的根本原因 第3張

個人可以蓋棺論定,歷史卻無法蓋棺論定,也沒有功業無瑕的朝代。經過太祖的創業,宋朝的歷史留下了不少似是而非的現象:一個以軍人爲首腦而組成的國家,自始注意國防,偏在軍事上無所作爲,企圖注意實際,不受抽象的觀念所矇蔽,而這三百一十九年在它領導之下,所產生的特出人物,偏是哲學家爲多。而被他所不屑的關羽在宋徽宗時就鹹魚翻身,被冠以 “忠惠公”、“祟寧真君”。元朝時,關羽被封爲“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代則有“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等封號。清順治帝曾特封關羽爲“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城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這不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