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對清朝大臣張廷玉的歷史評價是怎麼樣的

本文已影響3W人 

張廷玉,清朝時期的大臣,輔佐過不同的君主,仕途起起落落,在不同時期遭遇不同的從政境遇,晚年因得罪乾隆未能安享晚年,但死後卻得到入廟的殊榮。 

後人對清朝大臣張廷玉的歷史評價是怎麼樣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張廷玉,又名橫臣,安徽桐城人。1700年,中進士入官,在康熙年間入內閣擔任學士、吏部副長官。

雍正繼位後,張廷玉頗受賞識與重用,開始在政場上大顯身手。他協理翰林院文章事務,晉升爲禮部尚書,成爲《世宗實錄》的副主編。隨後,張廷玉逐漸成爲皇子的老師,以及鄉試主考官。後由於其文筆寫作深符皇帝的心意,又擔任了《明史》的主編。

張廷玉做事聰明老練,思維謹慎周到,且文筆出衆,才氣盡顯,因此深得雍正的寵信與提拔。國家大事上,無論軍事還是政務,雍正都與之商議,參與決策,且當時國家的古書典籍也大都出自他筆下。1726年,張廷玉升爲大學士,參與軍務,着手改善軍機制度。

雍正去世後,張廷玉受遺詔之令其死後可進入太廟。乾隆初期,張廷玉任總理大臣掌理事務,後年近花甲,逐漸不得乾隆待見,他深明皇上有意將他換之,便主動請辭。後張廷玉請求皇上保留其入廟之位得到允許後,未親自進朝叩謝,受到怪罪,被削伯爵之位。後由於學生去世執意歸鄉,使皇上大怒,取消其入廟資格。

張廷玉於84歲病逝,死後乾隆改變態度,認爲其一代老臣,仍使其入廟,成爲清朝唯一入太廟的漢臣。

張廷玉的詩詞

張廷玉,作爲清朝歷仕三君的元老大臣,其在政界的鼎盛時期是雍正年間平步青雲,衆所周知他是以政治才幹與文筆之佳而扶搖直上的,如今歷史上還流傳着他初入仕途時與康熙之間關於一首詩詞的故事。  

後人對清朝大臣張廷玉的歷史評價是怎麼樣的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張廷玉的文筆好是出了名的,他的詩文作品中,最出名的必然要數“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這一首,它被後世改成歌曲或用在影視作品中,知名度極高,據悉當時康熙也正是因爲這一首詩而對張廷玉讚賞有加的。

康熙年間,張廷玉還是個初入仕途的新進士,有一天他在萬里長城閒着散步,詩興大發便作詩一首,趁着無聊順便還把詩句刻寫在城牆上。後來康熙前來此處巡視,碰巧看見了城牆上塗鴉着的詩句,大爲震驚,但是康熙帝非但沒有因爲詩文中消沉的語句而生氣將張廷玉定罪,反而當衆大聲宣稱此後大清將永遠不再修築長城,此後更是對張廷玉多加重用與提拔。

這個典故被頌爲歷史美談,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一定程度上康熙帝或許胸襟氣量比許多漢人皇帝更甚一籌,其自信使他沒有因爲這樣的詩句而搞文字獄,想必康熙帝也已經深深地體會到,長城再堅固,也不是鞏固一個民族的根本,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

而張廷玉的這首詩,實在是史上難得的佳作,詩文工整有氣勢,前文講出了人生自然循環的規律、國家改朝換代的無奈,尤其是最後一句,以對偶的句式寫得氣勢磅礴、感概萬分,千古流芳。

張廷玉的歷史評價

張廷玉,清朝元老大臣,工作上他一絲不苟,處理公務絕不過夜;作風上,他生性高潔清廉,絕不私拿他人之物;才幹過人,在位時期在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做出許多重要舉措,歷史上對於他的評價極高。  

後人對清朝大臣張廷玉的歷史評價是怎麼樣的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張廷玉上任以後,着手整治官場風氣,嚴格摒棄行賄貪污之風,懲治了作風不良的貪官污吏,初入仕途便得一衆好評。

張廷玉任篡修官時,主要負責文字工作,雍正年間,幾乎由張廷玉一人獨攬所有撰寫諭旨的工作,編寫相關文書、實錄以及擔任明史等多本史書的主編。張廷玉的文字草擬均能順達雍正之意,昭告天下,因此屢獲嘉賞。

雍正八年設立軍機處以滿足西北用兵之需,由張廷玉任職掌管事務,軍機處初期的職責、制度、功能等均由張廷玉設定。此時的張廷玉手攬大權,制定軍機規制,每天頻繁應召進宮,秉承皇旨,處理多個政務,參與國家要密的商討。軍機處作爲中樞機關持續影響了清中晚期,而張廷玉所制定的軍機制度開創了廷寄之法,提升清政府的工作效率。

張廷玉還開創了奏章制度,由於早期清沿襲明制,官員向皇上上書奏摺程序繁瑣,保密性能低,於是張廷玉改良了奏摺,將之制度化、保密化,改革完善了官方文書,一直保持至清末。

張廷玉的各種舉措,關於君臣間權利分配,影響了清朝時期的官僚政治,對清代中後期影響極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