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外交等方面,楚莊王有哪些成就與作爲?

本文已影響1.24W人 

楚莊王熊旅,又稱荊莊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旅(一作侶、呂),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莊王熊旅即位,莊王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國內矛盾重重,爆發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在複雜的形勢下,他採取了以靜觀動、以感辨奸的對策,表現出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狀況。三年後,他對楚國的政局和各類人物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他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爲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

楚國在北林打敗晉國軍隊後,鄭國開始聽命於楚國。爲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楚國在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戰中大獲全勝。使楚國的聲威大振,國勢日強,而晉國在中小國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們的能力。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願望。

楚莊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諡號莊,葬於紀山。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爲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在經濟外交等方面,楚莊王有哪些成就與作爲?

爲政舉措

經濟

發展農業

楚莊王在位二十三年,據史籍記載,孫叔敖擔任令尹期間,楚國經濟、政治、軍事均有重大發展。首先,興建水利工程,發展農業生產。按《淮南子·人間訓》說法,孫叔敖在出任令尹前,就“決期思之水,而灌雲雩之野”,即帶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灌溉農作物,這項水利工程,就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孫叔敖任令尹後,繼續興建水利工程,孫叔敖激沮水作雲夢大澤之池。此項工程當在沮、漳水下游,建成後對以郢都爲中心的農業水利灌溉帶來極大方便。楚國南之沮漳水流域,北之汝水流域,都興建了水利工程,形成了南、北灌溉網絡。

商業政策

楚莊王曾認爲楚國貨幣價值太低,就“更小以爲大”,鑄造減重大錢(實際價值低於其名義價值)取代原來的小錢。這種貨幣貶值政策,損害了商人的利益,過成了流通的混亂,使許多商人停業,民不聊生。楚相孫叔放得知這一情況後,要求楚莊王立即皮止大錢,恢復使用小錢.楚莊王接受了這一建議,使楚國市場又恢復了正常枚序,重析帶榮起來。顯然,反對國家實行拐害商業活動的貨幣政策,維護正常的商品貨幣流通扶序,是孫叔教輔佐絕莊王稱霸諸侯所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

在經濟外交等方面,楚莊王有哪些成就與作爲? 第2張

外交

威服陳鄭

陳國、鄭國地處楚、晉中間地帶,故晉楚爭霸,必首先爭奪陳、鄭。楚莊王鎮壓若敖氏之亂後,任孫叔敖爲令尹,政治穩定,國力增強,就全力北上攻陳伐鄭,與晉展開了正面交鋒。陳是小國,力量不強,故時而親楚,時而附晉,受到晉、楚兩國交互攻伐。楚莊王十年(前604年),楚莊王剛平亂後,即興兵伐鄭,陳懼,轉而附楚。晉毫不示弱,亦立即出兵救鄭,伐陳。次年,晉爲討伐陳國親楚,又繼續攻打陳國。楚則攻打鄭國,鄭被迫與楚和。楚莊王十二年(前602年),鄭又轉而與晉和,晉成公於是會宋、魯、衛、鄭、曹等國國君於黑壤。在此形勢下,次年,陳只得與晉和,楚不放手,立即出兵攻陳,陳又轉而附楚。楚莊王十六年(前598年)夏,楚莊王經伐鄭服鄭後,即與鄭、陳盟於辰陵(陳邑,今河南睢陽西北)。楚莊王爲了穩定陳國局面,再一次舉兵伐陳。攻入陳後,“殺夏徵舒,諸慄門。因縣陳” 楚莊王後來仍恢復了陳國,迎陳靈公之子午爲國君,是爲陳成公。楚莊王滅陳後又復陳一事,當時影響很大,受到普遍稱讚。

楚莊王在討陳服陳的同時,也全力與晉爭奪鄭國。從楚莊王十年(前604年)至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的七年間,楚伐鄭六次,幾乎年年出兵,晉有時救鄭,有時因鄭與楚和又轉而伐鄭,爭奪極其激烈,鄭國憂心忡忡,深受其苦。楚莊王十六年(前598年)春,楚莊王從爭霸戰略出發,再一次親率大軍攻鄭,進抵鄭邑櫟(今河南禹縣),鄭國難以支持,惶恐不安,遂從楚。但楚莊王以爲鄭在晉、楚交兵過程中,時而親晉,又時而親楚,故從楚是迫不得已的,“自是楚未得志焉”。楚莊王對陳、鄭均採取寬容懷柔態度,先以兵討之,後以德服之,充分顯示了這位霸主的睿智大度。

逼宋從楚

晉、楚爭霸中原,爭奪宋國是主要目標,宋之臣服與否,也是稱霸的重要標誌。昔日楚成王敗宋,稱霸中原;楚穆王於宋“田孟諸”,亦有實霸中原的標幟。故楚莊王平羣蠻百濮後,即於楚莊王六年(前608年),與晉爭奪宋國,並於北林(今河南新鄭)大敗晉軍。第二年,楚又命鄭伐宋,戰於大棘(宋地,今河南睢縣南),宋軍又敗,宋被迫築城。其後,楚莊王重點打擊陳、鄭,對宋暫置一旁,宋則堅定附晉。

楚莊王爲了徹底降服宋國,在邲之戰後,把矛頭指向了宋國。楚莊王十八年(前596年),楚莊王爲報復宋救蕭之舉,親領軍攻宋,但這只是教訓性的。第二年,當作好了充分準備後,楚莊王決定派申舟出使齊國,指示他“無假道於宋”。 楚莊王的用意在於向宋國挑釁,試探宋人的態度。申舟至宋時,宋人果然制止。楚莊王獲此消息後大怒,“投袂而起。履及於窒息,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楚莊王十九年(前595年)秋九月,楚莊王親率大軍攻宋,把宋國團團包圍。宋國君臣驚恐,派樂嬰齊赴晉告急求救。晉景公想派兵救援,大夫伯宗反對,認爲“天方授楚,未可與爭” ,待楚衰後再見機行事。

在經濟外交等方面,楚莊王有哪些成就與作爲? 第3張

楚莊王二十年(前594年)五月,楚軍圍宋已很久了,糧食將盡。楚莊王見宋已服,就與宋結盟,宋以華元爲質,楚釋圍罷兵而回。楚莊王圍宋,前後達九個月之久,晉國始終不敢出兵,足見楚國霸勢強盛。楚莊王逼宋從楚,不輕易舉兵攻城,後見其窮困難支,又主動撤兵。這種兵臨城下,圍而不破、逼其誠服之舉,也屬我國軍事史上罕見的戰例,具有深遠的影響。圍宋之役,震撼了中原國家。如魯國大臣孟獻子建議魯國遣使去宋向楚莊王“聘而獻禮”,“謀其不免也”,魯宣公贊同,派孟獻子去宋拜見楚莊王,加強了楚、魯之間的關係。

文化

楚莊王大膽融通華夏,“以夏化夷”。楚莊王從個人修身養性到國家治理的各個環節都十分注重學習、吸收以周禮爲核心的中原文化,他曾向詹何請教什麼是治國之本。楚莊王時期的朝章典制,仍然承襲中原禮制,“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 楚國的官制有的儘管僭號稱呼,有違周禮制,但仍沿用了許多中原稱呼,說明楚國在不斷效仿中原文明。

民族

楚莊王三年(前611年),楚遇到饑荒,於是北方的戎、西北的庸、糜以及羣蠻、百蹼全部聯合起來,一同攻伐楚國。有的大臣主張遷都以避讓叛軍,蒍賈反對遷都,認爲叛軍也可以追趕到新都,楚莊王採納蒍賈的不遷都主張,下決心平叛,並最終平定叛亂,穩固國內局勢。楚莊王滅庸服羣蠻百濮,具有重要意義。楚國從此進一步鞏固了後方,加強了與巴、秦的聯繫,可以全力北上圖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