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李迪簡介:宋仁宗親題其碑首爲“遺直之碑”

本文已影響1.34W人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李迪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李迪(971年-1047年),字復古,先祖爲趙郡人,後遷家至濮州(今山東鄄城舊城)。北宋名臣、詩人。

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狀元及第,歷任通判、知州、知制誥、節度使等職,多次出入內外,兩度官至宰相。晚年以太子太傅致仕。

慶曆七年(1047年),李迪去世,年七十七。追贈司空、侍中,諡號“文定”,仁宗親題其碑首爲“遺直之碑”。《全宋詩》錄其詩,《全宋文》錄有其文。

北宋宰相李迪簡介:宋仁宗親題其碑首爲“遺直之碑”

人物生平

李迪生於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其家族先世居趙郡,後移居幽州。曾祖父李在欽,爲躲避五代戰亂,又移住濮州(山東鄄城)。李迪深厚穩重有才學,曾攜帶自己所作的文章拜見文學家柳開,柳開認爲他是一個奇才,並說:“是公輔之才。”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中進士甲科,狀元及第。考中狀元后,李迪被授職將作監丞,歷任徐州、兗州通判。後改任祕書省著作郎、直史館,任三司鹽鐵判官。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進行泰山封禪時,李迪又任兗州通判。因解送開封府進士失當,被貶爲海州監稅。又改任右司諫,起任鄆州知州。後獲召入朝,奉命糾察刑獄案件。升任起居舍人,安撫江州、淮州,以尚書吏部員外郎之職任三司鹽鐵副使,升任知制誥。

真宗巡幸亳州時,李迪任留守判官。他素聞亳州盜賊橫行,遂命李迪知亳州。任上,李迪明察暗訪,探知盜賊的據點,派勇士將其捉拿,並斬首示衆。李迪回京後,適逢河湟地區吐蕃首領李立遵等勢力強盛,真宗憂慮關中形勢,在長春殿召對李迪,將其升爲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知永興軍。永興軍城中有許多遊手好閒的人,常常作亂犯法,李迪上奏捉拿首領,將其送往朝廷。後調任陝西都轉運使,入京任翰林學士。

李迪曾於假日回家省親,忽然接到朝廷詔令問對於內東門。真宗拿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奏的每年朝廷收入和支出的數目給李迪看。這時每年都要發生蟲災和旱災,真宗詢問用什麼辦法來補救損失,李迪請求拿出內藏庫所藏來資助國家急需,那麼賦稅征斂寬鬆,百姓不會感到煩勞。真宗說:“朕打算讓李士衡接替馬元方,等李士衡到任後,朕會拿出金帛數百萬借給三司。”李迪說:“天子的財產沒有內外之分,希望陛下下詔將金帛賜予三司,來顯示陛下的恩德,又何必說借呢。”真宗十分喜悅。李迪又說:“陛下東封泰山時,下敕令所過之處不要砍伐樹木清除道路,將驛舍或州治的官署作爲行宮,僅僅派人修飾休息罷了。到巡幸汾州、亳州,土木勞役,超過往年百倍。如今蟲旱之災,大概是上天降下旨意警告陛下。”真宗認爲很正確。

李立遵於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率軍三萬多人,準備侵宋。頓時邊關謠言紛紛,形勢吃緊,邊帥曹瑋疏請求增兵固防,但真宗反認爲他害怕,準備派人替換他,將其斬首。李迪力陳曹瑋有勇有謀,是忠臣良將,他日定能邊關奏捷。真宗方纔作罷。同年,曹瑋於三都谷之戰中大破李立遵部。

北宋宰相李迪簡介:宋仁宗親題其碑首爲“遺直之碑” 第2張

天禧二年(1018年),真宗立趙受益(改名趙禎,即宋仁宗)爲皇太子後,寇準被奸臣丁謂誣陷罷相,真宗欲以李迪爲相,李迪堅辭不受。真宗任命李迪爲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丁謂專權,排除異已,李迪被罷相,知鄆州,幾被迫害至死。史稱此時“朝中正人爲之一空”。

丁謂垮臺後,王曾爲相,李迪起爲祕書監,知舒州。歷任江寧府尹,兗州、青州知州,又任兵部侍郎、知河南府。李迪入京上朝時,太后在簾後對他說:“你一直不想讓我參預國事,恐怕是一種過失。如今我將天子撫養成人並登皇位,你認爲怎麼樣?”李迪對答說:“臣下蒙受先帝的恩德,如今見天子聰明通達事理,臣不知道皇太后的大德,到了如此地步。”太后也很高興。李迪後以尚書左丞知河陽,升任工部尚書。

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去世,親政的仁宗重召李迪爲資政殿學士,判尚書都省。不久,復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景佑年間,李迪被呂夷簡排擠陷害,罷爲刑部尚書,知亳州,後又改任相州知州。不久後又任資政殿大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留任京師。李迪素來厭惡呂夷簡,於是上奏稱呂夷簡私交荊王趙元儼,曾經補任其門下的僧人惠清爲守闕鑑義。呂夷簡請求辯護,仁宗下詔對呂夷簡加以審訊,都是李迪在中書所行之事,呂夷簡因而沒有參加齋祠。李迪之後被降爲太常卿、知密州。又任刑部尚書、知徐州。李迪上奏自己所在之地鄰近兗州,打算巡視州縣順便祭祠大山來爲仁宗祈求豐年及皇子。仁宗對輔臣說:“大臣應當替百姓訪問疾苦,祈禱對李迪不適宜,不要讓他前往。”此後,李迪又改任戶部尚書、知兗州,再加授資政殿大學士。

李元昊攻延州,宋軍損失慘重,李迪自請戍邊,仁宗不許,命李迪爲彰信軍節度使,知天雄軍,調知青州。次年,駐守本鎮,請求告老回鄉,以太子太傅致仕,歸濮州。後來李迪之子李柬之爲侍御史知雜事,侍奉李迪來到京師。仁宗多次派使者前來慰問,並想召見他,李迪以身體有病而辭謝。

慶曆七年十月十日(1047年11月1日),李迪病逝於家中,享年七十七歲。仁宗追贈李迪爲司空、侍中,諡號“文定”,並親自題其墓碑爲“遺直之碑”,又改其所葬的鄧侯鄉爲“遺直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