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初期劉備和曹操都以人爲食 孫權爲何沒有這麼做

本文已影響1.54W人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三國缺糧食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東漢王朝終結之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發展規律再度發揮作用,天下分崩離析,各路豪強紛紛擁兵自重,稱霸一方,都想在逐鹿中原的大戰中分一杯羹,弄好了一統河山當皇帝,弄不好也能當個威震一方的軍閥諸侯,彼此之間連年混戰不休。

三國初期劉備和曹操都以人爲食 孫權爲何沒有這麼做

“亂世英雄起四方”,就是三國初期的真實寫照。以聲勢浩大的黃巾大起義爲起點,大江南北黃河上下,短短時間內,先後出現了遼東公孫淵、河北公孫瓚、袁紹、袁術,河南曹操,徐州陶謙,江淮呂布,荊州劉表,漢中張魯,關西馬騰、韓遂,江東孫策孫權,再加上一度居無定所的劉備等等諸多武裝勢力。

三國初期劉備和曹操都以人爲食 孫權爲何沒有這麼做 第2張

這些武裝勢力之間,因爲劃分勢力範圍、搶奪地盤人口糧食等資源,而經常大打出手,彼此之間虎視眈眈,都想一口吞掉對方,引發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火烽煙。對於現代人而言,只記住了那個時代的諸多英雄人物,運籌帷幄、妙計如神的諸葛亮,剛猛無儔的張飛,忠烈千秋的關羽,驍勇無匹的呂布等等。殊不知,“一將成名萬骨枯”,這些謀臣勇將的腳下,卻是一望無際的骨山血海。

三國初期劉備和曹操都以人爲食 孫權爲何沒有這麼做 第3張

從東漢覆滅到西晉建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亂中,受害最深的無依無靠的貧苦農民。他們既要被迫參加繁重的勞役和兵役,充當軍閥爭霸戰的炮灰,還要千辛萬苦耕種田地,交納田租和沉重的賦稅。激烈而無休止的戰爭,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使得三國時期成爲中國歷史上人口銳減的高峯期。

戰火的破壞,人口的逃亡與銳減,最終導致了一個極爲嚴重的後果:成千上萬個村鎮淪爲廢墟和無人區,成千上萬畝良田淪爲荒野。田地無人耕種,最終導致了三國時期極爲嚴重的糧荒,糧食奇缺,尤其是軍隊這樣的純消耗單位,動不動就是幾萬甚至十幾萬張嘴,坐吃山空,根本無法籌措到足夠的糧食。

爲了維持生存,一種極爲醜惡的現象在三國時代迅速蔓延開來:以人爲食。《三國志》中的記載比比皆是,“漢末,黃巾賊起,天下饑荒,人民相食”,“時人飢,相漁食”,“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

三國初期劉備和曹操都以人爲食 孫權爲何沒有這麼做 第4張

以仁義著稱的劉備也未能免俗,《英雄記》記載,“備軍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劉備駐軍小沛期間,因爲糧食奇缺,軍隊上下自相殘殺以人爲食。曹操更是此中老手,《三國志》記載,“建安二年夏,太祖軍乘氏,大飢人相食”,“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歷史記載觸目驚心。

奇怪的是,同樣是三國爭霸戰的參與者,江東孫權卻從來沒幹過以人爲食的事,歷史上一次相關記載也沒有。原來,並非孫權多善良,而是與孫權所在的地理位置有關,江東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萬里長江成爲天然屏障,北方中原的戰火很難蔓延至此,使得江東地區成爲當時一方相對安定的世外桃源,百姓生活相對穩定,較少受戰亂波及。

三國初期劉備和曹操都以人爲食 孫權爲何沒有這麼做 第5張

其次,江東地區河流密佈,水源豐沛,爲農業生產提供得天獨厚的優勢保障,北方地區常見的旱災與蝗災在這裏極爲罕見,使得農業糧食產量充裕而有保證。第三點,這裏江河湖泊衆多,又瀕臨大海,水產魚蝦產量豐足,即使是萬一農業歉收,人們還能靠漁業爲生,不致於餓肚子,因此孫權和他的軍隊也從來不必幹以人爲食的事。

參考資料:《三國志》《英雄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