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心四大名臣當中 四人最後爲什麼會“抱憾而終”

本文已影響2.92W人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晚清四名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晚清政府得到了30餘年的喘息時間。實際執掌最高權力的慈禧太后,重用漢臣、大力改革,努力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三千年未有之強敵”的亂局中摸索前進,使得國內環境基本安定、洋務運動蓬勃發展,讓封建社會出現了最後一次“中興”氣象,後世稱之爲“同光中興”。

晚清中心四大名臣當中 四人最後爲什麼會“抱憾而終”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就是爲“同光中興”的出現和延續做出巨大貢獻的4位朝廷重臣,一般認爲他們分別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

其中,曾國藩被評價爲“羣才效用,大寇蕩平,而爲中興第一功臣也”;李鴻章被慈禧太后讚頌爲“再造玄黃”;左宗棠則是“勳名之盛,秦漢以後,誰與比倫”;張之洞更是被清廷評價爲“公忠體國,廉政無私”,爲中國的民族工業和教育改革做出了絕對不容磨滅的巨大貢獻。

除此之外,4位晚清重臣還有一個頗令人無奈的共同點,那就是無一例外,全部“抱憾而終”。

晚清中心四大名臣當中 四人最後爲什麼會“抱憾而終” 第2張

曾國藩

“天津教案”以後,被朝野上下評價爲“中興名將”、“曠代功臣”的曾國藩,從神壇之上重重跌下。據時人筆記記載,時任“直隸總督”的曾國藩被冠以“賣國賊”稱號,朝廷賞賜給曾國藩的讚頌匾額被憤怒的國人“悉數擊毀”。湖南鄉紳甚至還召開大會,公開宣佈削除曾國藩名籍,即不再承認他的“湖南人”身份。

“謗譏紛紛,舉國欲殺”的曾國藩,灰溜溜地返回兩江,不到兩年便病逝於南京官邸。曾國藩死後,朝廷雖然給予了至高待遇;《清史稿》也罔顧歷史,記載有“百姓巷哭”的字眼;但這都無法掩蓋曾國藩“抱憾而終”的事實。

晚清中心四大名臣當中 四人最後爲什麼會“抱憾而終” 第3張

李鴻章

光緒二十七年,李鴻章代表晚清政府同英、法、美、日等十一國外交代表於北京簽訂《辛丑條約》,確定了“人均一兩,以示侮辱”的4億5千兩白銀賠款。繼《中法新約》、《馬關條約》,尤其是《中俄密約》簽訂以後,再簽訂《辛丑條約》的李鴻章徹底戴穩了“賣國賊”的帽子

李鴻章在晚年的總結和自我反省中,稱自己只是“糊裱匠”,“練兵、海事,都不能實在放手辦理”,將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只是,就像梁啓超對李鴻章的評價,“有才氣而無學識;有閱歷而無血性”,李鴻章在晚清諸多外交事件中,尤其是在簽訂《中俄密約》期間被坐實的納賄賣國表現,也足以讓他落得“大口吐血、旋即而終”的下場。很明顯,李鴻章也是帶着一肚子的遺憾離世。

晚清中心四大名臣當中 四人最後爲什麼會“抱憾而終” 第4張

左宗棠

和曾國藩、李鴻章不同,左公在晚清時期是一個絕對值得後世敬仰的另類英雄。僅憑左公“擡棺入疆”的霸氣舉動,就對得起後世對其“中國之光、民族之光”的至高評價。

光緒十一年,重病在身的左公向朝廷上呈了遺折。在這道遺折中,左公的報國之願,感人肺腑:

此次越事和戰,實中國強弱一大關鍵。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憾平生,不能瞑目!

“遺憾平生、不能瞑目”,煌煌左公臨終仍懷愛國心、報國志,只是這遺憾確令世人心酸。

晚清中心四大名臣當中 四人最後爲什麼會“抱憾而終” 第5張

張之洞

宣統元年,身歷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五朝的老臣——張之洞病重,時任攝政王載灃前往探望。對於張之洞以“主少國疑,不可輕於誅戮大臣”爲由,不可輕易處置袁世凱的建議,載灃只是平淡地給予了“不怕,有兵在”的迴應。

就後來的發展情況來看,張之洞稱載灃之言爲“亡國之言”並無不妥,更難怪張之洞會在哀嘆“國運盡矣”聲中去世。

就此來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四位爲“同光中興”做出巨大貢獻的朝廷重臣,或因晚節不保、或因國人咒罵、或因壯志未酬、或因哀嘆國亡而抱憾離世。

晚清中心四大名臣當中 四人最後爲什麼會“抱憾而終” 第6張

只是,這幾位憑藉一己之力即可爲晚清續命的國之柱臣,爲何回落得如此地步呢?

或許,美國學者貝爾斯在其所著《左宗棠傳》中對左公的一段評價,最能解釋這個巧合:

他對古代聖賢懷有敬畏之心,且一直遵循聖賢之道。他爲自己的祖國嘔心瀝血,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他懷有堅定的信念,深信國人能依靠自己的努力,爲多災多難的祖國找到一條出路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4人中,雖然只有張之洞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及第”,但4人都曾受過極爲系統、正規的傳統教育,“忠君愛國”的聖人教誨早已經深入骨髓。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在他們看來,爲自己的祖國嘔心瀝血,奉獻自己的力量就是“忠君”,更是“愛國”。

晚清中心四大名臣當中 四人最後爲什麼會“抱憾而終” 第7張

面對晚清時期的多災多難,曾國藩平內亂是出於這個目的,左宗棠收復也是這個目的,李鴻章同帝國列強的周旋、張之洞主張的“實業救國”更是如此。只是,他們也只能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盡人事、聽天命”,晚清的衰敗乃至滅亡,無法阻擋;帝國列強的船堅炮利,無法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更無法阻擋。

正是這種無奈,正是這種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強烈對應下的無可奈何,纔會有四人臨終時的巨大遺憾。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東華錄》、《清史列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