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末代君王負芻,接手個爛攤子,揹負了亡國名!

本文已影響1.01W人 

楚國末代君王負芻在歷史上是什麼樣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公元前224年,楚王負芻四年,秦國大將王翦率領幾十萬大軍攻楚。此時的天下是什麼形勢?之前一年,秦將王賁水淹大梁,魏國破。之前三年,秦克趙國,俘獲趙國末代君王趙王遷。之前五年,秦滅韓國,開始了一統天下的步伐,秦軍鐵蹄開始踏上六國土地,秦人兩百多年奮發圖強迎來大爆發。

面對王剪帶領的幾十萬秦軍,楚國上下非常悲壯,但是秦人這時候氣勢正盛,如日中天!秦王贏政坐咸陽望天下,想要做一統之君。楚國舉全國之力,集結大軍迎敵!楚國將兵者正是大將項燕。

王剪大軍到達平輿後駐紮,項燕揹負巨大壓力,認爲秦軍遠道而來,士氣正疲,而楚軍都憋着一股氣,所以想要速戰。但王翦堅守不戰。而是讓士兵休息。

楚軍焦慮萬分,幾十萬大軍在邊境枕戈待旦,一種國破的氣氛在楚軍中蔓延,如病毒似的侵蝕着楚軍的靈魂。如此一段時間後,楚軍開始懈怠,每天在軍營裏進行三件事:罵陣、玩鬧、吃喝。

項燕看秦軍無意交戰,似乎是想拖住自己後施行聲東擊西之計,所以決定率領大軍向東線移動,但他們剛動,王翦突然命令大軍追趕,打了楚軍一個措手不及,後背受敵的情況下,楚軍全線潰敗,昌平君戰死,項燕同死。

楚國末代君王負芻,接手個爛攤子,揹負了亡國名!

《資治通鑑》和《史記·秦本紀》以及《史記·楚世家》中都記載了這件事,《資治通鑑 秦紀》中記:王翦取陳以南至平輿。楚人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御之;王翦堅壁不與戰……楚既不得戰,乃引而東。王翦追之,令壯士擊,大破楚師,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

但史料記載中多少有點出入,司馬光說的是項燕被殺,而司馬遷說的是項燕被俘後自殺。可不管怎麼樣,項燕之死,楚國斷了脊樑,楚國再沒有跟秦軍對戰的將領,之後不到一年時間就亡國。

這時候的楚王是負芻,從此背上了亡國之名。這個人名聲其實不太好,但是亡國這罵名還是有點冤枉的,因爲他上位時面對的就是個爛攤子,而且秦軍之勢已不可擋,這時候換成任何人都會是這樣的命運,誰也不能改變。

從他上位開始,天下就沒有任何的太平,我們今天說一下他繼位後發生了什麼和當時天下的形勢。

一、伺機而立,天下動盪

這個負芻的王位來得不正當,原本他並不該是王,雖然他和昌平君一樣都是原楚王的公子,他的弟弟熊猶原本是法定繼承人。這裏多說一句這個名字,熊是楚國王室的氏,他們的姓是羋。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電視劇《羋月傳》中那個羋,但歷史上從來都沒有羋月這個人,或者說沒有這個名字。電視劇中的羋月在楚國時沒記載名字,嫁到秦國後一直被記載成羋八子,這個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姓羋,八子是先秦時期,秦王室後宮的一個稱號。後來她幫兒子登上王位後一直被稱宣太后。

倒黴的熊猶繼位兩個月就被負芻的門客給殺了,然後負芻上位。這時候天下已經大亂了,楚國王室還發生這種同室操戈的事,雖然熊猶是負芻的門客所殺,但要說他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肯定是他的指使,目的自然就是自己當王。

楚國末代君王負芻,接手個爛攤子,揹負了亡國名! 第2張

可是,這個王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因爲這時候的天下太亂了。負芻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懼怕秦軍到達燕國,於是派出死士荊軻刺秦,失敗後引來了秦國的憤怒反撲,燕國和代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但卻大敗。幾個月後,秦軍攻破燕國國都,太子丹被殺!燕國已經名存實亡。

燕太子丹被殺後,秦軍馬不停蹄的開始進攻楚國,而且是勢不可擋。楚國被打得落花流水,被秦國佔領了十多個城池。而此時,楚國內部也在進行着緊張的謀劃,楚國對於秦軍的態度是一致的,那就是絕不投降,楚國王室在這點上非常硬氣,楚人的性格原因。王負芻元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二年,秦使將軍伐楚,大破楚軍,亡十餘城。

但是,楚國當時還是採取了回緩之計,就是求秦國罷兵,而楚國願意獻出青陽以西的城池做爲條件。但是秦國求的是這點地嗎?他們要的是一統天下,所以當下就回絕了。並且派出大軍攻打楚國,楚國這時候卻打了個大勝仗,反而收回了失地。

秦軍吃了這樣一個大虧,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原本想要一鼓作氣拿下楚國,視楚國割地於不顧,卻打了個大敗仗,而且還退了,他們能不生氣嗎?所以楚國也非常清楚,他們必定會迎來秦國更加猛烈的進攻。

二、秦之鐵蹄,無人抵擋

過了兩年,也就是公元前224年,秦軍捲土重來,這次的兵力比上次多了一倍,於是就發生了我們開篇說的項燕戰死一事。項燕之死,楚國失去了半邊天,僅僅是一年後,秦軍就攻進了楚都,俘虜了楚王負芻,楚國亡,併入秦。

但是,這裏面有個非常重大的漏洞,或者說是前後不一致的地方,不少人都認爲,在公元前225年,楚王負芻就已經被秦軍俘虜,而項燕立了一個新王是昌平君,後面發生戰爭時,昌平君和項燕一起戰死了。

於是,就跟我們前面說的相悖了。如果負芻在公元前225年被俘,那麼到了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打進楚國國都後,俘虜的是誰?項燕真的立了昌平君爲新王嗎?

我們先說一下這個昌平君是誰。

楚國末代君王負芻,接手個爛攤子,揹負了亡國名! 第3張

這個人當然也是楚人,而且也是公子。但這個人是在秦國當官的。這個人不見立傳,所以我們只能從別人的傳紀裏去尋找。他爲什麼在秦國爲官,這個不見記載,但秦始皇平定嫪毐之亂時,是明確有他的,而且這個時候他還是秦國的相國。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爲亂。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

《秦始皇本紀》中寫的是俘虜了負芻後,秦始皇把這個昌平君派到楚國安撫楚國臣民,然後被項燕擁立,又被秦軍破後戰死。而在別的史料,比如《王翦列傳》、《楚世家》這些中,則寫的是項燕先戰死,後一年破楚都俘虜負芻。個人認爲,項燕先死,然後負芻被俘比較符合。因爲秦國之前並沒有攻入楚國國都,那麼他們如何俘虜負芻?假如負芻沒有被俘虜,又怎麼會有項燕立昌平君?而且假如不是楚國國都已破,負芻已經被俘虜,秦始皇又怎麼會派昌平君去安撫臣民?

這裏面得有個時間循序。那就是,項燕戰死後,楚國失將,被秦軍攻入楚都,楚王負芻被俘,昌平君被派往楚地,然後他在楚地反,又被秦軍擊殺。這樣的時間循序才符合邏輯,所以我們此文也是按照這個順序寫的。

《資治通鑑》中的順序也是項燕公元前224年項燕先死,公元前223年秦軍克楚,進楚都,俘虜負芻。王翦、蒙武虜楚王負芻,以其地置楚郡。

《史記》年表中也是這樣的觀點,但爲什麼司馬遷在不同的傳紀中卻寫得相悖,這個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知道。楚王負芻手裏亡了楚國,他是罪魁禍首嗎?

三、末代楚王,無力迴天

雖然這個王位來得不正,是靠流血得來的。但古時候的王室之中,這種事太正常了,所以我們不能因爲這個去判斷他就是個小人。在亡國一事上,負芻其實並沒有多大責任,因爲他接手爲王時,天下大勢已經基本明朗了,這個時候爲王,更多的是爭罵名。

楚國末代君王負芻,接手個爛攤子,揹負了亡國名! 第4張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拿秦二世來說,他手裏秦國亡國,他落下了千古罵名。而他被殺後,子嬰被立,子嬰願意被立嗎?他是不願意的,但是他有什麼辦法?他看出天下大勢,秦已經是強弩之末,誰當王誰會倒黴,可是他仍然被立了。

負芻這邊是他爭取上的,或者說他是流血爭奪上的,但他面對的是氣勢正盛的秦軍。而楚國呢?雖然有大將項燕支撐,但整體國力和氣勢上已經輸了秦軍。

假如這個時候換個楚王,或者說有大將支撐,會不會阻擋秦軍?答案是不能的!有出色的將領也只能延緩秦軍的步伐,但最終還是會被克。贏政是千古一帝,但克六國決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秦國兩百多年、三十多代君王的努力,他們制定的目標是明確的,這三十餘代君王,幾乎全都是奮發圖強之人,這是非常可怕的。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如此的貫徹,這種自律和使命感是讓人震撼的。

他們身處西部邊陲而眼望東方,前期受盡了山東諸國的白眼和輕視,可是他們沒有妄自菲薄,而是咬牙自強,先期只是求生存,中期到秦孝公時已經明確了稱霸的決心。商君變法本是學的別國,而且他的變法內容也是從別人手裏寫的,但創始人在別的國家都沒有徹底變法成功,唯商君在秦國成功了,爲什麼?跟秦孝公的全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秦國想要強大,他們自強、自立,爲了這些目標,他們可以放棄很多東西,包括自己的慾望,這難道不可怕嗎?當一個人坐在王位上,他難免會目空一切,可秦國呢?他們眼睛盯着山東諸國,一刻也不懈怠的向着這些目標前進,他們明白在自己手裏完不成,那麼就爲後代打基礎。

楚國末代君王負芻,接手個爛攤子,揹負了亡國名! 第5張

如此兩百多年,如此三十代君王,到了贏政手裏終於得以實現。而反觀其它的那些國家,當秦國在奮發圖強時,他們開始內部猜忌,打壓大臣,兄弟互殘。趙國就出了個趙武靈王,最後卻餓死了。楚國呢?前期也是奮發圖強,他們本來有希望和做秦國所做之事的,但是從楚平王開始,王室開始窮奢極欲,開始把眼睛盯上了天空,再不看下面的黎民百姓,也不看天下形勢,那個時候,已經註定了這樣的結局。

所以,興盛和滅亡都有原因,而且是長久的積累。水到渠成是啥?水到了自然有渠是不假,但是前提是得有一個流水的方向,秦國有方向,所以水到渠成,而諸國在後期都根本沒有方向,水亂流而無法成渠,又如何跟秦國抗爭?

我們說負芻亡國是有責任,但全部責任並不在他,這些責任應該向上追,當楚國貴族的眼睛離開黎民百姓和天下大勢時,就預示了公無前223年的被破。古人這種時候常仰天長嘆:如此滅亡,豈非天意?

遙想當年,楚靈王在申會合天下諸侯,志得意滿的問周王室九鼎,他可曾想過楚國有今天?他不能明白,這些都是他種下的因。

楚靈王方會諸侯於申,誅齊慶封,作章華臺,求周九鼎之時,志小天下;及餓死於申亥之家,爲天下笑。操行之不得,悲夫!勢之於人也,可不慎與?棄疾以亂立,嬖淫秦女,甚乎哉,幾再亡國!

太史公對楚國的蓋棺定論。所以,哪裏有什麼天意?不過是人禍罷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