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綽號花和尚,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上應天孤星

本文已影響9.68K人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花和尚。他本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爲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後又因搭救林沖,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泊,一百零八將之一,排第十三位,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他在徵四寇的戰役中累立戰功,生擒方臘後在杭州圓寂,追贈義烈昭暨禪師。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魯智深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其事蹟如“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通過評書、戲曲等方式在民間廣爲流傳,“拳打鎮關西”一節更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

魯智深:綽號花和尚,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上應天孤星

人物外貌

書中外貌描寫:

出家前:只見一個大漢大踏步竟入來,走進茶坊裏。史進看他時,是個軍官模樣。但見頭裹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紐絲金環,上穿一領鸚哥綠紵絲戰袍,腰繫一條文武雙股鴉青絛,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幹黃靴。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落腮鬍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出家後:①過往人看了,果然是個莽和尚。但見皁直裰背穿雙袖,青圓絛斜綰雙頭。戒刀燦三尺春冰,深藏鞘內;禪杖揮一條玉蟒,橫在肩頭。鷺鷥腿緊繫腳絣,蜘蛛肚牢拴衣鉢。嘴縫邊攢千條斷頭鐵線,胸脯上露一帶蓋膽寒毛。生成食肉餐魚臉,不是看經唸佛人。②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脫的赤條條的,背上刺着花繡,坐在松樹根頭乘涼。

出處考證

形象出處

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魯智深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魯智深亦在其中,贊言爲:“有飛飛兒,出家尤好。與爾同袍,佛也被惱。”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爲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也是魯智深之一形象可考的較早出處。

在元雜劇水滸戲中,魯智深也有出現,其中包括《魯智深喜賞黃花峪》等。而明代出身皇族的劇作家朱有燉則作有《豹子和尚自還俗》一劇。這些劇本中的魯智深形象仍與《水滸傳》中的不畏強權、不願受拘束的魯智深形象有一定距離。

魯智深:綽號花和尚,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上應天孤星 第2張

綽號考究

“和尚”是梵文Upadhyaya在古西域語中的不確切音譯,在印度是對博士、親教師的通稱,而在中國則常用來稱呼佛教的僧侶。佛教認爲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爲了擺脫痛苦,必須清心寡慾,所以,處世哲學主張調和一切。“和”就是忍耐、服從,是僧侶所崇尚的。以“和”爲“尚”,故稱僧侶爲“和尚”。

“花和尚”是魯智深出家後的綽號,但他出家前的綽號在小說《水滸傳》中並未明確提及。元雜劇《梁山泊李逵負荊》中,李逵有唱詞雲:“誰不知你是鎮關西魯智深,離五臺山便落草。”小說《水滸傳》中,魯達打死鄭屠前,曾指着他罵道:“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有研究者據此認爲,魯智深出家前的綽號便叫“鎮關西”,出家後才改稱“花和尚”。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