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宗室成員、大臣、藏書家:劉德生平簡介

本文已影響3.73K人 

劉德(前171年-前129年),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西漢宗室成員、大臣、藏書家,漢景帝劉啓第二子,廢太子劉榮同母弟,母爲慄姬。

漢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劉德以皇子身份受封河間王,爲王二十六載,始終沒有被捲入政治漩渦,而是將其畢生精力投入了對中國文化古籍的收集與整理,對古文化寶貴遺產的保存和延續做出了巨大貢獻。現今留傳後世的影響很大的《毛詩》和《左傳》,應是劉德之功績。

晚年受到漢武帝猜疑,憂悒成疾。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逝於河間,諡號爲獻。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西漢宗室成員、大臣、藏書家:劉德生平簡介

人物生平

劉德居於咸陽,修學好古,遇事實事求是。他喜好儒學,藏書最多,衣著服飾和言行舉止都依仿儒生。山東儒生多附於他。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諡“獻”,又稱河間獻王。

秦朝焚書坑儒,典籍湮缺。他凡從民間得一善書,必好寫以還,而留其真本,又加金銀玉帛賞賜,以招四方之書。由是有舊書者,多奉奏河間王。故其得書之多,可與漢朝官家藏書相等。所得書皆古文及先秦舊書,價值較高。其學舉六經,立《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修《禮樂》,精儒學,山東諸儒多從其遊。

漢承秦制,到漢武帝時,感到光靠嚴厲的法制,沒有德行的教育,國家難以長治久安。於是,依從大儒董仲舒“獨尊儒術,罷黝百家"的政治主張,實行忠君愛民的孔孟之道。

然而"三代之書"燔煬殆盡,讀書之人也鳳毛麟角,恢復儒術教育談何容易。這時,河間王劉德應時而起,"於灰盡之餘纂亡散篇卷,僅而復存"。

足跡踏遍魯燕趙魏,尋尋覓覓爲國求書。劉德不畏勞苦,身體力行,凡聞民間有善書者,則親自前去收求出重金購之,並命人重抄一份留與百姓。對不願出讓者,則好言求之,從不採取強制手段,這在當時的統治者來說,是難以做到的。由此劉德賢名遠揚,衆多知識分子和百姓,都不遠千里,攜先祖舊書,前來奉獻,劉德均給予重用和獎費。所得之書,有《詩》、《左傳》、《周官》、《禮記》等多達幾十種。數量之多,充滿樓閣,據載"其量可與漢朝"等。

劉德曾下令修築日華宮,“置客館二十餘區,以待學士”。而劉德自己的奉養沒有超過賓客。

西漢宗室成員、大臣、藏書家:劉德生平簡介 第2張

人物事蹟

昭帝初,爲宗正丞,雜治劉澤詔獄。父爲宗正,徙大鴻臚丞,遷太中大夫,後復爲宗正,雜案上官氏、蓋主事。

德常持《老子》"知足"之計。妻死,大將軍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滿也。蓋長公主孫譚遮德自信,德數責以公主起居無狀。侍御史以爲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誹謗詔獄,免爲庶人,屏居山田。光聞而恨之,復白召德守青州刺史。歲餘,復爲宗正,與立宣帝,以定策賜爵關內侯。地節中,以親親行謹厚封爲陽城侯。子安民爲郎中右曹,宗家以德得官宿衛者二十餘人。

德寬厚,好施生,每行京兆尹事,多所平反罪人。家產過百萬,則以振昆弟賓客食飲,曰:"富,民之怨也。"立十一年,子向坐鑄僞黃金,當伏法,德上書訟罪。會薨,大鴻臚奏德訟子罪,失大臣體,不宜賜諡、

置嗣。制曰:"賜諡繆侯,爲置嗣。"傳至孫慶忌,復爲宗正、太常。薨,子岑嗣,爲諸曹中郎將,列校尉,至太常。薨,傳子,至王莽敗,乃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