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光是什麼人?他爲什麼要造反

本文已影響1.15W人 

李懷光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趙薇版的《還珠格格》中有一幕是乾隆要賜死容嬤嬤,紫薇於心不忍,拿出當初乾隆賜給她的免死金牌救了容嬤嬤一命。那麼這個免死金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一般誰會得到一張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在古時有正規的名稱,叫“金書鐵券”或者是“丹書鐵券”。鐵券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而“鐵券”一詞開始出現是在《漢書∙高帝紀》《祭遵傳》,其中開始稱爲“丹書鐵契”“丹書鐵券”。

丹書鐵券一般只有功臣、重臣才能得到,作爲一種恩賜,是皇帝拉攏臣心的一種手段,然而最早時期,鐵券並無免罪、免死得到特權,僅僅只是作爲功臣良將的獎勵,像是功績的證明。金書鐵券開始擁有免死權限是在南北朝時期,剛開始金書鐵券的免死次數大多在3次以下,到了明朝的時候,鐵券制度更加完善,一般只要不是通敵叛國的罪名,都可以免除死罪。

李懷光是什麼人?他爲什麼要造反

但在歷史上有一位將軍在被賜了丹書鐵券後不見了高興的神色,反而是暴怒,轉身就舉兵造反,這位將軍就是唐代的李懷光。李懷光有柔然血統,一開始並不姓李,是因爲他的父親茹常任朔方將領之時,戰功顯著,被皇帝賜以國姓“李”。

李懷光出生將門世家,因此從小就開始參軍,實戰經驗豐富,驍勇善戰,得到了節度使郭子儀的賞識。李懷光的功績都被統治者看在眼裏,在德宗繼位後,李懷光成爲檢校刑部尚書兼河中尹等節度使。

李懷光是武將,所以沒讀過多少書,在戰場上勇猛有餘,智謀不足,雖然後來他的職位一再升任,但是經常在軍中泄私憤,身爲一方將領,卻不得軍心。然而山高皇帝遠,德宗並不知道李懷光的行事作風,因此李懷光在德宗眼裏依然是忠君報國的良將。建中二年(781年),朱滔、王武俊等人相繼叛亂,德宗皇帝下令讓李華光去平息叛變。

李懷光是什麼人?他爲什麼要造反 第2張

由於李懷光此人過於自大,在作戰中連計劃也無,被朱滔等人打敗,只能退居後方,德宗爲了讓他安心加上鼓舞軍心,給李懷光加封頭銜,李懷光一時風頭無倆。建中四年(783年)涇原軍隊叛變,李華光依然是平反的將軍,在此戰中他將叛軍首領朱泚打敗,但是卻在回朝後遭到奸相盧杞的構陷,讓他在凱旋時見不到皇帝,李懷光認爲立了戰功的將軍卻被輕視至此,因此產生了叛變的心思。

於是在行軍過程中消極怠戰,且德宗多次下詔也不應徵。德宗皇帝沒辦法,爲了安撫李懷光,將他上書彈劾的官員貶的貶,殺的殺,但並沒有得到什麼效果,反而更加堅定了李懷光叛亂的決心,使他付出行動的導火索,便是德宗賜給他的免死金牌。

在李懷光眼裏,免死金牌一般是賜給於國家有功的良臣,或是功高蓋主需要帝王安撫的反臣,聯繫到他自己此前的所作所爲,認爲自己已經受到德宗的猜忌,所以在他接到免死金牌的那一刻,就將金牌摔到地上,說陛下是在逼他造反。

李懷光是什麼人?他爲什麼要造反 第3張

興元元年(784年)二月,李懷光聯合朱泚叛變。但是此前李懷光對下屬並不好,因此李懷光手下的將士在造反的時候不肯盡心盡力,多次給朝廷通風報信,朱泚也懷疑他,並想趁機讓他臣服,由於多方因素,最後李懷光被下屬牛名俊割下頭顱,享年五十七歲。

雖然李懷光已經反叛到這地步,德宗感念他的功勞赦免了他和他妻子的罪過,甚至因爲李懷光的子女都已經死了,沒有後人,德宗便下令讓他的外孫改姓李,更名爲承緒,繼承他的位置。可以看出,當初李懷光的懷疑是錯誤的,一失足成千古恨,本可以留名青史,最終卻成爲了叛賊被書寫在歷史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