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接受削藩會怎樣?吳三桂會不會有好的結局?

本文已影響2.27W人 

說到吳三桂其實大家都知道他這個人還真的說不好的,其實當時的削藩是勢在必行的,但是吳三桂就是要起兵反抗,最後結局還是失敗了,雖然人沒死,但是結局也不好,假如吳三桂但是真的接受了削藩這件事情,那麼他會不會有好的結局或者是善終呢?下面就着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祕看看吧!

吳三桂接受削藩會怎樣?吳三桂會不會有好的結局?

吳三桂如果不發動三藩之亂,善終不是沒可能。清朝在消滅南方殘明勢力後統治已經比較穩固,三藩的存在就像三顆定時炸彈時刻威脅着清朝的統治,削藩勢在必行。

清朝在入關前後封了不少漢族降將爲王,到了清聖祖玄燁執政時,漢族藩王僅剩下了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後兒子尚之信繼位)和靖南王耿精忠(後孫子耿仲明繼位)三王。三藩在各自封地擁兵自重,享有獨立的賦稅大權、地方官員還能自行任免。幾乎可以說,這是三個遊離於清朝統治之外的獨立藩國。對此情況,朝廷上下及康熙都深感擔憂,削藩之事已是迫在眉睫。

三藩所在的福建、廣東、雲南(吳三桂同時兼領貴州)都是南方財賦重省,且負山瀕海,多山的地形不利於八旗軍作戰,而瀕海又極易招來外國勢力。因此在最初的針對削藩的處置方式上,朝廷上下主要還是以招撫爲主。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年過七十的平南王尚可喜奏請歸老遼東頤養天年,由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朝廷認爲這是削藩的好機會,經戶、兵兩部和議政王貝勒大臣集議,認爲如果尚之信擁兵留鎮廣東,跋扈難制,康熙帝遂詔令盡撤全藩。

吳三桂接受削藩會怎樣?吳三桂會不會有好的結局? 第2張

尚可喜既去,而其子尚之信不能襲其爵繼續鎮守廣東。粵藩若撤,則閩藩、滇藩必會有所動作。可能會引發後續連鎖反應,因此康熙這是走了一招顯棋。果然得知粵藩被撤消息的平南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都深感不安,於同年七月先後上書撤兵以探知朝廷對削藩的真正意圖。經朝廷多輪會議後對撤銷三藩依然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康熙帝考慮到三藩長年居守南方遠離中樞,在地方久握重兵,遷延日久恐尾大不掉,又以爲吳三桂之子,耿精忠諸弟都宿衛京師,諒吳、耿二人不能發動變亂。遂下令三藩俱撤還山海關外。

如果三藩配合,意味着削藩是兵不血刃完美得到解決,以康熙皇帝的爲人,我想他並不至於會趕盡殺絕,在當時清朝對全國的統治還未完全穩定下來的情況下,殺功是極其危險的事情,更何況三藩在南方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安插了大量的親信在地方,貿然殺死這些降清明臣,可能會加重當時還盤踞在夏、金、臺的南明延平王政權抵抗到底的決心,同時又會引發漢族武裝力量的反叛。鑑於此,即便三藩撤除康熙帝也有可能保全諸王性命,使其合命受終,子孫代代襲爵享受榮華富貴。

吳三桂接受削藩會怎樣?吳三桂會不會有好的結局? 第3張

三藩做大已成康熙心頭之患,他曾感慨說:“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爲三大事,夙夜厪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因此撤藩勢在必行,這是從清朝的長遠統治出發,三藩在地方上多行不法,若長期坐視不管,久必成大患。而吳三桂之所以敢公開造反,扯起反清復明的大旗,也是因爲其在地方上經營十數年,糧足兵勇,與平南王、靖南王互爲表裏、互通聲氣,面對在中原剛立足不久的清朝,是具很大的希望與之一搏。因此,撤藩一旦大白於天下,吳三桂便不再遮遮掩掩,很快就殺死雲南巡撫朱國治率先造起反來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