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是什麼故事?長大後的孔融是什麼樣的?

本文已影響3.02W人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後漢書·孔融傳》中《融家傳》記載: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去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孔融四歲讓梨的故事是家喻戶曉,那長大之後的孔融又成了什麼樣子呢?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是孔子第19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出名是13歲,此時父親孔宙去世,孔融悲傷過度,需要人攙扶才能夠站起來,鄉親父老成都稱讚孔融的孝行。

16歲那年,名士張儉因爲得到了中常侍侯覽,密令要抓捕他,張儉又跟孔融的兄長孔褒是好友,就一路逃到了孔家,孔褒因爲外出不在家,孔融就收留的張儉,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敗露以後,孔融和孔褒都被抓了起來,兩人都爭着擔罪。

孔融讓梨是什麼故事?長大後的孔融是什麼樣的?

但孔融年齡尚小,沒有定罪,就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卻因此聞名,他還得到了司徒楊賜徵召,深得重用,楊賜還讓他明察暗訪貪官污吏,光和七年(184 年),河南尹何進遷升大將軍,楊賜讓他去慶賀。

沒想到孔融僅僅因爲門客沒有及時通報,就負氣而去,作爲楊賜之人,代表的是楊賜,此舉讓楊賜和尹何進兩人都臉上無光,本來尹何進打算殺了他,但孔融因爲孔褒一事名震天下,殺了他恐怕不妥,就提拔孔融,遷任侍御史,但他心高氣傲,不願就職。

後來孔融就被轉爲虎賁中郎將,他在朝中又激怒董卓,董卓想殺他,但又怕非議,就讓人將他調到黃巾軍最爲猖獗的北海(山東昌樂西)國爲相,在北海還流傳着一則野史

據說孔融初到北海時,看到一個人正在爲自己的父親送葬,孔融看他哭得不夠傷心,認爲他不孝,就讓部下把他給殺了,孔融名聲盡失,又被黃巾軍張饒擊敗,就撤離到朱虛縣自保。

孔融讓梨是什麼故事?長大後的孔融是什麼樣的? 第2張

隨着袁紹和曹操勢力龐大,孔融的幕僚左承祖就勸他歸順其中一方,結果孔融怒而殺之,他自負於才氣秉性,不屑跟任何人結交,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打北海,城外短兵相接,孔融還在城中喝酒作樂。到了晚上才知道被攻陷了,他拋下妻兒一個人喬裝逃到了山東。

兵敗之將,又臨陣脫逃,迴歸朝廷肯定要擔罪,但孔融非但沒罪,還升任少府,仗着身後有漢獻帝,孔融傲視羣臣,常常給曹操寫信諷刺他,曹操想禁酒,孔融就建議不要禁酒,久而久之,曹操對他忍無可忍。

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曹操終於找到了除掉孔融的理由,孔融一喝酒就口無遮攔,他提出“父母無恩論,認爲父母是爲了滿足情慾纔將他們生下的,母親只是一個裝着孩子的瓶子。

當時以孝治國,孔融的這番話無疑是找死,曹操就以“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株連孔融全家,他死後,甚至都沒有人敢爲孔融收屍,一來是怕遷怒曹操,二來是孔融得罪了太多人,沒人願意給他收屍。

孔融讓梨是什麼故事?長大後的孔融是什麼樣的? 第3張

孔融以“讓梨”、“孝行”出名,最後也因爲“孝道”而亡,這也是爲什麼老師從來不會提及長大之後的孔融,因爲孔融活成了每個人都討厭的樣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