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大唐猛將來瑱在歷史上到底有多猛?

本文已影響2.13W人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來瑱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安史之亂時,他率領平叛大軍打了很多勝仗,殺敵無數。

第一次與叛軍交戰,就親手射殺了不少敵人,叛軍很怕他,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來嚼鐵”。

意思是,這傢伙太厲害了,沒有他啃不動的硬骨頭,鐵都能嚼爛!

他叫來瑱。

叛軍怕他,皇帝貌似更怕他。

安史之亂尚未最後平定,皇帝就對武將產生了猜疑,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大多上了皇帝的“黑名單”。

來瑱成了皇帝第一個猜忌對象。

爲了避免死於非命,他認爲最好的選擇,是拒絕皇帝要他回京師任職的命令。

揭祕:大唐猛將來瑱在歷史上到底有多猛?

01

據《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記載,來瑱屬於典型的官二代,父親是名著西陲的四鎮節度使來曜。

唐玄宗天寶初年,來瑱跟在遠在安西的父親身邊,擔任了比較重要的職務,到天寶十一年的時候,他已升任左贊善大夫、殿中侍御史,伊西、北庭行軍司馬。

在很多朝臣眼裏,來瑱是個有智謀、善決斷,並且才能服衆的人,至少在左拾遺張鎬、蕭昕看來是這樣,所以,當安史之亂爆發,朝廷詔令官吏們推薦人才時,他們毫不猶豫地推薦了來瑱。

天寶十五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爆發後的第二年四月,來瑱被任命爲潁川太守、招討使。

地處中原腹地、交通中樞、資源豐富,豫州八郡之一的潁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戰國以來,很多重大戰役都發生在潁川,所以,那地方需要一個能力出衆的太守,不然就不可能“守”好。

但是很不巧,任命剛下達,來瑱的母親就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家守喪。

然而軍情緊急,朝廷亟需人才,經唐玄宗女婿、太常卿張垍再次推薦,朝廷給來瑱下令,你別守喪了,趕快回來上班,來瑱只得停止守喪,被任命爲汝南太守。

不過,來瑱正要出發,又接到改任他任潁川太守的命令,因爲叛軍開始攻打潁川了。

來瑱不敢怠慢,星夜兼程趕往潁川,剛剛趕到,叛軍就到了城下,來瑱舉箭就射,一箭一個,箭無虛發,死在他箭下的叛軍,不計其數。

初次交手,叛軍損失慘重,看來要過這一關,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幹掉來瑱,要麼招降他。

想幹掉來瑱,談何容易,叛軍決定採用第二招,派投降叛軍的畢思琛去招降。

投降安祿山之前,畢思琛已官至大將軍,而且還是來瑱父親來曜之前的部將,安祿山派他來招降,是想打感情牌。

畢思琛的表演,也是相當地賣力,來到城下跪拜,哭祭老上司來曜——來瑱啊來瑱,我都這樣了,你還不動心麼?

這場面,一點也沒影響來瑱對叛軍的“屠殺”。

《資治通鑑》是這樣描述這場戰鬥的:賊屢攻之,(來)瑱前後破敵甚衆。

他那個“來嚼鐵”的外號,就來自於這場戰鬥。

02

潁川之戰結束後,來瑱因功加任銀青光祿大夫、代理御史中丞、潁川防禦使,河南、淮南遊弈逐要招討使,河南節度使。

到朝廷收復長安和洛陽時,來瑱又因功授任開府儀同三司,兼任御史大夫,封爵穎國公,而且其餘官職如故。

到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來瑱在魯山打敗史思明餘部時,他還先後擔任過殿中監、代理陝州刺史,陝、虢、華等州節度使,兼任潼關防禦、團練、鎮守使,以及襄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山南東道十州節度、觀察、處置使。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羅列他擔任過的職務,只是想說明他在平叛過程中做了多大貢獻,因爲每一個職務的變化,都是他能力的體現。

然而,也正因爲此,他才成了被皇帝猜忌的第一人。

揭祕:大唐猛將來瑱在歷史上到底有多猛? 第2張

安史之亂是手握重兵的武將搞出來的,一想到這個,唐肅宗就不寒而慄。

若不想個辦法,難保今後不會出現第二個,甚至更多個安祿山!

當然了,這些將領勞苦功高,對待他們,既不能隨便殺,又不能隨便撤,最好的辦法,是把他們弄到京師任職,“看管”起來,不給他們“出軌”的機會。

來瑱雖然生性粗豪,但並不傻,我呆在襄州多自在多安全呀,哪個瓜娃子才稀罕到京師做官!

當然了,這話不能由他來說,他讓部下給唐肅宗上表:請皇上把來大人留在襄州,我們都離不開他。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昏招,接到上表,唐肅宗對他的猜忌,反而更重。

落井下石的人,又不失時機地冒了出來,比如荊南節度使呂諲和淮西節度使王仲升。

甚至,來瑱的行軍司馬裴奰(bì),也來湊熱鬧。

裴奰落井下石的目的,則是想取代來瑱的位子,他多次上表唐肅宗,請求大老闆讓他去把來瑱抓了,理由竟然是“來瑱這個人有勇有謀,今後皇上您將難以節制”。

在裴奰看來,要想一舉擒獲來瑱,唯一的辦法是搞偷襲,他願意來做這個事情,替皇上分憂。

對於一個將領來說,有勇有謀,難道不是好事嗎?可在居心叵測者眼裏,這竟然成了罪行。

唐肅宗,深以爲然,祕密下令任命裴奰擔任襄州、鄧州等州防禦使,取代來瑱。

那時的唐肅宗,已經下了除掉來瑱的決心,只可惜沒來得及完成這個心願,就於上元三年(762年)四月掛掉了。

03

唐肅宗掛掉後,太子李豫繼位,是爲唐代宗。

老子未能完成的心願,兒子替他來完成。

登上皇帝寶座剛一個月,唐代宗就決定試探一下,看來瑱聽不聽話。

來瑱果然上當了,聽說大老闆調他擔任淮西節度使,便想使緩兵之計:淮西那旮旯沒糧食,等麥收後再去。

然後他故伎重演,暗示部下上表挽留他。

這下可以確定了:這小子確實連皇上的話都不聽了。

什麼樣的人才不聽皇上的話呢?有異心的人!

這樣的人,只能是死路一條!

公元762年六月,爲了不打草驚蛇,唐代宗任命來瑱爲襄州節度使、奉義軍渭北兵馬使,一方面卻祕密下詔,令裴奰替他去收拾這個“叛逆”。

六月二十一日,裴奰率軍開到,來瑱假裝不知,問他帶軍隊來幹啥,裴奰說你不接受朝廷的命令,我來討伐你!

來瑱說,胡說八道,皇上已正式任命我爲襄州節度使,讓我鎮守襄州,我正是因爲很聽皇上的話,才繼續留在襄州的!

來瑱說完,還把唐代宗給他的敕令給裴奰看。

裴奰無話可說,他的部下們卻說敕令是假的,大老遠來討伐叛逆,怎能空手而歸。

部下們也不等上司下令,竟擅自爭相朝來瑱射箭,幸虧來瑱跑得快,跑到大旗下面,離對方遠了,箭射不到了。

對方的舉動,激怒了來瑱的副將薛南陽,他讓來瑱堅守不動,然後率三百騎兵,偷偷繞到對方背後,突然殺出,來瑱也見機行事,前後夾擊,裴奰帶來的軍隊,被殺得僅剩他一人。

來瑱率軍追擊隻身逃跑的裴奰,追到後押送到京師。

唐代宗自然不會承認是他派去的,只能讓裴奰當替罪羊,把他流放到費州,然後殺人滅口,賜死在藍田驛站。

儘管讓大老闆吃了個啞巴虧,來瑱還是覺得,不能跟大老闆的關係搞得太僵,不然今後無法收場。

經過慎重考慮,來瑱決定赴京請罪,唐代宗也只好就坡下驢,表示既往不咎,還任命他爲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觀察使。

04

來瑱貌似逃過一劫,還有點因禍得福的味道,沒想到,這只是更大的暴風雨來臨前的暫時平靜。

被唐代宗放過的來瑱,沒多久卻被一個宦官盯上了。

這個宦官名叫程元振,唐朝著名的權宦,時爲驃騎大將軍。

實際上,來瑱早就被他“盯”上了。

早在來瑱擔任襄州節度使的時候,程元振就想籠絡他,遭到來瑱拒絕,程元振便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當然,最好是借刀殺人,而最好的那把刀,是大老闆的。

在程元振看來,這件事很容易成功,因爲來瑱已在大老闆心裏掛了號,現在需要做的,只是下點藥——當然是爛藥。

程元振自己不出面,唆使親信王仲升出頭,對來瑱進行誣陷。

王仲升系原淮西節度使,當初與叛軍作戰時當了俘虜,叛亂平定後被釋放返朝,程元振想把他培養成親信,便推薦他爲右羽林軍大將軍兼御史大夫。

這個親信,果然沒令程元振失望,王仲升對唐代宗說,當初他被叛軍抓了活口,是來瑱與叛軍合謀的結果。

唐代宗哪裏聽得了這話,頓時如火上澆油,下詔免除來瑱的官職和爵位,貶爲播州縣尉。

先貶後賜死,貌似成了唐代宗的固定套路,這一次也不例外,來瑱剛到鄠縣,唐代宗就再次下詔,將他賜死。

來瑱的死,可以說是震動了全國,將領們人人自危,害怕這樣的厄運,落到自己頭上。

“戰功推爲中興第一”的名將李光弼,就是個典型,當朝廷召他入朝,他害怕被程元振、魚朝恩等宦官整死,竟不敢去長安見駕,最後憂鬱而死!

而另一個名將,同樣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下大功,功勳僅次於郭子儀、李光弼的僕固懷恩,則因受到猜忌被逼而反,若非他暴死軍中,定將是唐朝又一個“安史之亂”,因爲他勾結而來的吐蕃兵和回紇,竟然達三十多萬!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