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前讓阿斗讀的是什麼?揭示他和諸葛亮的最大祕密!

本文已影響2.07W人 

劉備跟諸葛亮最大的祕密是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三國志》記載劉備幼年便有羽葆蓋車之志,一直被當做他胸懷大志、或說野心勃勃,欲成就帝王之業的明證。並且認爲他屢敗屢戰,百折不撓,終不肯屈從於曹操,正爲與之競逐天下。

諸葛亮“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疑似託名的《後出師表》中,更留下“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的千古名句。

那麼,劉備的志向能簡單歸結爲他要當皇帝麼?諸葛亮選擇劉備而非曹操孫權,只爲他是漢室宗親,只爲維護劉姓皇族的江山代代不移麼?

劉備死前讓阿斗讀的是什麼?揭示他和諸葛亮的最大祕密!

這是明清時期君主臣奴背景下流傳的相關小說、戲劇,對之最大的曲解。

天朝不是西歐和日本,“君視臣爲草芥、則臣視君爲仇寇”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說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而爲天下人之天下的理念,早在孟子和陳勝時代,便已深入人心。

想想兩週八百年江山尚且終究不保,歷史上任何妄圖令自家江山永傳後世的開國君主,從秦始皇到朱元璋,不論其何等雄才大略,爲之設計瞭如何自以爲高明的制度,最終無不以失敗告終。

反不及魏文帝曹丕,這個建安風骨的代表人物對此看得達觀明徹,“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

所以,那些以爲在天朝可以複製東倭制度,若劉備孔明三興漢室,便真能“劉氏天子萬世一系”,不客氣說,只是完全不切天朝實際、如同空中樓閣般的意淫罷了。

劉備也好,諸葛亮也罷,他們奮鬥一生,亦絕非爲了如此狹隘的一姓之私、一己之私。可參看《出師表》中名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若以明清時代的君臣準則,此言出現在對皇帝的上表中,是頗不合適,大違君臣之禮的。

畢竟桓、靈二帝無論如何昏庸,終究是漢王朝的正統天子,劉備劉禪既自稱是繼承漢朝法統,又怎能肆意指摘自己列祖列宗的身後,竟到“嘆息痛恨”的程度?諸葛亮身爲人臣,公然在朝堂做此說更有悖逆之嫌了。

而“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若細細論之,同樣不免失之片面,

劉備死前讓阿斗讀的是什麼?揭示他和諸葛亮的最大祕密! 第2張

顯然東漢明、章、和諸帝,都是並不下西漢文、景、宣的明君,西漢同樣亦有元、成、哀、平等昏庸之主,最終江山無血讓與新莽,也未見得比桓、靈輩強了多少。

更勿論諸葛亮自己還專門寫過論兩漢二祖之優劣,對世祖劉秀的評價更高於高祖劉邦了。

因此,表中此言是西漢、而貶東漢,更多要在特殊語境下理解,劉備和諸葛亮對桓、靈失政,河山傾覆,天下大亂,萬民死傷,有的是感同身受的切身之痛。更因東漢王朝的覆滅,非因外敵入侵,而是自身政治體制腐敗,所以才意圖改弦更張,復古西漢制度來救世。

觀劉備入蜀和立國後的施政作爲,其實正如漢宣帝之言“漢家兼採王霸之道”,以儒爲表,而申韓之術爲本,和大力倡導儒學的東漢政治已是截然不同。

劉備去世前,特意交代兒子劉禪要熟讀諸子百家及兵法,特別提到法家大宗師商鞅的《商君書》;並告知諸葛亮專門寫了關於法家遠祖管仲的《管子》、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韓非等著作的相關教材,並告知兒子,這些書籍可以激發思維,增長智識,將來世道變幻,也可以憑自己本事去成就大事。【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爲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劉備遺言。

這已充分證明了他和諸葛亮的政治主張,都偏向於管仲、商鞅、韓非等法家一脈了。

北方曹操同樣大行法家之道,對儒學士族限制打壓,屯田制和士族爭奪人口,亦可算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類似的救世之道。

本質上,一生水火不容,勢不兩立的劉備、諸葛亮和曹操,其實都是當年那位奠定大秦帝國崛起基礎的偉人:商鞅的弟子傳人。秦國大良造:商鞅

劉備死前讓阿斗讀的是什麼?揭示他和諸葛亮的最大祕密! 第3張

其實維護兩漢四百年法統、恢復秩序、平定亂世,救民水火,本是當時大多數仁人志士,從荀彧到劉備到諸葛亮們皆認可的大義。

如周瑜這般行割據之實的武人,嘴上同樣要說“託名漢相,其實漢賊”“爲漢家除殘去穢”;又如江東陸家家主陸績,都做了十幾年孫氏的官,臨終仍自言“有漢室志士吳郡陸績”。

真正公然拋卻漢室、勸主君另開新朝的功名之士,若魯肅、董昭等,終究並非主流。可惜一時之大義,亦未必代表真正的歷史大勢。

什麼是東漢末年的天下大勢,歷史已告訴我們明晰的答案,正是從秦漢古典帝國,演變爲二袁司馬爲代表的士族天下,開啓魏晉南北朝三百年的世家大族統治時代的序章。

若說劉邦是秦末的男主角,劉秀是西漢末的男主角,同樣順應時勢,天命所歸。那麼曹操只是個和項羽、王莽一樣逆勢而動的反派大BOSS,原本要扮演男主角踏腳石的存在。

只是袁紹這個原定男主角太過無能,沒有和劉邦劉秀一樣扮演好自己應有的角色,才讓曹操逆推得志一時,同樣也才讓劉備這樣的破落宗室、孫吳這樣的寒門武人有隙可乘。

曹操終身不能稱帝和一統,軍事上的失利還在其次,不能和他兒子一樣改弦更張順應這個士族天下的大勢,纔是根本緣由。曹操:逆勢而動&袁紹:順天承命

劉備死前讓阿斗讀的是什麼?揭示他和諸葛亮的最大祕密! 第4張

九品中正制方是天下大勢,“王與馬共天下”方是天下大勢,皇族典兵以制衡世家大族方是天下大勢,不斷的皇族內戰與頻繁的朝代更迭方是天下大勢。

若說僅僅是司馬炎施政錯誤引發八王之亂與五胡亂華,何以其後南北朝無數英主雄才,直到楊堅爲止,卻都不約而同地走上同一條道路?

不妨做一個假設,若篡奪曹魏的並非司馬氏,而是劉曄這個論血統遠比劉備更近的東漢宗親,而後施政皆如司馬晉,與世家大族共天下。

那麼這樣的劉氏第三王朝能算是劉備諸葛亮們所期待的麼?他們若泉下有知,會認爲這樣也算是實現了興復漢室的心願麼?——決然不會!

就算劉備諸葛亮得以一次次逆天改命,成功擊滅曹魏孫吳,那麼至多一代兩代人身故之後,無非是劉禪或其子孫來扮演歷史上司馬皇族的角色,

或許沒有如八王之亂的慘烈內戰,讓內遷五胡趁虛而入,但士族天下這一歷史的大趨勢並不會有太大不同,而劉備孔明們復古西漢制度的政治理想——註定不可能實現。

能真正扭轉這一切的,是科舉制,前後經歷隋高祖楊堅、隋世祖楊廣、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則天大聖帝武瞾等數代英主先赴後繼上百年的努力,至唐玄宗李隆基時代方得以完善。

劉備死前讓阿斗讀的是什麼?揭示他和諸葛亮的最大祕密! 第5張

而完善科舉制的同時,是印刷術的普及,才讓世家大族壟斷知識和人才變得困難。

這些顯然是劉備、諸葛亮甚至曹操所絕不可能做到的,沒有英雄能真正超越自己的時代。

當然,最後由陸遜這個江東世家大族的最傑出代表,來摧毀劉備的一生心血;就和之後由司馬懿這個中原世家大族的最傑出代表,來最終阻礙孔明理想實現一樣,亦可算是歷史選擇的必然了。

楊慎《臨江仙》一詞,被置於《三國演義》篇首,後又成爲央視版《三國》電視劇的主題曲,因而深入人心。

其中“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兩句,確是道盡了漢末三國這些英雄的無奈。不論英雄人物如何竭盡一生才智,在歷史的大勢面前,終究是逆勢而行,無力迴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