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既然如此的賞識廖立 爲何最後還將他貶爲庶民呢

本文已影響1.73W人 

還不知道:諸葛亮爲何將廖立變爲庶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諸葛亮在戰場有他自己非凡的一面,他的計謀和謀略都讓我們驚歎不已,而在管理這方面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在這方面會不會和在戰場上一樣讓人佩服。

總算順利地過去了。這一年,留在成都主持丞相府後方日常工作的張裔因病去世,自五年前來到漢中,諸葛亮一直沒有回過成都,但成都方面的一切事務都井井有條,尤其在向前線提供後援保障方面,更是不遺餘力,這一一切,都有張裔的一份貢獻。張裔性格不好,與人經常合不來,諸葛亮曾寫信提醒和批評過他。張裔對諸葛亮極爲尊重推崇,他曾經說:“丞相頒發賞賜,再遠的人也不會遺漏。執行懲罰,再近的人也不會袒護,沒有功勞的得不到爵位,再有權勢的該受刑罰也免不掉,這就是不論有能力還是沒能力的人都忘我工作的原因。”

諸葛亮既然如此的賞識廖立 爲何最後還將他貶爲庶民呢

諸葛亮北駐漢中期間,張裔曾北赴漢中向諸葛亮彙報工作,送行的人多達數百,車輛擁擠於道路,張裔給關係親近的人寫信,開玩笑說:“最近要上路,晝夜都在接待賓客,不得安寧休息,人們尊敬的是丞相府長史,而那個叫張裔的男人依附在這個職務上,累得半死。”張裔死後,諸葛亮讓他的兒子張筆繼承他的爵位,張筆後來歷任郡太守、監軍等職。在張裔之前,諸葛亮留在成都的另位左膀右臂楊洪也去世了。楊洪多次擔任蜀郡太守,治理蜀漢第一大郡,成績很突出。

諸葛亮既然如此的賞識廖立 爲何最後還將他貶爲庶民呢 第2張

諸葛亮曾說過:“我的心就像一杆秤,不能因人改變賞功罰過的標準。”諸葛亮此時已46歲,按照曹操當年的說法,這個年齡已開始步人暮年了。整日爲國事操勞,一刻也不得停息,他的身體也每況愈下。加之人在戰場,隨時可能有意外,所以諸葛亮特別留心對未來接班人選的培養。之前的馬良向朗、張裔、楊洪都是他看好的人,但他們都不在了,諸葛亮越來越多地把目標鎖定在蔣琬身上。但是蔣琬的資歷較淺,這是一個不足。當時比蔣琬資歷高的人大有人在,自荊州起就追隨劉備的廖立就是其中一個。劉備素來賞識廖立,廖立不到30歲時就被提拔爲長沙郡太守,論年齡和當時跟諸葛亮都不差上下。劉備漢中稱王,特意提拔廖立爲侍中,後主述位後,他改任長水校尉。

諸葛亮既然如此的賞識廖立 爲何最後還將他貶爲庶民呢 第3張

廖立一向自視很高,認爲自己的名氣和才能應當之無愧爲諸葛亮第二,就連李嚴他也沒有放在話下,但他只有一個長水校尉的職務,所以心裏很不痛快。就這件事,廖立曾當面質問過諸葛亮:“我應該名列於那些將軍之中,爲什麼不表我爲九卿,而讓我當校尉?”廖立覺得自己是劉備當年的舊人,和別人不太一樣,所以敢這麼說。諸葛亮也算給他面子,耐心地解釋道:“任命將軍是要經過嚴格考覈的,至於九卿,李嚴現在都還不是,你現在還是適合做校尉。”廖立不服氣,懷恨在心。

諸葛亮既然如此的賞識廖立 爲何最後還將他貶爲庶民呢 第4張

有人也會爲廖立鳴不平,認爲諸葛亮未必做到了公正,按照廖立的資歷,又是劉備生前欣賞的人,長水校尉確實太低了。但其實,諸葛亮對廖立的安排另有隱情。關羽鎮守荊州期間,廖立擔任長沙郡太守,孫權偷襲荊州,廖立丟下城池逃命,一個人回來投奔劉備,這是臨陣脫逃的行爲,按律當治罪,但劉備是很感性的人,尤其對自己的老部下,他沒有治廖立的罪,仍然予以任用。諸葛亮認爲,廖立的行爲難以服衆,如果對他委以重任,那些浴血奮戰的人一定不服,所以只安排他當長水校尉,廖立應該多自我反省,找到自身的問題,找機會再建功立業,拿功勞說話,而不是發牢騷。

諸葛亮既然如此的賞識廖立 爲何最後還將他貶爲庶民呢 第5張

廖立不僅對自己的事不滿,而且還議論其他人,挑撥是非。一次,蔣琬和丞相府裏一個叫李邵的人去看廖立,廖立對他們說:“過去先主不去攻奪漢中,反而先與孫吳爭鋒去取荊州南面的三郡,後來怎麼樣,這三個郡還是落人孫吳之手,讓大家徒勞一場,無功而還。後來漢中也沒有拿下,反讓夏侯淵、張部深人到巴郡,益州幾乎淪喪。最後再進兵漢中,又讓關羽身死,劉封又丟掉一方。這些,都是關羽自恃勇猛、治軍無方、隨心所欲、一味蠻幹造成的。“向朗、文恭這些人,凡夫俗子罷了。文恭當治中從事,毫無控制能力;向朗過去吹捧馬良兄弟,把他們比爲聖人,現在當長史,做事素來沒主見,隨大流。

諸葛亮既然如此的賞識廖立 爲何最後還將他貶爲庶民呢 第6張

還有中郎郭演長,只能跟隨他們,辦不了大事,竟然也能當上中郎?“現在真是弱世啊,讓他們這三個人擔當重任,這是不行的。還有一個王連,也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俗人,任意制定一些辦法搜刮老百姓,讓百姓窮困不堪,造成今天這個局面。”廖立一口氣點評了五個人,關羽、向朗、文恭、郭演長和王連。文恭是益州本地出身的學者,諸葛亮之前寫給杜微的信中曾提到過他,認爲他是當代名儒。郭演長是郭攸之的別名,諸葛亮認爲他和董允、費禕等人並列,都是可以重用和信賴的人。不說關羽,其他幾個都是諸葛亮所倚重的人。

在廖立眼裏不是人品不行就是能力平平,反正都看不上眼,言下之意,是諸葛亮用人很成問題。李邵和蔣琬向諸葛亮彙報了廖立的話,諸葛亮覺得事態嚴重。北伐大業在前,不容有人制造混亂,結合之前廖立的種種言行,諸葛亮果斷上表後主,把廖立貶黜爲平民,流放到汶山郡。

諸葛亮他的心裏有一杆“秤”,做事情有自己的原則,並不會因爲一件事就否定一個人,他的公平和公正讓人心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