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才華橫溢的賢后鄧綏 死後爲何會被滅族

本文已影響8.72K人 

  這個皇后在民間百姓們口中的名氣不是很大,許多人甚至可能從來就沒有聽說過,但是她的的確確可以說是一個政治家。是漢朝時極爲出色的女性,是女性當中優秀的政治家。她崇尚道德,倡導文明,提倡節儉,反對腐敗,體恤民情,爲民減負,在當時有口皆碑。

在東漢王朝的中後期,皇帝大都是在未成年甚至是幼年繼位,因此太后往往“臨朝聽政”。後漢書記載:整個東漢時期 “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後,莫不定策帷簾,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鄧綏與那些名義上是太后臨朝實際上是“定策帷簾,委事父兄”的情況不同,她把最高權力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允許他們參與政事,不許他們胡作非爲。越是親近的人,要求就越是高,尤其是對大肆提拔的鄧氏家族中人。

然而,人無完人。鄧綏雖然勤勉爲國,但因稱制終身,號令自出,在安帝成年後仍大權獨攬,這引起安帝內心強烈不滿以及一些朝臣的反對。鄧綏剛剛去世五個月,宦官江京、李閏等人便羅織罪名,誣陷鄧氏家族成員曾有廢黜安帝的圖謀。安帝遂向鄧氏家族開刀。鄧氏家族成員有的被削爵,廢爲庶人;有的流放邊郡,後在地方官的威逼下被迫自殺;有的遣返原籍,家資田宅皆被充公。鄧騭與兒子鄧鳳自知申冤無門,絕食而死。

鄧綏是東漢護羌校尉鄧訓的女兒,前太傅高密侯鄧禹的孫女,她的母親陰氏是光烈皇后陰麗華的侄女。

鄧後從小就有超人之處,而且非常聰明可愛。

漢朝才華橫溢的賢后鄧綏 死後爲何會被滅族

網絡配圖

鄧綏五歲時已知書達理。年邁的祖母對鄧綏很是鍾愛,一次親自爲她剪髮,因年高眼花,剪刀誤傷到她的前額,血頓時就淌下來。鄧綏卻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忍痛不言,直到剪髮完畢。旁人見她額上流血,驚問她爲何忍耐不說。鄧綏答說:“不是不知痛,實在因爲太夫人喜歡我纔給我剪髮,如果喊痛,反而傷了老人初衷,所以只好忍受!”五歲的幼女,就能體貼別人至此,從小看大,當了皇后自然體恤民心。

鄧綏六歲時便能寫篆書,12歲時可以背誦和講解《詩經》及《論語》。她經常提一些很難的問題請教兄長們,兄長卻答不出來,鬧出一片尷尬的笑聲。鄧綏專心典籍,不問當時女子應熟悉的居家之事,就像現在的“女博士”。母親陰氏委婉地勸她說:“你不學女紅,專心文學,難道想做女博士麼?”聰明的鄧綏體會了母親的意思,於是白天學習女紅,夜裏讀典籍。

鄧綏13歲時,其父因病去世。她日夜啼哭,思念父親,3年不吃鹽菜,以致姿容憔悴得別人都認不出。鄧綏曾幾次夢見自己用手捫天,還仰起頭,舐飲着青天上的石鐘乳。醒後與家人說,家人便問占夢者主何預兆,占夢者說上古時堯帝也曾夢見過登天,夏帝成湯也曾夢中仰頭吮天,這是帝王的吉夢。

當時漢和帝劉肇漸漸長大,到了大婚的年齡。後宮裏面已選入數人,其中前執金吾陰識的曾孫女入宮最早。陰識是漢光武帝皇后陰麗華的兄長,外戚陰家是東漢的名門望族。陰女年少聰慧,知書識字,善解人意,面貌也極爲秀美動人,因此一選入掖庭,即被和帝寵幸,受封爲貴人,永元八年再立爲皇后。鄧綏與陰後同時入選,門閥不亞於陰家,姿色卻比陰後更美,但鄧綏因守喪而暫時沒有入宮。

3年後守孝期滿,鄧綏除去了喪服,日常生活漸漸走上正軌。這時她16歲,出落得越發豔麗明媚,楚楚動人。她性格嫺靜,身材修長,肌膚若雪,秀骨姍姍,絕嫣於衆,見過她的人皆疑爲仙女。宮中將她選入,六千後宮粉黛,一時間被鄧綏比得失去了顏色。

然而鄧綏並不恃寵而驕,她深明事理,善解人意,又自制極嚴,事事謹慎,一切行動均遵循禮法,對陰皇后尤其恭敬。待宮女、內侍等十分體貼。因此宮裏的人對鄧綏都有好感、好評,當然也有人因嫉妒而暗中將她視爲仇敵,那就是皇后陰氏。

鄧綏偶然患小疾,和帝很是關懷,常令鄧氏家屬前來探望、照顧,並且破例允許他們自由往來,不限時日。鄧綏卻屢次勸諫和帝說:“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譏,下使賤妾獲不知足之謗。上下交損,誠不願也!”和帝讚歎說:“別人以得見親屬爲榮,今貴人反以爲憂,深自抑損,真是難得啊!再說,你的親戚我何必要提防呢!”由此和帝對她越加寵幸,甚至超過了正宮的陰後。

漢朝才華橫溢的賢后鄧綏 死後爲何會被滅族 第2張

網絡配圖

和帝對鄧貴人的愛重,更加引起陰皇后的妒忌與不滿,於是,鄧綏只能更加小心謹慎。鄧綏見和帝對自己日見寵愛,對陰皇后卻日益冷淡,心中很不安寧。每當和帝想在嘉德宮留宿,她總推說身體不適,勸和帝去長秋宮。和帝很爲她的委曲求全而感慨,說:“修身養性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她平時穿的衣服,若偶爾與陰後同一種顏色,看見陰後穿了,她便立刻換掉;有時與陰後同時進見和帝,她不與陰後並行,只是在側面坐下,顯出低人一等的樣子;每次和帝有所問,她必定等陰後先說完纔開口,不與陰後同時說話;有時陰後發號施令,不管對否,她絕不推脫或怠慢,都服服貼貼地聽從。和帝看在眼裏,認爲鄧綏勞心曲體,便嘆息說:“如此謹慎用心,修德之勞,實在是太難爲她了。”

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夏,和帝身患痢疾,久臥不起,到五月中,病勢更加沉重。大家都以爲皇帝沒有希望了,住在嘉德宮裏的鄧貴人,日日祈禱上蒼保佑和帝早日康復。但陰皇后見和帝垂危,卻首先想到如何報復,她密語左右:“我若得志,一定將鄧氏滿門抄斬!”鄧綏聽到這一消息,好似晴天霹靂,恐懼至極。她差點以自殺來擺脫這場災難。不久和帝漸漸好了,陰後的密言也傳入和帝耳中,於是和帝愈加憎惡陰後。

陰後對鄧綏妒恨日深,每次看到她就像看到了眼中釘。她的外祖母鄧朱常出入宮掖,陰後悄悄與鄧朱計議,讓巫師咒死鄧綏以泄恨。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有人告發陰後與外祖母鄧朱暗行巫蠱,私下咒詛宮廷。和帝令逮捕鄧朱以及她的兩個兒子鄧奉、鄧毅,陰後的弟弟陰軼、陰輔、陰敞,嚴刑拷問之下,他們承認了巫蠱咒詛事實。和帝早已與陰後不和,見此再不願顧及舊情,立刻便廢去皇后陰氏,之後冊立了鄧綏爲皇后。冊封之時,鄧後還再三謙讓。

和帝因病三年後去世,鄧後立少子劉隆爲殤帝。鄧綏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當時她年僅25歲。鄧太后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爲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殤帝夭折,鄧綏定立清河王劉安爲漢安帝,是年不足13歲,鄧太后繼續臨朝。

鄧後施政從節儉做起。當時地方的貢物,非常珍麗奢侈,鄧綏禁絕地方的貢物,每年只供紙墨而已。鄧後接連下詔大赦天下,又削減宮內日常的費用,她自己朝晚只一肉一飯。郡國進貢的東西全部減半,賣掉上林苑所養的鷹犬。後宮多餘的侍女,以及宗戚因獲罪而淪落爲官婢的一律出宮婚嫁。對內精簡冗員,減去宮內老弱無用之吏500餘衆。這一年連月下雨,許多郡國患了水災,鄧後就減免租稅,各處祭祀全部罷免。

執政期間,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僅延平二年(即她執政的第二年),全國就有18郡遭地震、41郡遭大水、28郡遭風雹侵襲。她日夜操勞,躬自處置,增收節支,減輕賦稅,救濟災民,終使歲還穰豐,因此漢政權得以渡過難關。元興二年夏,京師大旱,不見一點雨。鄧後親自去洛陽瞭解旱情,審察冤獄。有個死囚因被誣殺人屈打成招,見到鄧後,他畏懼官吏不敢喊冤,鄧後即將離去,那個囚犯舉頭想說又不敢說。這個細節被鄧後發現,鄧後便詳細問他所犯之罪,於是爲他昭了雪,並立刻將洛陽令下獄抵罪,嚴懲執法不實之徒。結果,她的車駕還未回到皇宮,天上就下起了大雨,百姓們說這是鄧太后的賢仁感動了上蒼。

漢朝才華橫溢的賢后鄧綏 死後爲何會被滅族 第3張

網絡配圖

鄧綏雖然倚重外戚,但對他們的要求卻特別嚴格,對親屬中的犯法者決不姑息。安帝永初元年(107年),鄧綏特意給司隸校尉、河南尹、南陽郡的地方官發出專門制約鄧家的詔令 :“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恣肆不法,咎在執法懈怠,不能依法制裁。今車騎將軍鄧騭等雖懷敬順之志,但家族廣大,姻戚不少,難免有人奸猾不肅,多犯憲禁;汝等應嚴加檢敕,依法辦事,勿相容護包庇。”詔令中要求他們對鄧騭家族及其姻親,嚴加管束。如有違法,嚴懲不貸。

有一次,曾經送給鄧鳳幾匹良馬的中郎將任尚因盜竊、剋扣軍糧被押往廷尉衙門審理,鄧鳳害怕得馬的事敗露受到牽連,就向父親鄧騭說明情況。鄧騭十分惶恐,主動將妻子和兒子鄧鳳剃成禿頭(髡刑),帶着他們向鄧綏謝罪。這在當時,稱得上是驚世駭俗。

由於鄧綏注意“檢敕宗族”,因此鄧氏一門,可以說是最爲顯赫最有權勢的外戚,但並不像其他時期的外戚那樣驕橫跋扈,而是遵守朝廷法度,謙和賢達,恭順節儉、忠君愛國,時人譽爲“闔門靜居 ”

然而,人無完人。鄧綏雖然勤勉爲國,但因稱制終身,號令自出,在安帝成年後仍大權獨攬,這引起安帝內心強烈不滿以及一些朝臣的反對。鄧綏剛剛去世五個月,宦官江京、李閏等人便羅織罪名,誣陷鄧氏家族成員曾有廢黜安帝的圖謀。安帝遂向鄧氏家族開刀。鄧氏家族成員有的被削爵,廢爲庶人;有的流放邊郡,後在地方官的威逼下被迫自殺;有的遣返原籍,家資田宅皆被充公。鄧騭與兒子鄧鳳自知申冤無門,絕食而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