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瑪共和國的動盪時局:多個內閣任期都很短

本文已影響2.49K人 

5月31日,興登堡任命弗朗茨·馮·帕彭爲新任總理。馮·帕彭馬上取消了對衝鋒隊的禁令,用以取得希特勒的支持。馮·帕彭與工業家和地主關係密切,並主張與興登堡雷同的極端保守主義政策。他組織的內閣中,包括國防軍部長庫爾特·馮·施萊謝兒及其他擁有跟胡根貝爾格政見相同的人。這個新政府預期會與希特勒合作。由於共和派與社會主義派仍沒有行動,希特勒與胡根貝爾格勝算甚高。

由於大部分政黨反對新政府,故此只有德國國家人民黨支持的馮·帕彭解散了議會並在1932年7月31日召開選舉。納粹黨在議會取得最多議席;德國社民黨與德國共產黨則分別是第二和第三大政黨。由於納粹黨未能取得大多數議席,故此議會再度被解散,直到有政黨取得大多數議席爲止。

納粹黨現在是議會最大的政黨。只有它可以令政府穩定地運作。馮·帕彭嘗試勸諭希特勒擔任副總理並支持議會制政府。然而,希特勒拒絕他的請求,並表示正在考慮與帕彭以前所屬的德國中央黨會談。如果成事,希特勒將會與該黨聯手對付帕彭的政府。希特勒於是要求就任總理,但在1932年8月13日興登堡拒絕讓這位“巴伐利亞二等兵”上臺。

7月選舉的結果反映了納粹黨對政府的影響愈來愈大。在1930年的議會選舉中,納粹黨得到一百多票,是第二大黨;這次它的議席比以前增加了超過兩倍。納粹黨所以能迅速壯大,全靠大量工人、失業者、農民與中產人士。這數百萬激進的支持者最初要求納粹黨走向左派,希望能振興德國與改造德國社會。大蕭條也是它議席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

魏瑪共和國的動盪時局:多個內閣任期都很短

1932年11月6日,議會再度舉行大選。納粹黨取得近三成票數。它的支持票數雖然比之前少了二百萬,但仍然取得最多議席。馮·帕彭下臺,由國防軍將軍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在12月3日接任。施萊謝爾多年來屬於保守勢力的陣營,但他的計劃就是:聯合以斯特拉瑟爲首的納粹黨左派,以贏得在議會的優勢。雖然計劃作風大膽,但始終不成功。

在這兩個月期間,施萊謝爾扮演了“社會主義將軍”的角色,周旋在基督教工會、納粹黨左派,甚至社民黨之間。他的計劃就是組成一個由他領導的“工黨”政府。不過,由於國防軍將領完全未能準備支持計劃,以及工人階級自然地不信任他這個未來盟友,此計劃也是失敗。另一方面,施萊謝爾也因計劃觸怒了資本家與地主,因爲社民黨與共產黨可能會在柏林發動交通罷工。

1933年1月4日,希特勒從馮·帕彭得知,這位將軍沒有解散議會的權力,大多數議席卻可以。施萊謝爾的內閣(根據緊急法案以前的詮釋)沒有一個正常的議會支持,只能投票決定解散它本身。希特勒也知道,德國一些大企業會幫忙應付納粹黨所有以往的債項。由於馮帕彭不甘被迫辭職,故此與希特勒商量如何推翻施萊謝爾的政府。他們由於各懷鬼胎,同樣想爭取成爲總理,所以會談沒有結果,但他們仍然繼續商談。

1933年1月22日,希特勒威脅興登堡的兒子奧斯卡·馮·興登堡(Oskar von Hindenburg),表示會爲總統在東普魯士的住所諾伊德克(Neudeck)之房產稅違規行爲而展開訴訟(雖然不久後該住所面積增加五千英畝土地),藉此換取後者的支持。施萊謝爾由於在內閣問題上不敵馮·帕彭與希特勒,而且又失去了興登堡的信任,所以要求舉行選舉。1月28日,馮·帕彭向興登堡表示,希特勒不足爲患,並建議他重組政府。社民黨、共產黨、中央黨與納粹黨四黨對立。長此下去,一個類似布爾什維克的陣營便會形成並威脅共和國的統治。同一天,施萊謝爾辭職。

經過多番與希特勒討論後,馮·帕彭認爲自己可以操控希特勒,於是支持希特勒成爲新任總理。然後,他力陳他的計劃之優點,遊說總統府總裁奧托·邁森納(Otto Meißner)與奧斯卡·馮·興登堡支持希特勒。三人在1月下旬不停向興登堡請求讓希特勒做總理。最終,馮·帕彭、希特勒與胡根貝爾格達成協議,決定由德國國家人民黨執政,希特勒爲總理,馮·帕彭爲副總理。

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爲新一任德國總理。他也容許納粹黨取得內閣十一席中的三席,代表着在議會的少數:納粹黨與胡根貝爾格的德國國家人民黨(196 + 52席)。中央黨與巴伐利亞人民黨(70 + 20席)希望希特勒作出憲法上的讓步(用以保護憲法),但被希特勒拒絕。希特勒更計劃要解散議會。

雖然興登堡懷疑納粹黨的用意,也對希特勒的個人誠信充滿疑慮,但他與馮·帕彭都相信由於納粹黨所得支持正在減少,故此可以限制希特勒作爲總理的權力。

總結而言,馮·帕彭不甘被迫辭職,於是在施萊謝爾籌組執政聯盟失敗後,藉助與興登堡的友誼,馮·帕彭讓施萊謝爾辭職,並與興登堡共同操控希特勒。但是,棋差一着,他們反而造就了希特勒掌權的開始。

根據納粹黨的宣傳,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當選總理的日子被稱爲“納粹黨奪權日”,一般被認爲是納粹德國統治的開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