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什維克領袖馬爾托夫:一個全心全意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

本文已影響2.09W人 

在談到俄國人馬爾托夫時,歷史學家趙儷生曾經這樣回憶:

“我讀列寧傳,讀到馬爾托夫的事。馬爾托夫主張,有些知識分子可以邀請到黨內作爲黨的賓客,而不需要他們遵守什麼組織性、紀律性。列寧狠狠批評了馬爾托夫。馬爾托夫是孟什維克,當時肅反,‘契卡‘(即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編者注)已經把馬爾托夫列入被整肅的黑名單了,列寧卻弄來一張車票叫女祕書送去,讓馬爾托夫逃往西歐。事後,列寧想起馬爾托夫說,多麼精緻的知識分子呀。

“我讀過後,總覺得自己有點像馬爾托夫。我走不成布爾什維克的道路,我受不了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我願意做一個全心全意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同時又是一個自由主義者。”

“全心全意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和“自由主義者”,這兩個趙儷生用以自況的詞語,也可以視作對馬爾托夫所作的精當詮釋。

孟什維克領袖馬爾托夫:一個全心全意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

這名後來的孟什維克領袖,從22歲起就參加工人解放運動組織。他擔任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機關報《火星報》的編輯,參與組建過第二國際,即使在被逐出蘇聯以後,也仍然在探討馬克思的理論。這些被視作他對“信念”的堅持。

而這個一臉大鬍子的俄國佬,又實在不像一個能約束自己的人。馬爾托夫個人生活的邋遢是出了名的。一名傳記作者描繪道,當托洛斯基在巴黎見到他時,他的“房間像過去一樣一塌糊塗,變得越發不可收拾”。屋角里堆着一人高的報紙,談話中,馬爾托夫時不時將手伸進報紙堆裏,抽出需要的文章。桌上放着積滿菸灰的手稿,而那副總是擦不乾淨的夾鼻眼鏡耷拉在他的尖鼻樑上。

他在道德方面以敏感著稱,有人稱他“豐富、靈活,但缺少意志力的支持”。當遇到別人的反對時,他有時候會“顯得十分苦惱,並且神經質地聳聳他那瘦削的肩膀”。

從他這些性格表現裏,人們不難窺見他溫和的個性。事實上,這個堅定的馬克思信徒始終認爲,實現自己理想的方式應該是溫和的,而不是武力的。

他一直希望通過合法的選舉而不是革命來實現目標。當俄國1905年革命即將來臨時,作爲俄國進步的社會民主工黨中堅分子,他和他領導的少數派甚至拒絕武裝起義,不願意爲它做有組織的準備。只有當革命成爲事實以後,他們才同意接受革命。

孟什維克領袖馬爾托夫:一個全心全意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 第2張

等到革命失敗後,鐵腕人物斯托雷平成爲總理,他又希望放棄黨組織的祕密性,以換取合法地位參與議會政治。

因此,馬爾托夫說出“工人必須不是用武器而是用‘一種想把自己武裝起來的熱望’武裝起來”這樣的話,並不令人感到驚訝。他一直希望做一個民主政治下的反對派。1917年2月革命推翻沙皇之後,以他爲首的孟什維克積極參與臨時政府,並一度獲得主導地位。然而,在當時的混亂之中,他的溫和並不爲人欣賞——人們急切地需要被強大的力量保護起來。

馬爾托夫們踐行選舉政治的最後一次努力,發生在布爾什維克武力推翻臨時政府奪權之後。在得到舉行立憲會議選舉的承諾之後,他們立即組織起來參與選舉,成了“當時俄國最遵守民主規則的政治派別”。儘管在這次選舉中失利,他們仍然準備坦然接受這一結局。

但歷史並沒有給馬爾托夫更多機會。立憲會議被驅散後,馬爾托夫仍然試圖在一個更狹小的空間中盡力擴大民主。1921年,孟什維克被取締,馬爾托夫離開蘇聯,並死在國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