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拿破崙的命運與兩位俄國大夫有啥關係?

本文已影響1.35W人 

研究發現,沙俄將領庫圖佐夫在擊敗拿破崙之前,頭部曾經受過兩次槍傷,但都爲人所救。

不久前,醫學期刊《神經外科雜誌》發表了一篇情節跌宕起伏如小說的文章,研究對象正是庫圖佐夫。這篇文章名字要是翻譯成中文,大致可以叫做《兩顆穿顱而過的子彈與將至的凜冬:前進的腳步阻於莫斯科城下、勝利的輝煌止於庫圖佐夫之手,此乃拿破崙的命運》。

一個腦袋捱過兩發槍子兒的人,憑什麼大難不死,還擊敗不可一世的拿破崙?研究人員橫跨三大洲、調查兩年多,重現了一段隱祕的歷史

兩次奪命的子彈,兩次救命的醫生

1745年,庫圖佐夫出生在俄羅斯的一個軍事世家,他爹是個中將。母親則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單身爸爸教兒子難免風格硬朗,所以庫圖佐夫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軍事教育,知識面幾乎涉及有關軍事的所有領域。

這樣長大的庫圖佐夫也不辱門風:14歲軍校畢業,16歲正式入伍,23歲在羅緬採夫上將手下參贊軍務,29歲第一次親自指揮戰鬥。這樣的硬漢上了戰場,馬上顯示出不一樣的勇敢,身先士卒肯定是不在話下。


結果,砰,“人生第一次顱腦貫通傷”任務達成。

從三維重建的影像來看,庫圖佐夫和劉德華一樣,都是傷到了額葉。一般來說,這種任務的達成基本都伴隨着葬禮。像劉德華那樣因劇情需要能保住命的就算是幸運極了,但是基本也都傻了。不過,庫圖佐夫可不是一般人,他似乎深深地被命運眷顧——這次槍傷,讓他遇到裏自己生命裏的第一個貴人。

解密:拿破崙的命運與兩位俄國大夫有啥關係?

這位貴人是馬索特(Massot)醫生,一位在俄羅斯軍隊服務的法國人。因爲長時間從事軍事醫學,這位馬大夫對於腦外傷的處理很有一套,包括子彈的取出、以及腦外傷的止血等等。他擅長使用一個方法處理硬腦膜的出血:通過腦外傷的創口放置銀質的圓片壓迫硬腦膜起到止血的效果——他很有可能正是用這種方法救回了庫圖佐夫。當然,馬索特醫生本人也承認,有些顱腦出血不是當時的手術技術所能處理的,庫圖佐夫大難不死,或許是他和醫生共同的幸運造就的。

到了1787年,俄羅斯跟土耳其又打了起來,42歲的庫圖佐夫以少將軍長的身份參加戰爭,悍勇無雙的他,依然身先士卒不再話下。

結果在1788年,砰,“人生中的第二次顱腦貫通傷”任務達成。

老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一次,庫圖佐夫比上次略幸運了一些,子彈沒傷着腦子。更萬幸的是,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

咦,怎麼還是第一個貴人?沒錯,還是那個馬索特醫生治療了他,而且他倆再次共同受到了命運的眷顧。庫圖佐夫還是沒死成。連馬醫生自己都覺得這個事情實在不可思議,以至於後來他說,一定是命運要讓庫圖佐夫去做一些偉大的事情,要不然這兩次在醫學角度完全是被判死刑的情況下,他怎麼能活過來?

逆轉衛國戰,交鋒拿破崙

如果命運兩次破格讓馬索特挽救庫圖佐夫,就是爲了讓他遇到自己宿命中的對手,那麼1812年,這個人來到了庫圖佐夫的面前——他正是在整個人類戰爭史上都聲名赫赫的拿破崙。

面對一路直奔莫斯科而來的法軍,庫圖佐夫顯示出了對戰爭的深刻認識,那就是要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你要莫斯科,好啊,讓給你。於是他居然主動放棄了莫斯科,只給拿破崙留下一個火光沖天的城市,然後開始打游擊。

文章的通訊作者馬克·普魯(Mark C. Preul)博士說,當時其他俄國將領覺得庫圖佐夫腦子有病——事實上可能還真是——第一顆穿顱而過子彈損傷了他的額葉,有可能就因此改變了他的決策方式。研究者甚至認爲,如果沒有受這樣的傷,沒有做出這樣的“有病”的選擇,這場仗誰勝誰負還不好說。不管怎樣,我們唯一經歷過的結果是,遠道而來的拿破崙不但面對這樣一個決策詭譎、指揮藝術高超的對手,還受到了嚴寒和斑疹傷害的夾擊,最終幾十萬大軍傷亡慘重,灰溜溜地離開了俄羅斯的疆土。

庫圖佐夫的輝煌自此達到了人生的頂點,成爲了整個國家的英雄和拯救者。他被封爲斯摩棱斯克公爵,並榮獲最高戰功勳章一級喬治勳章。而經此一戰,他也彷彿像是完成了自己宿命中所有的任務一般,第二年便離開了人世。兩次救他於死命的馬索特醫生,也漸漸被掩沒在歷史的黃沙中。

曠世神醫?倒也未必

用研究者自己的話說,《神經外科雜誌》上這篇文章,展現了“醫學是如何改變文明歷程”的——多虧馬索特醫生憑藉自己高超的醫術挽救了庫圖佐夫的生命,進而使拿破崙兵敗俄羅斯,才最終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進程。這麼說我是贊同的,這些無巧不成書的趣事,總在無意間就讓歷史長河拐個小彎兒。

但是,這段傳奇還有沒有值得討論的地方呢?有的。要做這些討論,我們還得結合當時的醫學水平再去看看。

顱腦手術是外科手術,外科手術有兩大基石:一個是無菌,一個是麻醉。無菌術方面,開拓者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生於1818年,約瑟夫·李斯特生於1827年。麻醉方面,克勞福德·朗到1842年才搞出了麻醉手術,而1846年威廉·莫頓搞的那次更爲著名——而在這些偉大人物奠定這倆基礎之前,外科能幹的活兒其實真沒啥。至於開顱手術,更是天方夜譚。

庫圖佐夫死於1813年,換句話說,這位命大的將領到死的時候,這兩大基石還都完全不存在。雖然當時外科學已經可以稱之爲一門科學,但是還非常稚嫩,要處理庫圖佐夫這麼重的傷情,依然力有未逮。如此看來,雖然庫圖佐夫大難不死,但其中,馬索特醫生的功勞只怕就要被打了折扣。

毫無疑問,庫圖佐夫真實的病情是不輕的。人的腦子是身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可它軟塌塌的,容易損傷,所以在演化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完整而結實的骨性結構來保護腦。但一旦它受傷了,顱內會出血、大腦會水腫,這兩樣都要佔地方,但顱骨又提供不出來新的地方,這樣就會把腦組織擠到不該去的地方。這狀況就叫腦疝。如果發生腦疝的腦組織恰好管的事兒重要,那可是要命的。

而具體到庫圖佐夫的病例,關鍵在於止血。如果庫圖佐夫的凝血功能沒有問題的話,這出血也是有可能自行停止的。同時,那倆彈孔起到的減壓效果不足以緩解腦水腫導致的顱內壓升高,而庫圖佐夫依然沒死,也說明他的腦水腫不一定很重。結合當時的外科技術水平,馬索特醫生其實也說不太清楚自己究竟幹了點什麼。至於庫元帥事後爲什麼沒跟劉德華在電影裏那樣完全變傻,只能說,運氣真好。

綜上所述,個人愚見,醫學當然參與左右了歷史的進程,但馬索特醫生在改變歷史這點上,或許沒有那麼大的作用。不過話說回來,庫圖佐夫元帥頭中兩彈依舊活蹦亂跳,還保家衛國擊敗拿破崙,都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幸運,這樣的傳奇,這樣的迎娶白富美(這也是真的,我沒寫而已)走上人生巔峯的故事,當做醫學史上的一個有趣案例,讀來還是讓人心潮澎湃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