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起兵時兵馬那麼少,爲何秦軍沒擋住呢?

本文已影響1.45W人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的農民起義不斷,而且已經被秦滅掉的六國紛紛開始復國。楚國後裔項羽、劉邦二人各自率軍展開對秦國的進攻,楚懷王與他們約定:誰先攻入關中,就由誰來做關中王。“先入關中者爲王”,講的就是這一段有名的歷史。然而,項羽率軍北上,在鉅鹿與秦軍主力展開了一場大決戰,而劉邦則南下從武關攻入關中,秦王子嬰投降,秦國就此滅亡。

劉邦起兵時兵馬那麼少,爲何秦軍沒擋住呢?

那麼,劉邦起兵西征時人馬不過數千,爲何秦國卻打不過,反被其攻入關中呢?

一、秦朝末年,秦二世統治殘暴,趙高亂政,天下民心盡失

秦二世胡亥繼位之後是胡作非爲,整日沉溺於享樂之中。秦國的賦稅重,徭役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當陳勝、吳廣等人振臂一呼之事,天下的黎民百姓都紛紛起來響應,反對秦王朝的暴秦。雖然沒能成功,但已經點燃了推翻秦王朝的大火。沒有了百姓的支持,秦王朝滅亡是必然的。

而且,秦二世胡亥聽信趙高讒言,大肆誅殺功臣良將,致使朝中大權被趙高掌握,“指鹿爲馬”居然無人敢反駁。在劉邦攻破武關之時,胡亥竟然被逼自盡,子嬰被趙高推上了皇位,數日後趙高又被子嬰處死。秦國朝政如此激烈的人事動盪,根本無心關注劉邦的西征大軍。

劉邦起兵時兵馬那麼少,爲何秦軍沒擋住呢? 第2張

二、已滅六國紛紛開始復國,牽制秦國的主要兵力

自陳勝吳廣之後,六國紛紛擁兵自立爲王,其中以趙國的威脅最大,因此,秦國首先率兵攻打趙國。雖然章邯領兵收復了關中以東以及楚地以西的廣大區域,但卻很難恢復對此區域的統治,致使秦國主力軍主要集中在百越、河套等地區。而劉邦的軍隊西進之時,秦國的兵力全部都被牽制在鉅鹿戰場上,因此,劉邦根本就沒有遇上大規模的抵抗。

三、劉邦西征大迂迴,一路招賢納士,隊伍迅速壯大

通過劉邦西征的路線圖我們不難發現,從彭城出發,劉邦並沒有走最近的函谷關攻入關中,而且走了3個大迂迴,這是爲什麼呢?陳勝幾十萬的兵力都被秦軍打的灰飛煙滅,劉邦僅憑几千人的部隊怎敢獨自直攻秦國?那無異於羊入虎口。

於是,劉邦沿途收攏了陳勝與項梁的殘兵敗將,並先後收編了柴武、酈商、剛武侯的人馬,並在酈食其的幫助下佔領了陳留,接着又在潁川和張良合兵,之後秦軍的守城部隊也紛紛投降加入劉邦的部隊。劉邦一路不僅壯大了隊伍,而且還收攏不少謀士和良將,雖然起初實力很弱,但後期作戰卻屢屢取勝。劉邦起兵西征之時,隊伍的人馬不過數千,但到入關之時卻是十萬大軍。

四、劉邦玩盡心機,看準時機,巧取關中

其實,劉邦的隊伍本來就是一支“雜牌軍”,但劉邦的情商高啊,會“大忽悠”。在西征的途中,有多支起義軍前來歸附。而且他還不斷的接收降將,並且還給他們封賞,甚至還不惜用金錢來收買秦軍的守城將士。所以秦國守城將士也都紛紛投降,因此,很快劉邦就拉起了一支龐大的隊伍。別人的隊伍是越打越少,但劉邦的隊伍卻是越打越多。

而且,劉邦採取了張良之計,並不是一味地冒險進攻,能打的就打,不能打的就繞過去,在不行就迂迴夾擊,偷襲敵方等等逐漸消滅秦軍的有生力量。當劉邦率軍抵達灞上之時,秦王子嬰已經無力迴天了,只能是放棄抵抗,捧着玉璽出城投降。

劉邦西征關中用時半年之久,行軍幾千裏,經歷經大小戰役上百場,最終能夠滅秦贏得天下,靠的不是蠻勁兒,而且頭腦。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