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大侄子,諸葛恪最後怎麼死的?

本文已影響2.57W人 

諸葛亮的大侄子,諸葛恪最後怎麼死的?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提起諸葛恪或許很多人不知曉,其實他就是千古名相諸葛亮的親侄子,是諸葛亮親大哥諸葛瑾的大公子。諸葛恪從小聰明過人,《三國志》中有明確記載。《三國志》中“諸葛滕二孫濮陽傳”記載,諸葛瑾臉長似驢,孫權大會羣臣時令人牽來一頭驢子,驢臉上貼了一個標籤,寫着“諸葛子瑜”,子瑜是諸葛瑾的字,言下之意就是諸葛瑾是這頭驢。如果諸葛瑾不能快速應對,不僅丟了臉面而且一定會被世人恥笑,但小小的諸葛恪卻對孫權要來一支毛筆,在“諸葛子瑜”後面添上兩字“之驢”,於是諸葛子瑜這頭驢變成了諸葛子瑜之驢。足見其機智過人,孫權非常喜歡他。

還有一次,諸葛恪拜見孫權,孫權故意出難題說:你父親和你叔父誰更高明一些?諸葛恪不假思索答道:自然是臣父爲優。孫權問其原因,諸葛恪說,父親知道是該爲誰做事,而叔父不知,因此更賢。其實這個問題本身的確是比較難以回答的,如果說處於偏心,諸葛恪說父親比叔父諸葛亮還優秀,這是明顯的不實之言,而如果說叔父諸葛亮賢於父親,那麼自己自然就丟臉了,但諸葛恪不上圈套,而是從選擇君主這一角度來說,的確是高明。

諸葛亮的大侄子,諸葛恪最後怎麼死的?

蜀國使臣拜見孫權,孫權故意對來使介紹諸葛恪說:這是你們丞相的侄子,喜歡馬,快爲他弄些馬來。孫權這樣問其實更是對諸葛恪出難題,而諸葛恪馬上拜謝,孫權不解,諸葛恪說,蜀國就是您在外養馬的馬圈,今昭命下達,好馬就一定送來。孫權對諸葛恪非常欣賞,交給他政事來考驗他,而諸葛恪卻不勝厭煩。從這些記載來看,諸葛恪應當是那種口如懸河、才思敏捷的辯才之士而非真正的興國安邦之柱臣。事實真是如此嗎?

儘管才名素著,但知子莫如父,諸葛瑾對諸葛恪卻不以爲然,他評價在諸葛恪說:“諸葛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意思是,諸葛恪不僅不能振興家族,反而會招致滅門之災。可惜諸葛瑾的一語成讖,後來的事實精準變現。而《吳志·張承傳》記載,諸葛恪少年時,衆人奇其英才,但張承卻說,“終敗諸葛氏者,元遜也”,元遜是諸葛恪的字,看來能看出諸葛恪未來命運的大有人在。這些記載是否屬實難以取捨,只好憑讀者自己的判斷了。

諸葛恪的膨脹是有資本的。《三國志》記載,諸葛恪向孫權建議將丹楊郡不服王化的野民衆遷徙出來歸於王庭教化治理,三年之內便可以增加兵員4萬餘衆,而當時所有的大臣都不以爲然。諸葛瑾的預言諸葛恪的未來結局也是因爲這件事做出的,但歷史真是奇怪也真是巧合,諸葛恪偏偏採用了一種佔領領地絕食其民之法,逐漸將丹楊郡山地的山民驅逐出山,平息叛亂,復歸王庭統治,爲此孫權派遣尚書僕射薛綜去慰勞諸葛恪的軍隊,薛綜極力誇讚諸葛恪的功勞,甚至說周朝的方叔、召穆公、西漢的衛青、霍去病也無法和其相提並論。諸葛恪飄飄然了。

陸遜去世後,諸葛恪擢升大將軍,統管荊州軍務。孫權病重之後,因太子年齡小,故加封諸葛恪爲太子太傅,中書令孫弘領少傅。孫權臨死之前,託孤於諸葛恪、孫弘、呂據、孫峻等大臣,孫弘於諸葛恪有罅隙,趁孫權去世想把諸葛恪除掉,而孫峻祕密告知諸葛恪將孫弘殺掉,從此總攬朝政。在此期間,諸葛恪做了很多大事,比如精簡官吏、免除拖欠賦稅、取消關稅等,非常重視對百姓的恩惠,因此,諸葛恪深受百姓愛戴,每每外出都引得百姓爭相其面貌!

關於諸葛恪的面貌,《吳錄》中記載,恪長七尺六寸,少鬚眉,折安廣額,大口高聲。折算成現代的數據是,諸葛恪身高在1米75左右,鬍子比較少,額頭很寬,下頜比較低,嘴巴較大,聲音洪亮。

關於諸葛恪的傳說也有很多,其中最爲怪異的是劉敬叔《異苑》記載一個故事,孫權時期,永唐縣有人進入大山之中碰見一隻大龜將其用繩子捆住,這隻神龜居然會說話,它對抓龜人說自己因爲違時出遊,被抓住。抓龜人非常驚奇,想將它獻給孫權,於是將大龜載到船上。半夜裏,抓龜人忽然聽到江邊的大樹問大龜,稱大龜爲首領,大龜說,我被抓住了,將要被煮熟分食,不過,用盡南山的大樹也無法煮爛我。大樹說,諸葛恪博聞多識,如果用我們燒你怎麼辦?大龜說:你明白就不要多說,否則會禍及你們。送到建業之後,孫權果然命人煮大龜,卻一直不能煮爛。諸葛恪對孫權說,用老桑樹可以煮爛。獻龜人也將聽到的大龜和大樹說話告訴孫權,換用桑樹做薪之後,大龜果然被煮爛。

諸葛亮的大侄子,諸葛恪最後怎麼死的? 第2張

這雖然是一則類似神話小說的傳奇故事,卻能說明諸葛恪的確聰明過人,知識淵博。不過,也有人不認爲諸葛恪冠絕時人。《江表傳》記載,胡綜去孫登處做賓友,說諸葛恪“英才卓越,超逾論匹”意思是,諸葛恪才華沒有人可以匹敵他。羊銜卻反駁他說:“元遜才而疏”意思是諸葛恪的確有才,但性格卻有缺點。

還有一則傳說是幹寶的《搜神記》記載,說諸葛恪擔任丹陽太守時,常常在兩山之間狩獵,遇見有一物像小孩子樣子,伸手想拉人,諸葛恪命令手下將手給它,小孩狀物將人拉倒原地就死了。很多人非常驚訝,諸葛恪說,《白澤圖》中有記載,不是什麼神靈而是叫溪囊。足見諸葛恪見識非常廣博。

諸葛恪之死其實是自己作的。爲了完成孫權的遺願,諸葛恪大規模的徵兵20多萬,率大軍圍攻新城,雙方攻守幾個月,都沒有攻下來,因爲天氣炎日,很多兵士罹患腹瀉和浮腫病,傷亡過半,但諸葛恪剛愎自用,不信下屬,凡是據實上報者要處斬,後來沒有人敢彙報。這還不算,都尉蔡林屢屢向諸葛恪建議用兵之計,但諸葛恪不僅不聽還奪了他的兵權,蔡林逃到魏國,魏國派大軍征伐,諸葛恪率殘兵敗將回歸,此時已經大失民心。

當年和諸葛恪一起殺掉孫弘的孫峻見諸葛恪霸攬朝政,民怨沸騰,於是和吳主孫亮密謀設宴除掉諸葛恪。諸葛恪臨行前,《三國志》記載,“聞水腥臭,衣服亦臭,”更換衣換水後還是臭如初。諸葛恪要出門,其養犬咬住他的衣服拖着不放。一向取材嚴謹的三國志竟然記載了這些傳聞,令人感覺怪力亂神。期間雖然也有向散騎常侍張約、朱恩向諸葛恪傳遞危險消息,但諸葛恪還是沒有逃脫被孫峻砍殺的命運。諸葛恪死後,其二子諸葛悚被殺,諸葛恪的外甥等人被滅三族。諸葛恪死後,被蘆蓆裹屍扔到石子崗上,非常之慘。

聰明反被聰明誤,大約就是說的諸葛恪,雖然諸葛恪非常聰明有才,但其性格中剛愎自用以及政治手腕的確不算多麼高明,最後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到底是咎由自取還是人禍所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